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弟怎样称呼兄长,现代人与人之间的称呼

现代人与人之间的称呼中国乃文明之国,礼仪之邦,古代人与人之间在日常生活交往中有许多规矩,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免不了互相称呼,也免不了在谈话中涉及他人 。在这种情况下 , 中国人的传统是对对方或他人的称呼上就是一个大的讲究,通常有“尊称”和“敬称”之分,对自己则使用“谦称” 。
如:
1、古代旧时使用尊称、谦称简介:
君:尊称对方是才德出众的人 。
君子:(1)同“君” 。(2)妇女对丈夫的尊称 。
明公:对位高权重的人的敬称 。
老:对年岁大的人的尊称 。
父老:对德高望重的人的尊称,也作为对一般老者的尊称 。
丈:尊称长者 , 也作平辈人之间以及长辈对晚辈的尊称 。
长者:尊称父兄、长兄,以有显贵和德行高尚的人 。
先辈:(1)封建时代科举时同时考中进士的人互相尊称为先辈 。(2)对年长者的尊称 。(3)对京官的尊称 。
先达:对前辈的尊称 。
方家:对有学问有道德修养的人的尊称 。
老夫子:对老师或年长博学的人的尊称 。
足下:犹如先生 。对人的尊称 。
阁下:不论尊卑,皆可尊称对方阁下 。
老师父:对僧侣的尊称 。
老太太:对年老妇女的尊称 。
师傅:本指老师,有专门技艺的人或传授技艺的人 , 今也作对一般人的敬称 。
同志:古人用称志同道合的人,今指为共同的理想、同一目标奋斗的人,并引申为对一般人的通称 。
姑娘:对年轻女子的通称 。
鄙人:鄙陋之人 。谦称自己 。
小生:旧时士子对自己的谦称 。
小子:本指学生、晚辈、后作自谦之称 。
小可:自谦之称 。
学生:明清时读书或官场中自称的谦词 。又称后学 。
同学生:旧时同官之间自谦之称 。同官,又称侍生、侍第、晚学生、晚侍生、晚辈 。
小人:臣下、百姓的自谦之称 。又;对人的蔑称 。
老朽:老人自谦之称 。
2、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常常要用自称、对称、他称:
例如,联:古人皆自称为联,后为皇帝自称 。
我:自称 。台、吾、余、印均为自称 。
咱:俗称自己 。
其他自称还有:我等、我辈 。
你:称对方,也称为侬 。(侬又作自称) 。
而:你称对方等....... 一、尊称:也叫“敬称”,是对谈话对方表示尊敬的称呼,表示尊敬所用的词叫“敬辞” 。
可以按敬辞的词性分三种情况:
(一)是直接用表敬称的代词,一般是单音节词,常用的有“汝、尔、子、而、公、君”等,这些均可译作”您.
(二)是用名词来代替代词称呼对方,这种词都是双音节词,这种称呼又有三中形式:一般的尊称用“先生、吾子”等;也可用对方所在的处所或手下的人来代表对方,常用的有“足下、陛下、阁下、执事、左右”等;还有用官职身份尊称对方的,如“大王、大夫、将军、公子”等 。这些名词也都可译为“您”,陛下是专称君主皇帝,可不译,官职身份的也可不译.
(三)是用形容词来称呼与对方有关的人物行为,这种词一般是双音节词,前一个为形容词,后一个为与人物有关的名词.常见的有:
尊:尊府、尊兄、尊驾、尊夫人;贤:贤弟、贤妻仁:仁兄、仁弟
贵:贵体(有问候意)、贵姓、贵庚;
高:高朋、高亲、高邻、高见;
大:大礼、大作、大驾 。
这些词一般都不需要翻译 。
这些敬辞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变化,以上一二两种情况到现在基本不用了;而第三种普遍仍用,这些称呼既很尊重对方,又有亲切感,语言气氛也很和谐.
