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么可以分解乙醛,如何消除乙醛对人体的毒害

如何消除乙醛对人体的毒害呢酒精是怎样被人体吸收的?
酒的化学成分是乙醇,在消化道内不需要消化即可吸收,吸收快而且完全 。一般在胃中吸收20%,其余80%被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 。胃内有无食物、胃臂的功能状况、饮料含酒精的多少以及饮酒习惯均可影响酒精的吸收 。空腹饮酒时 , 15分钟吸收50%左右,半小时吸收60%-90%,2-3小时吸收100% 。酒精还能通过皮肤和呼吸道进入体内,人在有酒精的空气中工作 , 有可能因吸入酒精而中毒 。酒对人体的作用与其浓度和吸收速度成正比,即浓度越高 , 吸收速度越快 , 作用也越明显 。
进入人体内的酒,约10%由呼吸道、尿液和汗液以原形排出 。因此,饮酒者都是“一身酒气”,也可用呼吸测酒器检测出来 。其余90%经由肝脏代谢 。乙醇首先被氧化成乙醛 , 脱氢后转化为乙酸,最后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同时放出大量的热能 。但乙醇的氧化,并不受血液中酒精浓度高低的影响 , 也不按机体的需要进行,它只按其固定的规律进行,即肝脏以每小时10毫升的速度将酒精分解成水,二氧化碳和糖 , 直至消化完为止 。
酒精的吸收
酒精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主要在肝脏中进行,少量酒精可在进入人体之后,马上随肺部呼吸或经汗腺排出体外 , 绝大部分酒精在肝脏中先与乙醇脱氢酶作用,生成乙醛 , 乙醛对人体有害,但它很快会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乙酸 。乙酸是酒精进入人体后产生的唯一有营养价值的物质,它可以提供人体需要的热量 。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速率是有限度的,如果饮酒过量,酒精就会在体内器官,特别是在肝脏和大脑中积蓄 , 积蓄至一定程度即出现酒精中毒症状 。^
如果在短时间内饮用大量酒,初始酒精会像轻度镇静剂一样,使人兴奋、减轻抑郁程度 , 这是因为酒精压抑了某些大脑中枢的活动,这些中枢在平时对极兴奋行为起抑制作用 。这个阶段不会维持很久,接下来 , 大部分人会变得安静、忧郁、恍惚、直到不省人事,严重时甚至会因心脏被麻醉或呼吸中枢失去功能而造成窒息死亡 。7pT
因为各种饮用酒里都含乙醇,乙醇在体内主要发生如下变化: Ws1q
2CH3CH2OH + O22CH3CHO + 2H2O SH-
乙醇 乙醛 +IMf;c
2CH3CHO + O22CH3COOH uO
乙醛 乙酸
上面两个反应中“酶”起了决定性的催化作用 , 人体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各种复杂的化学反应,这些反应都是在特殊的蛋白酶的作用下进行的 。人体内含有各种蛋白酶的量因人而异 。\> 有的人体内含各种酶比较多 , 有人较少 。含酶多的人虽饮了较多的酒,但能顺利地完成上述化学变化,而这些酶含量比较少的人,酒后不能顺利完成上述变化,甚至失去催化作用过多的乙醇和乙醛会刺激神经系统,使人产生一系列反应,也就是酒精中毒 。
