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画幅是什么意思,单反相机的画幅分几种

35mm全画幅镜头指的是什么意思135全副镜头:就是说在全副相机上能用  , 比如镜头上写着APS镜头,那这镜头只能在低端APS相机(非全副)上使用 ,在全副上用不了,标识全副镜头的,就是说APS 和全副都能用,全副 和非全副相机,全副的感光元件跟胶片一样大, 135MM 标准胶片 。非全副就感光元件比全副的小很多, 视角也小很多 。
专业镜头类别:135mm全画幅镜头:
135mm焦距 , 专业相机镜头(胶片或数码) 。
若135mm焦距专业数码全画幅相机镜头,完全清楚明白 。
若135mm焦距专业胶片全画幅相机镜头,因胶片相机只用胶片行量:如120、135、220胶片,没有区分全画幅的,只有数码相机才有全画幅 。
若135代表是胶片 , 就互相矛盾 。
203535MM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35什么是20什么是35MM1、35MM相机就是135相机,两者是同一种相机的两种称呼.
135相机的胶卷画幅是宽36x高24mm,算上高度和上下的方型齿孔总高度是35mm.
这种胶卷起源于19世纪末的电影胶卷,后来是德过人把它1924年(左右)用于莱卡相机并形成工业化生产,这就是最初使用35mm胶卷的相机.后来大家就公认把35mm胶卷称为135胶卷,把用135胶卷的相机称为135相机.
2、35mm底片规格为24mm×36mm,这种规格是目前人们使用最为广泛的传统相机胶卷规格,因此在摄影界形成了一个传统,即将其作为一个参照物,就像很多时候在标出公制长度单位“米”的同时还要换算为英制长度单位“英尺”并在其后注明.
一般说来,120照相机是因使用120胶卷而得名.“120 ”是一种规格胶卷的商品编号,没有什么特殊意义,但编号的产生与使用是与照相机的发展紧密相联的.120相机通常是指中型片幅相机,中型片幅胶片的大小是135和4 x 5胶片之中间,所以便称之为中型片幅,中型片幅的胶片有很多种,以前有120,122,127,620,等,这些胶片的编号并不以胶片大小作分类,其实它们的大小都是一样,只不过是胶片长度不同.现在多数只有120型号的胶片在市场上流通,所以才会叫用中型片幅的相机做120相机,市场上除了120外,还有220,是比120长一倍的胶片.
35数码相机的35是什么意思就是全画幅单反相机 , 数码的全画幅单反相机很贵
下面是网上找的资料
下面介绍什么是135相机.1、35MM相机就是135相机,两者是同一种相机的两种称呼 。135相机的胶卷画幅是宽36x高24mm,算上高度和上下的方型齿孔总高度是35mm 。这种胶卷起源于19世纪末的电影胶卷 , 后来是德过人把它1924年(左右)用于莱卡相机并形成工业化生产 , 这就是最初使用35mm胶卷的相机 。后来大家就公认把35mm胶卷称为135胶卷,把用135胶卷的相机称为135相机 。2、35mm底片规格为24mm×36mm,这种规格是目前人们使用最为广泛的传统相机胶卷规格,因此在摄影界形成了一个传统,即将其作为一个参照物 , 就像很多时候在标出公制长度单位“米”的同时还要换算为英制长度单位“英尺”并在其后注明 。我们知道 , 焦距数表明了镜片到焦点平面的距离,也就是镜片到胶卷或传感器的距离 。焦距的精确定义是“从焦点到镜片光学中心的距离” 。对数码相机来说,焦距数通常非常?。馐怯捎谀壳笆胂嗷S玫挠跋翊衅鞴娓穸际中 越窍叱ざ韧ǔ2怀?5毫米,因此镜头距离焦点平面很近,导致焦距数远比一般的传统35mm相机小得多,常见的3倍变焦光学镜头通常在6-18mm或7-21mm左右 。再加上不同的数码相机影像传感器规格不同,其镜头上标注的真实焦距数字同样是7-21mm,实际上换算为35mm相机镜头焦距也不尽相同 。然而以35mm相机换算焦距数标注的真正原因是大多数摄影者无法理解数码相机的镜头焦距为什么会这么短 , 无法理解之间复杂的换算关系并用这种换算关系换算出相当于35mm相机镜头焦距数 。3、35MM相机只是针对胶卷相机而言的,现在的主流是数码相机,在数码相机的生产中,没有35MM相机的称呼了 。如果只是针对胶卷相机而言的话,因为135相机的底片面积?。杂诔逑闯隼吹恼掌姆糯缶陀幸桓錾舷?nbsp;, 超过这个上限 , 画面就会模糊 。对于相片的放大面积有高要求的就不能只使用底片面积小的135相机了 。问题补充的回答:135相机是我们最常见的,也是目前市场上销售量最大的相机,它使用的是我们平常所见的135胶卷 。120相机是使用底片面积更大的120胶卷,它的宽度约是6厘米 , 不同类型的120相机使用胶卷的长度又有所区别,有4.5,6,7,9,12乃至17厘米,所以120相机又有645,66,67,69,621 , 617相机的区别
35照相机的“35”指的是什么使用135胶卷的相机称为“135相机”或者“35mm相机” 。
