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之年一般指的是多少岁,耄耋之年是多少岁

耄耋之年一般是指多少岁耄耋之年是指80到90岁之间 。出自曹操《对酒》:“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耄耋之年是形容一个人年纪很大了,80岁称耄,90岁称耋 。读音为mào,dié,zhī,nián 。古时男女称呼年龄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讲,男性称寿,而女性是不称寿的,一般称福 。
在云南罗平富乐有一块古匾“期颐人瑞”,说的是该村王姓一女老人曾经活到一百多岁,所以有这个称呼 。该村何姓有一匾“冀衍耄耋”,是女儿送的,其中冀是期望、希望的意思,衍在这儿有延长、达到的意思,耄耋的本意是八九十岁的人,在这儿引申为高寿 。整个的意思为期望父亲身体健康,永享高龄(寿),活到八九十岁 。
汉人戴圣所辑《礼记·曲记篇》中说:“人生十年曰幼,二十曰弱,三十曰壮,四十曰强 , 五十曰艾 , 六十曰耆,七十曰老 , 八十、九十曰耄 , 百年曰期 。”
其中还有耄年有罪不加身的说法 。但后人却常把“幼学”、“弱冠”等作为年龄称谓,这恐怕是后代词汇由单音节向双音节发展的原因 。
耄耋之年是多少岁耄耋之年是80—90岁 。
【耄耋之年一般指的是多少岁,耄耋之年是多少岁】“耄耋之年”指的是八、九十岁 。“耄”,指的是年纪约八十至九十岁;而“耋”,指年纪为七十岁 。耄耋两个字合起来 , 就是指年纪很大的人 。这个词主要出自汉·曹操《对酒歌》,原文为“人耄耋,皆得以寿终 。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耄耋之年”是古代年龄称谓中的一种,古时对男女称呼年龄是有区别的 。
一般来讲,男性称“寿”,而女性是不称寿的,一般称“福” 。耄,形声字,上形下声,本义为年老,音“冒”;而耋,形声字,本义也为年老,泛指老年,音“迭” 。
有送父亲匾名为“冀衍耄耋”,其中冀是期望、希望的意思,衍在这儿有延长、达到的意思 。“耄耋”的本意是八九十岁的人,在这儿引申为高寿 。整个意思为期望父亲身体健康、永享高龄,活到八九十岁 。

耄耋之年一般指的是多少岁,耄耋之年是多少岁

文章插图
古代年龄称谓:
1、指男性: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2至3岁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 。舞勺之年——13至15岁 。志学——15 。舞象之年——15至20岁 。弱冠——20岁 。而立之年——30岁 。不惑之年——40岁 。知天命之年——50岁 。花甲之年——60岁 。古稀之年——70岁 。杖朝之年——80岁 。耄耋——80至90岁 。期颐——百岁之人 。
2、指女性:始龀、髫年——女孩7岁 。金钗之年——女孩12岁 。豆蔻年华——女子13岁 。及笄——女子十五15岁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16岁 。桃李年华——女子20岁 。花信年华——女子24岁 。标梅之年——出嫁 。
耄耋之年是多少岁耄耋之年指的是六十岁以后 。耄耋之年的概念比较模糊 , 没有具体指代哪一岁,六十岁以后都被称为耄耋之年 。该成语出自曹操所创作的《对酒》:“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意思是人的年纪大了,都可以寿终正寝,正如君主那深广的恩泽,可以遍及花草和鸟虫 。
除了耄耋之外还有弱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花甲、古稀这些对年龄的称呼 , 这些都是祖辈用来称呼一个人的年纪 。
花甲,是指人到六十岁 。这与我国古代干支纪年有关 。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按顺序错综搭配成六十个单位,每一干支代表一年,六十年周而复始形成一循环,故称为“六十花甲子” 。《西游记》第二十回:“(老者)道:痴长六十一岁 。行者道:好!好!好!花甲重逢矣 。”
古稀之年是指人到七十岁 。语出自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
所谓“期颐之年”则是指人一百岁 。《礼记·曲礼上》曰:“百岁曰期颐 。”朱熹解释说:“周匝之义(即转过一圈的意思) 。”“谓百年已周 。”所以,期颐即人活得圆满,寿高百岁之意 。
耄耋之年一般指的是多少岁耄耋之年是指80-90岁之间的人 。耄耋是一个汉语词汇,读作màodié 。耄指年纪约八、九十岁,耋指年纪为七十岁 。耄耋指年纪很大的人 。耄耋之年(màodiézhīnián)是汉语成语,表示年纪十分大的时候 。语出东汉曹操《对酒歌》:“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
古时男女称呼年龄是有区别的 , 一般来讲,男性称寿,而女性是不称寿的,一般称福 。在云南罗平富乐有一块古匾“期颐人瑞”,说的是该村王姓一女老人曾经活到一百多岁,所以有这个称呼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