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及力是什么意思,法的溯及力是什么意思

法的溯及力是什么意思溯及力 , 也称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 。如果适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该法就不具有溯及力 。
我国立法法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规章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的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
刑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 。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二条 【刑法溯及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 。本法施行以前,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的生效判决 , 继续有效 。

溯及力是什么意思,法的溯及力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法的溯及力是什么意思一、 司法解释的溯及力从新原则是什么意思?
司法解释的溯及力从新原则的意思是:新法对于其生效前未经审判或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一律适用,即新法具有溯及力 。这一原则强调新法 , 适应当前的社会情况,有利于预防犯罪 。但是,对行为时法未规定为犯罪的行为 , 依新法按照犯罪进行处罚,违背罪刑法定原则,因而有失妥当 。
二、刑法溯及力的规定
1.当时的《刑法》不认为是犯罪 , 现行《刑法》认为是犯罪的 , 只能适用修订前的《刑法》,现行《刑法》不具有溯及力 。对此,不能以新《刑法》规定为犯罪为由而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
2.当时的《刑法》认为是犯罪,但现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的 , 只要这种行为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则应适用现行《刑法》,即现行《刑法》具有溯及力 。
3.当时的《刑法》和现行《刑法》都认为是犯罪,并且按照现行《刑法》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原则上按当时的《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此即从旧兼从轻原则所指的从旧 。但是,如果当时的《刑法》处刑比现行刑法要重,则适用现行《刑法》 。此即从轻原则的体现 。
4.如果根据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了生效的判决的 , 该判决继续有效 。即使按现行《刑法》的规定,其行为不构成犯罪或者处刑较当时的刑法要轻,也不例外 。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适用当时的《刑法》 。对一种行为刑法的溯及适用,只限于未经审理或者虽经审理但尚未作出生效判决的场合;已经生效的判决,不应根据刑法的规定加以改变,以维护人民法院生效判决的严肃性和稳定性 。
从法律学来看,溯及力是指,国家的法律法规在其指定的范围(时间与空间)内有对民事法律行为等行为的有无效力是否合法的决定力 。
5.《立法法》第九十三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规章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的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 。
对于司法解释的溯及力问题 , 是需要根据上述法律中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来进行合法的办理的,具体情况下可以由法院按照上述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来进行处理,另外对于溯及的具体性质,还需要根据上述不同的情况来进行认定 。
溯及力是什么意思,法的溯及力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司法解释有溯及力是什么意思溯及力,也称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 , 是指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 。如果适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该法就不具有溯及力 。就现代法而言,法律一般只能适用于生效后发生的事件和行为 , 不适用于生效前的事件和行为,即采取法律不溯及既往的原则 。
溯及力是什么意思,法的溯及力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司法溯及力理解:一、司法解释是最高人民法院对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问题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自发布或者规定之日起施行,效力适用于法律的施行期间 。
二、对于司法解释实施前发生的行为,行为时没有相关司法解释 , 司法解释施行后尚未处理或者正在处理的案件,依照司法解释的规定办理 。
三、对于新的司法解释实施前发生的行为,行为时已有相关司法解释,依照行为时的司法解释办理 , 但适用新的司法解释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利的,适用新的司法解释 。
四、对于在司法解释施行前已办结的案件,按照当时的法律和司法解释,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没有错误的,不再变动 。
【溯及力是什么意思,法的溯及力是什么意思】拓展资料相关法律规定:
《刑法》第十二条:【溯及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 , 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 , 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 。
本法施行以前,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的生效判决,继续有效 。
法定抵销权的行使具有溯及力抵销权的溯及力,所谓债务抵销的溯及效力,是指债务抵销使相互间债的关系溯及最初得为抵销时,按照抵销数额而消灭的法律效力 。
通常抵销权成立的时间与实际行使抵销权的时间并不一致,权利人行使抵销权能否溯及至抵销权产生之时,我国未就此作出明确规定,以致司法实践缺乏统一标准 。
一、举例如下:
甲装修公司欠乙建材商场贷款5万元,乙商场需付甲公司装修费2万元 。现甲公司欠款已经到期 , 乙商场欠费已过诉讼时效,甲公司欲以装修费充抵贷款 。
解析:
此时,按照法定抵消权具有“溯及力”,则甲公司有权主张抵消 。
甲对于乙享有的债权如果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取得了法定的抵消权,即诉讼时效经过后,他行使法定抵消权 , 溯及至享有抵消权那天 。如果在期间内未取得抵消权,则不能作为主动债权抵消 。
简单来说,如果在甲债权的诉讼时效期间内,乙又享有了对甲的债权,即双方互负债务 。若是在甲债权的诉讼期间以外,才互负债务 。则甲的债权不能作为主动债权主张抵销 。
如果甲对乙享有法定抵消权之前,乙欠甲的债务已过诉讼时效,那么甲就永远不享有抵消权 。
二、法理基?。?
我国法律虽然未明确规定这一溯及效力 , 但学界通常认为我国法定抵销应当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
因为抵销权制度的设立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简化双方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方便清偿 , 简化偿还程序和降低偿还成本,同时抵销也具有担保的功能 , 即债务人可以以自己的债权用于债的清偿,即使对方缺乏相关履行能力,也能使自己的债权获得满足 。
溯及力是什么意思,法的溯及力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抵消权的行驶条件:
此条规定对法定抵销权的行使条件、行使期限进行了阐述,关键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当事人互负到期债务,两个人的互负的债务必须都是到期的才可成立抵销权;
2,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
3,任何一方都可以主张;
4,此抵销权为形成权 , 以通知方式,到达对方即生效 。
参考资料: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