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六角亭的风水作用 八角亭与六角亭风水】
书院是讲学设教的场所以及读书研学的地方,其选址及环境营造,体现了当时文人的精神境界和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一般来说古时书院选址大多择山林胜地,风水宝地,远离闹市喧嚣,以利隐居读书潜心治学 。清代是书院普及发展的时代,书院多由地方官员和乡绅集资兴建 。秀容书院所在的文昌寺院为沿用明代弘治五年(1492年)以前州学之旧址,属于那种靠近府县署等政治中心或靠近文庙、戏台等文教中心的选址 。虽处闹市,但秀容书院也尽力以人造景观来弥补环境不足,构筑亭池园林,自成佳境,不仅是读书课堂,同时也营造出一种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布局繁复、别有洞天的园林意境,力求文化与风景的交融,传承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

文章插图
秀容书院 宫清华 摄
据称,秀容书院所在的城西南高地,与州城“西靠龙岗,东俯马川”的形势相契合,在风水上讲形胜之地(参见《山西书院建筑的调查与案例分析》) 。现测量的书院总面积是21320平方米,坐北向南,依自然地形而精巧设计,东西最宽处132米,南北最长处为255米,是现存规模可观的书院 。其实早先并没有这么大,据光绪六年的《忻州直隶州志》记载:“秀容书院在治西岗上文昌祠西”,可见最初秀容书院的布局中是不包括文昌祠的,后来书院屡次扩建、修葺,将文昌祠包括其中 。到光绪二十八年,书院改为学堂时,其已形成上、中、下三座院落的布局 。书院地形西高东低,三个院落依坡地而建,上院为原文昌祠所在院落,改建后成为秀容书院的主院,下院原来是书舍 。三个院落依西高东低的地形,中院高出下院9米,上院高出中院3米,两院之间以台阶或坡道相连,层层叠落,错落相间 。
从大门进入,最先到达的是秀容书院的下院,下院为旧日的书舍区,即当年学生的自习住宿区,书舍坐北朝南,多为卷棚或硬山顶 。由于历史的原因,下院保存不够好,难见昔日自然面貌,后来书舍被改为职业中学的教室 。下院还保留有一处古迹为白鹤观旧址 。
出下院拾级而上即为中院,中院是书院的主体部分,又由北之柏树院、中之枣树院、南之槐树院三院组成 。今人解释,这三个院落古人建筑时别具匠心,柏树院寓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枣树院希望早出人才快出人才,槐树院是希望学子胸怀天下,具有远大理想,济世救民 。院落后边那个大殿是原来的文昌祠大殿,是当年文人学士祭奉文昌星的地方 。该祠青碧琉璃瓦覆顶,檐下有廊,推为明代建筑 。前院部分还有一个戏台,为古时娱乐庆典等活动的场所 。千年古柏,挺拔参天,古柏、古祠、大殿、戏台使得这个院落体现出悠远厚重的历史沧桑感 。院中东西配房和大殿前面的两排正房,属原书院讲学者起居所用;前后并列三排教室,至今尚余端肃之气;房内南北两面开窗 。身处书院环顾四周,依稀可以想象到当年这里清风徐来,莘莘学子朗朗读书声的壮观景象 。
顺台阶向西拾级而上,步步登高,就是上院部分了 。上院面积不大,但上院是秀容书院标志建筑所在,过“通天衢”牌楼沿坡而上,就是书院的制高点,这个位置一线三亭,正中四平八稳的四角亭静观风雨,北面的六角亭直插云端,南面的八角亭轻巧翘曲,与六角亭互为掎角之势 。许多九龙岗诗作都是在这里吟赋而成 。
六角亭旧称廖天阁,在三亭中最高,每边长约3米,亭高约9米,既有典型的北方亭台楼阁特色,又兼有南方建筑的玲珑剔透 。原六角亭前有一砖拱门,称为天之衢,意取书院读书人,通过天之衢,登上廖天阁,飞黄腾达之意 。这六角亭为整个忻州古城的制高点,站在上面,忻州全景尽收眼底,几百年来历经沧桑,但安然无恙,基本保持原貌不变 。
- 佛教相信风水吗 风水与信仰的关系
- 门槛高低的风水 风水的左右高低怎么看
- 猴枣散有什么功效 猴枣散的作用是什么
- 脸上长痘痘的正确处理方法 脸上有豆豆怎么办
- 维生素b有什么作用及功能 维生素b的作用和功效
- 王师傅直播间斗鱼 斗鱼王师傅鱼吧
- 蜗牛在风水学中的作用 蜗牛在风水中怎么说
- 风水曾文政 钦天监龙脉风水
- 中式家具圆形图案的寓意 圆形的家具有哪些
- 长宁古北什么小区比较好 长宁古北的风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