二、谦称 :谦称,表示谦虚的自称.用来表示谦称的词叫做谦辞 。可以分两种情况来认识和掌握 。
一种是用某些名词来代替代词“我” 。又可分以下四类:
一类是用自己的姓或名表示谦下.“苏子与客泛舟赤壁之下.”(《赤壁赋》)用姓;“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祭十二郎文》)用名 。
二类是用“臣、仆、某、小人”自称,表示歉下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报任安书》)“某自幼熟读兵书 。”(《失街亭》)
三类是妇女往往用“妾、婢、奴、奴婢”等表示歉下 。“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孔雀东南飞》)
四类是君主常用“寡人(寡得之人)、不毂(不善之人)、孤(孤独之人)”表示谦下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6?1梁惠王上》)
这些谦称都可译成”我” 。
另一种是用某些词语称呼与自己有关的人物 。这种词都是双音节合成词且前一个词修饰后一个词,从修饰词的词性来看,又可分为三种情况 。
一是用形容词来修饰,以示谦下,常见的有:
愚:愚兄、愚弟(此二词都表示“我”)、愚见、愚意(这两个“愚”均可译为“我的”) 。
敝:敝国、敝邑(“敝”相当于“我的”) 。
贱:贱体、贱躯、贱息(在国君皇帝面前称自己的儿子)、贱内(称自己的妻子) 。[“贱”相当于“我的”]
小:小女、小儿、小号 。
微:微臣
卑:卑职.
二是用动词来修饰,以行为来表示谦下,常见的有:
窃:窃思、窃念、窃闻 。(“窃”可译为私下私自)
伏:伏惟(趴在地上想.在下对上或晚辈对长辈陈述想法时用)、伏闻 。(“伏闻圣朝以孝治天下 。”《陈情表》)
三是用名词来修饰,以示谦下 。在别人面前谦称自己的兄长用“家”,“家父、家君、家尊、家严”都可用于称自己的父亲;“家母、家慈”称自己的母亲;“家兄”是称自己的哥哥 。在别人面前称呼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亲属用“舍”,“舍弟”就是自己的弟弟,“舍侄”就是自己的侄辈 。“家”、“舍”都可译成“我的” 。
这些谦称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了较大的变化 。第一种情况基本不用了,第二种情况还有部分仍在用.
三、其它称谓 :自称是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的称呼 。帝王自称“寡人”,老人自称“老朽”,年幼者在年长者面前自称“小弟”,和尚自称“贫道、贫僧”,一般人自称“鄙人” 。谦称都属于自称.
他称是称呼别人 。如称陪伴新娘的女子为“伴娘”,称贵族妇女为“仕女”,“夫人”在古代称诸侯的妻子,后来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称年老男子为“老丈”,称年轻男子为“郎君” 。尊称都属于他称.
鄙称是用轻蔑的口吻称呼别人,如“竖子、小子、女流 。”
专称是某些约定俗成的称谓 。如称砍柴的为“樵夫”,称船夫为“舟子”,称国家的杰出人物为“国士” 。
代称是借用别的称谓代替本来的称谓.如用“巾帼”代称女子,用“梨园”代称戏班,用“俳优”代称滑稽演员 。代称属于修辞上的借代手法.