成像面积为36 24mm的相机也称为“全画幅135相机”,采用与135胶卷相同或相近尺寸感光元件的数码单反相机则成为“全画幅数码相机” 。成像面积为24 18mm的相机称为“半格135相机”,而成像范围的长边超过36mm的,通常称为“宽幅相机”,比如哈苏(Hasselblad)XPAN 。
使用120胶卷的相机称为“120相机” 。现在专门使用220胶卷的相机很少见了,多数是在120相机上更换220后背来使用220胶卷,下面是使用宽幅相机拍摄的照片:
对于120相机而言,同样也有类似“宽幅”的说法 , 比如6 12和6 17相机,都是属于宽幅之列 。135与120画幅尺寸对比
135胶卷:由于宽度为35mm,所以也称为“35mm胶卷”,有暗盒包装; 120胶卷:宽度为61.5mm,没有暗盒包装 , 但是有背纸; 220胶卷:宽度为61.5mm,长度为120胶卷的两倍,没有背纸,只是首尾有护纸 。
画幅详细规格表
实际面积对比表
135胶卷的标准成像面积为:36 24mm,长度单位为mm;120/220胶卷的标称成像面积有多种:6 4.5、6 6、6 7、6 8、6 9cm,长度单位为cm 。
成像面积是一个方型或者矩形,除了边长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 , 就是对角线长度 。
全画幅数码单镜头反光相机是一类装配有接近传统35mm胶片全尺寸(36 x 24 mm)的影像传感器的数码单镜反光相机(DSLR) 。所强调的全画幅(Full-Frame)是一种基于对比那些具备较小尺寸传感器的机型—— 一般为APS-C规格 ——的分类方式 。
在2007年的时候,绝大多数的数码单反相机使用的都是小于35mm规格的传感器——由于较小的尺寸的传感器较为的便宜,且易于处理 。
在2008年的下半年,数码单反的几家制造商,佳能 , 尼康与索尼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中高档135格式全画幅尺寸数码单反相机 。此举宣告135全画幅在数码单反市场普及在即 。
在35 mm(135胶片) 相机中,全幅(full-frame)和半幅(half-frame)的称呼用于区分 24 x 36 mm 与 18 x 24 mm 两种底片格式;在电影胶片里半幅(half-frame)也被称作single-frame,而全幅(full-frame)也自然地被称作为double-frame 。
折叠
135照相机是指使用35毫米规格胶卷的相机 。
胶卷片幅24*36毫米,胶卷连齿孔高度是35毫米,故称35毫米胶卷 。
35毫米胶卷最初用于电影工业,Oscar Barnack将电影工业用的18*24片幅扩大一倍,设计出使用35毫米胶卷,片幅为24*36的徕卡相机,实现了相机小型化 , 相机在画质和便携性上实现了很好的均衡,故这个规格一直沿用至今 。
不过,最初的徕卡相机使用的是重复使用的暗盒,必须每次在暗室中将胶卷装入可重复性使用的暗盒,使用起来还是多有不便 。
为此,德国Nagel相机厂发明了使用35毫米胶卷一次性暗盒 , 拍摄者无需再费事在拍摄前将胶卷装入暗盒,只需将预装有胶卷的一次性暗盒装入相机即可,大大提高了使用便利性 。柯达看中了其使用前景,为了获取这个专利 , 收购了Nagel相机厂 , 于1935年 , 以135命名,正式推出135柯达胶卷 。用“1”表明是易用的一次性暗盒 。
因此,135胶卷的完整定义是:采用一次性暗盒的35mm胶卷 。而135相机是指使用135胶卷的相机,时至今日,感光器材已经由胶卷变为CCD或CMOS等光电传感器 , 但这个命名规则沿用下来,表明是24*36片幅的相机 。
这个问题看似很扯淡,但其实能回答上来的人还真不多 。因为这涉及到照相机发展史上的一段小 历史。楼上kmcF的回答是最正确的 。原文如下:
“各种类型的照相机中,以120和135两种最为常见 。一般说来,135是相机型号,由135胶卷得名 。135胶卷是一种高度为35mm的两边打孔的卷状感光胶片,亦称35毫米胶卷,或徕卡(Leica)型胶卷 。柯达公司从1895年开始研制胶片,第一种编为101,至1916年依次编至130,1934年生产的24 36mm胶片编号为135,即135为此种胶片的序列编号 。”
其实135只是柯达公司的一个产品编号,叫着习惯了,就变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专用词汇 。泛指24x36mm尺寸的胶片 。
我补充一下这段 历史。
当年奥斯卡.巴纳克发明世界上第一台135相机的时候 , 没有合适的胶片 。于是他找到了35mm电影胶片 , 将这个规格的胶片的过片方向转了90度 , 曝光面积加了1倍 。原来35mm电影胶片在电影摄影机中是竖着过片的,曝光面积为18*24mm 。在第一台Ur Leica上,胶片改为横向过片,曝光面积为24x36mm 。