酒精在人体内的分解代谢主要靠两种酶:一种是乙醇脱氢酶,另一种是乙醛脱氢酶 。乙醇脱氢酶能把酒精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脱掉,使乙醇分解变成乙醛 。而乙醛脱氢酶则能把乙醛中的两个氢原子脱掉,使乙醛转化为乙酸,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人体内若是具备这两种酶,就能较快地分解酒精,中枢神经就较少受到酒精的作用,因而即使喝了一定量的酒后,也行若无事 。在一般人体中,都存在乙醇脱氢酶,而且数量基本是相等的 。但缺少乙醛脱氢酶的人就比较多 。这种乙醛脱氢酶的缺少,使酒精不能被完全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而是以乙醛继续留在体内,使人喝酒后产生恶心欲吐、昏迷不适等醉酒症状 。因此 , 不善饮酒,酒量在合理标准以下的人 , 即属于乙醛脱氢酶数量不足或完全缺乏的人 。对于善饮酒的人,如果饮酒过多、过快,超过了两种酶的分解能力,也会发生醉酒 。
现实中,人的酒量通过锻炼可获得一定提高,但提高一般不会很大,因为人的酶系统是有遗传因素的 , 上述两种酶的数量 , 比例成定局,因此 , “酒量”也会遗传 。
乙醛是酒精中毒的罪魁,它刺激人体肥大细胞 , 使人面红耳赤、头晕头痛、 伤及肝脏、心脑血管及脑神经系统乙醛的毒性是乙醇的10倍 。乙醛的致命 剂量是5克;一般每100毫升优质白酒中的乙醛的含量超过20毫克 。
每一个人酒量大小的差异在于其体内酶的差异 。一但您的酶不足以分解乙醛 ,  将会使乙醛聚集,些时会出现我们常见的面红耳赤、头晕头痛、脸色发青等醉 酒症状 。当乙醛达到一定的量将会危及生命 。
长期醉酒:导致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严重者会出现胃出血 。
长期醉酒:会降低肝脏的解毒功能,导致酒精中毒性肝炎(即酒精肝) 。
长期醉酒:男性易导致性功能减退甚至阳萎;女性易导致月经失调性欲低下 。
长期醉酒:导到心脑血管的损伤、脑萎缩、智力及记忆力下降 。
1.酒精对人体有那些伤害?
答:当人体摄入酒精后,酒精会随血液进入肝脏并大部分分解为“乙醛” 。“乙醛”是极其有害的酒精代谢产物,它是酒精对人体器官及其功能损害的直接原因 , “乙醛”的毒性主要表现在对肝脏细胞的损伤及对大脑神经的刺激 。因此不加保护而长期酗酒会导致脂肪肝、酒精性肝炎 , 最后导致酒精性肝硬化及脑神经的损伤 。
2.为什么喝酒后有的人“面红耳赤”?
答:酒精会加快血液循环、使毛细血管扩展,直接表现为脸部充血即“面红耳赤” 。有些人饮酒后酒精代谢为“乙醛”的过程很慢,因此喝酒后的主要特征“面红耳赤”,这是酒精的直接作用而乙醛的作用较迟体现 , 故这部分人酒量相对较大 。
3.为什么有的人喝酒后会“脸色发青”?
答:酒精的代谢物“乙醛”则会使毛细血管痉挛—-“脸色发青” 。有的人喝酒后则很快使酒精代谢为“乙醛”,而“乙醛”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的代谢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因此这部分人喝酒后很快表现为“乙醛”的中毒症状—-“脸色发青” 。
4.为什么酒后会“头重脚轻”?
答:酒精的代谢物“乙醛”通过血脑屏障刺激小脑 , 使负责人体平衡的小脑“共济失调” , 从而出现酒后的蹒跚步态 。
5.为什么酒后会“口齿不清”(俗称“舌头打结”、“大舌头”)?
答:这是由于酒精的代谢物“乙醛”对脑神经之一的舌咽神经的麻痹而导致的 。
6.为什么酒后会“恶心呕吐”?
答:这是由于酒精的代谢物“乙醛”导致的胃肠平滑肌痉挛以及“乙醛”进入大脑对呕吐中枢的刺激引起的 。
7.为什么酒后会“呼出怪味”?
答:喝酒后呼出的气体除了酒精外主要是“乙醛”的刺鼻味 。
8.什么是“宿醉状态”?
答:这是大量饮酒的次日出现的一组不适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口渴、嘴干、发抖、晕眩、疲劳、四肢酸痛或无力以及肌肉痉挛 , 还经常伴随有认知与视觉空间感的下降 , 严重者会持续数日 。
饮酒吃些糖、醋、菜
??