惯称是用约定俗成的习惯称谓称呼某人 。如“老庄”是指老子(李耳)和庄子(庄周)及其学说,“郊寒岛瘦”是指孟郊和贾岛 。

贤弟怎样称呼兄长,现代人与人之间的称呼

文章插图
古时候对兄长的尊称是什么古代兄弟对兄长的尊称有:令兄、昆玉、昆仲、仁兄 。
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尊称有令、尊、贤、仁等 。
令 , 意思是美好 , 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 , 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阃(对方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 。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
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 。
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 。
贤弟怎样称呼兄长,现代人与人之间的称呼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亲友间礼貌称呼:
父母同称高堂、椿萱、双亲、膝下 。
父母单称家父、家严;家母、家慈 。
父去世称:先父、先严、先考 。
母去世称:先母、先慈、先妣 。
兄弟姐妹称家兄、家姐、舍弟、舍妹 。
兄弟代称昆仲、手足 。
夫妻称伉俪、配偶、伴侣 。
同辈去世称:亡兄、亡弟、亡妹、亡妻 。
别人父母称:令尊、令堂 。
别人兄妹称:令兄、令妹 。
别人儿女称:令郎、令爱(令嫒) 。
妻父称:丈人、岳父、泰山 。
别人家庭称:府上、尊府 。
自己家庭称:寒舍、舍下、草堂 。
男女统称:男称须眉、女称巾帼 。
老师称:恩师、夫子 。
学生称:门生、受业 。
学校称:寒窗、鸡窗 。
同学称:同窗 。
古人对他人的尊称有哪些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在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往往要运用到 。
1、“令”字一族 。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 。
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 。
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 。
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 。
令爱、令嫒:尊称对方的女儿 。
令兄:尊称对方的兄长 。
令弟:尊称对方的弟弟 。
令侄:尊称对方的侄子 。
2、“ 贤”字一族 。用于平辈或晚辈 。
贤弟:称自己的弟弟或比自己年龄小的男性;
贤侄:称侄子 。
谦辞,是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必不可少的表示谦虚的 。
1、“家”字一族 。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 。
2、“舍”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 。
3、“小”字一族 。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
4、“老”字一族 。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 。
贤弟怎样称呼兄长,现代人与人之间的称呼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其他常见敬辞:
1、卫冕:指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 。
2、惠赠:敬辞 , 指对方赠予(财物) 。
3、惠允:敬辞 , 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
4、家父: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
5、家母: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 。
6、驾临:敬辞,称对方到来 。
7、见教:客套话,指教(我),如“有何见教” 。
8、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 。
古代叫弟弟怎么称呼1、称呼哥哥:“阿兄”
鲜卑称呼哥哥为“阿干”
注:兄弟之间可按排行称呼
【贤弟怎样称呼兄长,现代人与人之间的称呼】注释一:为了区分哥哥之间的排序,排行第一的哥哥称为“大兄”
N+兄、N+郎
注释四:哥哥称呼弟弟为“阿奴”
注释六:对兄的谦称为“家兄”,去世的哥哥为“亡兄”,对别人的兄长敬称为“贤兄”)《宋书 王昙首传》时兄弘录尚书事,又为扬州刺史,昙首为上所亲委,任兼两宫 。……昙首固乞吴郡,太祖曰:“岂有欲建大厦而遗其栋梁者哉?【贤兄】比屡称疾,固辞州任,将来若相申许者 , 此处非卿而谁?亦何吴郡之有 。”时弘久疾,屡逊位,不许 。
注释七:兄称弟为“弟”(通今)
注释八:兄长的妻子成为“嫂”(通今)弟弟的妻子称为“弟妇”
2、嫂子称呼丈夫的弟弟为“小郎”,丈夫的姐妹为“小姑”(通今)
3、称呼姐姐:“姊”,称呼姐夫为“姊夫”
《木兰辞》:【阿姊】闻妹来 , 出郭相扶将 。
注释:南北朝时期,不用“姐”一词 。
4、称呼妹妹为“妹”(通今)妹夫为“妹婿”“妹夫”(通今)
5、称呼父亲: “大人”“阿父”“阿耶(爷)”“耶耶”
外人称呼自己的父亲为“家君”“尊侯”“尊君”
6、称呼母亲:“阿娘”“家家”“阿母”
注释:庶子管庶母叫“阿姨”
7、阿奴:祖、父对子孙的称呼
8、称呼婆婆:“阿家”“大家”
贤弟怎样称呼兄长,现代人与人之间的称呼

文章插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