五谷中的菽是指什么,五谷中的菽是指什么

五谷稻黍稷麦菽中的菽是指什么 五谷稻黍稷麦菽中的菽是指什么东西1、稻黍稷麦菽其中的菽是指大豆 。五谷中所指的菽并不是所有的豆,而是大豆 。大豆在周代被称作菽,秦汉以来才称为豆 。
2、稻黍稷麦菽分别指水稻、玉米、小米、小麦、黑大豆 。据史料记载,最早种植五谷的出现于我国商周时期 。商周时期,我国处于奴隶制社会的繁荣时期 , 人们所种植的农作物种类增多,并且国家大力支持发展农业,井田制实行集体劳作,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五谷中的粟、黍等作物,由于具有耐旱、耐瘠薄,生长期短等特性 。因而在北方旱地原始栽培情况下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至春秋、战国时期,菽所具有的保岁易为特征被人发现,菽也与粟一道成了当时人们不可缺少的粮食 。

五谷中的菽是指什么,五谷中的菽是指什么

文章插图
五谷中的菽指的是什么五谷中的菽指的是大豆 。
五谷中的“五”是一个虚数,并不是只有五种作物 。各种说法中,比较可信的是麻、黍、稷、麦、菽和稻、黍、稷、麦、菽两套说法 。因此,五谷一共有六种作物 , 其中,菽为大豆 。
菽是豆的总称 。古语云:“菽者稼最强 。古谓之尗,汉谓之豆 , 今字作菽 。菽者,众豆之总名 。然大豆曰菽 , 豆苗曰霍,小豆则曰荅 。”豆类制品也是中国百姓们喜欢的食物之一 。
五谷中的菽是指什么,五谷中的菽是指什么

文章插图
大豆的生长习性
大豆性喜暖,种子在10-12℃开始发芽,以15-20℃最适,生长适温20-25℃ , 开花结荚期适温20-28℃,低温下结荚延迟,低于14℃不能开花 , 温度过高植株则提前结束生长 。
种子发芽要求较多水份,开花期要求土壤含水量在70%-80%,否则花蕾脱落率增加 。大豆在开花前吸肥量不到总量的15%,而开花结荚期占总吸肥量的80%以上 。
五谷中的菽是指什么?五谷中的菽是指豆类 。豆类的品种很多,主要有大豆、蚕豆、绿豆、豌豆、赤豆、黑豆等 。菽原义为像豆类生长的样子,或指大豆,后来被用作豆类的总称 。古语有云:“菽者,众豆之总名 , 然大豆曰菽,豆苗曰霍,小豆则曰荅 。”豆类及豆制品含有丰富的营养,是中国人民饭桌上的常客 。
五谷其它谷物:1、稻:直杆谷类作物,常可一年多产 。在古代 , 受限于相对不发达的农业技术,在一些较寒冷或较干旱的地区栽种较少,有将麻代替稻作为五谷之一的说法 。
2、黍:去壳后俗称黄米,煮熟后有粘性 , 常用于酿酒、糕点制作 , 由于不易消化,现在比较少将黍作为主食 。
3、稷:又称为粟,包含多个品种的小米,适合在干旱地区生长 。
4、麦:常见谷物,包含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等多个品种 。秆可用于造纸、纺织等 。
五谷中的菽是指什么,五谷中的菽是指什么

文章插图
五谷中的菽是指什么意思菽是指五谷中的大豆 。
菽是豆类的总称,古语云:"菽者稼最强 。古谓之尗,汉谓之豆,今字作菽 。菽者,众豆之总名 。然大豆曰菽,豆苗曰霍,小豆则曰荅 。"所以菽是指五谷中的大豆 。
五谷“黍、稷、麦、菽、稻”分别指:
五谷中的菽是指什么,五谷中的菽是指什么

文章插图
1、黍:黍去壳,就是黄米 , 其子实煮熟后有粘性 , 可以酿酒、做糕 。由于不利于消化,现在也基本上不用“黍”作为主食了 。
2、稷:又称粟,生长耐旱,品种繁多 , 俗称“粟有五彩” , 有白、红、黄、黑、橙、紫各种颜色的小米,也有粘性小米 。
3、麦,禾本科植物的一类 , 五谷的一种,分为小麦,大麦等种类 。
4、菽:豆类的总称,古语云:“菽者稼最强 。古谓之尗,汉谓之豆,今字作菽 。菽者 , 众豆之总名 。然大豆曰菽,豆苗曰霍,小豆则曰荅 。”豆类制品也是中国百姓们喜欢的食物之一 。
5、稻,是一种禾本科的直杆的谷类作物,主要类型是有土栽培的“水稻”(一贯指淡水稻) 。
五谷中的菽是指什么,五谷中的菽是指什么

文章插图
菽字体的演变:
【五谷中的菽是指什么,五谷中的菽是指什么】菽在篆文中写作“尗”,它的意思是“像豆类生长的样子”,后被写作“菽”,成为了形象字 。古人云:“菽者稼最强,古谓之尗,汉谓之豆 , 今字作菽;菽者,众豆之总名,然大豆曰菽,豆苗曰霍,小豆则曰荅” 。
“菽”意思是像豆类生长的样子 。后写作“菽”,成了形声字 , “艹(草)”为形旁,“叔”为声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