为了在室外使用,徕卡设计了特别的暗盒 。这种暗盒需要在暗袋内装入事先分切好的35mm电影胶片 。
随着这种相机越来越普及 , 但是毕竟自己装分装片是非常麻烦的,加上徕卡没有给自己的暗盒申请专利 。
柯达看到商机 。于是推出了事先在工厂里分切好的35mm电影胶片,而且装好暗盒的 。这个胶片就是上面说的135型胶片 。135是柯达的编号 。
135和它使用的35mm电影胶片的“35mm”这个词没有内在联系 。
但是这种胶片实际上无法在徕卡的相机上使用 。
因为2者存在微妙的结构上的差异 。
甚至徕卡IIIC都无法直接使用标准的柯达胶片 。因为前15张差不多能正常拍摄,而后21张会慢慢逐渐跑偏 。
所以把玩老式徕卡相机的朋友,那个徕卡原装暗盒是非常珍贵的 。
因为这个胶片还无法完全推广,所以柯达一口气收购德国好几家相机厂,这就是柯达-雷丁钠 。它们全部使用柯达制式的135胶片 。就这样,用柯达135胶片的相机越来越多 。其他胶片厂、相机厂都接受柯达的135制式作为一种标准 。
人们逐渐忘记了135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 。
简而言之,以前那种烂了大街的玩意儿 , 各种冲印店都有的柯达交卷,就是用那个东西的相机 。
135胶卷和120胶卷为啥叫135或者120?
先说135,这个命名其实有很多种解释 。
解释一:
胶片的规格宽36x高24mm , 算上高度和上下的方型齿孔总高度是35mm 。由于使用的是一次性暗盒,所以称其为135胶卷 。
解释二:
这种胶卷的片基厚度为0.135mm,所以称其为135胶卷 。
但是这两种说法都站不住脚 。
如果以高度为35mm为命名依据,那么126胶片,828胶片,也算是一种35mm胶片;如果按照高度命名的话,120的胶片的高度应该为20mm?这明显说不通 。
如果1代表一次性暗盒,那后续的235,335 , 435胶片中的234又代表什么意思呢?实际上,这里的234没有任何意义,只是代表不不同的上片方式:
使用335的相机长这样
其实还有编号为35的胶片,1916年推出 , 1933年就不在生产了,高度也是35mm 。
如果以片基厚度为准则,实际上摄影用的135夹片的厚度并不都是0.135mm 。
个人认为最大的原因 ,  是巧合 。
在135胶片出现之前,不同的类型的胶片是按照『编号』来命名的(柯达从1913年开始分配编号),当我们查看时胶片格式列表时会发现 , 编号更像是流水号,与胶片的规格没有任何关系 。
从101-130的编号,是一个没断 。那为什么从130-135这里就出现了编号的跨越呢?
这里不得不提到徕卡 ,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德国人搞出来了徕卡相机,开始使用这个规格的胶片 , 由于易用性上专业性上达到了一个较好的平衡,徕卡相机开始风靡,很多人也把这个规格的胶片称之为『徕卡卷』,但是越来越多的相机厂商也开始生产使用这个胶片的相机,再叫徕卡卷,就说不过去了 。
当时也有高度为35mm电影卷和散装胶片,这种相机使用的胶片,如何做出区分呢 ,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编号 。
刚好编号也来到了130之后,正好高度为35mm,那索性就叫135吧 , 方便好记 , 还有一定的意义 。
这跟IPhone为什么没有9代一样,第九代机型上市的时间正好是iPhone上市十周年,索性命名成iPhone X了 。
至于120,你可以看到,他就是一个编号 , 跟规格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
以上 。
各种类型的照相机中,以120和135两种最为常见 。一般说来,135是相机型号,由135胶卷得名 。135胶卷是一种高度为35mm的两边打孔的卷状感光胶片 , 亦称35毫米胶卷,或徕卡(Leica)型胶卷 。柯达公司从1895年开始研制胶片,第一种编为101,至1916年依次编至130,1934年生产的24 36mm胶片编号为135,即135为此种胶片的序列编号 。
至于35mm为什么叫徕卡型胶片,那是另一个故事 。
135胶片
一般135胶片的片基厚度为0.135毫米 。135胶卷源于35mm高度的打孔电影胶片,1913年,德国人奥斯卡·巴纳克将其用于他发明的徕卡(Leica)牌小型照相机上,由此形成标准 。其名字来源于产品编号,并非是因为其片基厚度为0.135毫米 。日本工业标准对35毫米胶片的称呼 。有如135-36,135-20等 , 指一根胶卷摄取片格的数目 。
120是指最早出现的以“120”为编号的胶片 。
俱往矣!
【135画幅是什么意思,单反相机的画幅分几种】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