??饮酒时,多吃些糖醋烹饪的菜肴,对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如糖醋鱼、糖醋排骨、糖醋莲藕及其他糖醋凉拌菜等 。因为饮酒对肝脏不利,而糖对肝脏及血液循环却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酸性食物与酒中的乙醇产生“酯化反应”,生成“醋酸乙醇”,能减轻乙醇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作用,又有一定的解酒效果 。
??
??饮酒微醉时,可多吃些生梨、桔子、白萝卜或喝些蜂蜜水 。而醉意较浓者 , 可取白糖5克,加入30毫升食用醋中,搅溶白糖 , 一次饮服,即可缓解酒醉 。

吃什么可以分解乙醛,如何消除乙醛对人体的毒害

文章插图
本身喝酒脸红 吃了头孢7个小时之后再喝酒喝酒上脸就是一种酒精过敏的表现,代表体内缺少乙醛脱氢酶,自我合成不容易,但是也有两种方法可以加速乙醛的分解:
一是 , 比较严重的话,你可以吃乙醛脱氢酶胶囊 。
二是,通过食疗来改善 。
蜂蜜中含有一种特殊的果糖,可以增进火酒的分解、吸收,减轻头痛症状;增补维他命C、维他命B族,或者吃些甜品、蛋白类食品,能增长血糖液体浓度,缓解火酒对于人体的损害;酒后及时喝果汁或者糖水,可对于肝脏起到保护作用;吃点猴头菇,它可以保护胃黏膜不受损害;也可以喝热汤,尤其是姜丝炖鱼汤,解酒功能更好;糖醋菜的解酒成效也正确,由于醋以及酒能在体内形成乙酸乙脂,有解酒作用;饮用牛乳也可延缓火酒在胃内的吸收,并保护胃黏膜不被火酒毁伤合成的成分倒是多:其它富含维他命A的食品有肝、奶制品、鱼、西红柿、杏以及甜瓜
喝酒前,最好增补维他命C、维他命B族。
吃什么可以分解乙醛,如何消除乙醛对人体的毒害

文章插图
吃什么能够解酒呢很多人平时在应酬的时候都常常会喝酒,但是酒后是会有很多让人感到不适的症状的 , 所以许多人在喝过酒之后通常都会利用各种方法来解酒,例如不少人就会选择饮食解酒 。那么吃什么食物才能够解酒呢?最快的解酒方法具体是怎样的?
1、解酒的药物
1、葛根
葛根是许多解酒药的重要成分,因为它可以有效的防止酒精引起的肝和睾丸组织脂质过氧化损害,含有的大豆甙可以分解乙醛的毒性 , 并且阻止酒精对大脑抑制功能的减弱,减少身体对酒精的吸收,还可以促进血液中酒精的代谢和排泄 。
2、高良姜
姜水本来就可以解酒,高良姜具有温中止呕的作用,可以解酒毒 , 如果喝酒过度恶心呕吐 , 服用后作用明显 。
3、紫葛花
这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 , 可以清热解毒 , 分解酒精,护肝健胃,用水煎服可以起到很好的解酒效果 。
2、解酒的食疗
1、五豆汤
把黑豆、黄豆、绿豆、青豆、赤小豆各250克和干葛500克,甘草500克 , 贯众500克一起煎煮 , 可以解酒毒,止烦渴 。
2、木耳猪肉解酒汤
准备木耳、佛手、苡仁以及猪瘦肉,将猪肉洗净 , 切丝,同木耳 , 佛手,苡仁加清水适量同炖至烂熟后 , 去佛手加食盐,味精等调味服食 。本方能疏肝健脾,化痰除湿,用于酒后胸中闷痛、身重乏力、肢体困重、心悸易寐等 。
3、人参汤
人参汤做法也不难,可以选择人参60克 , 白芍30克,瓜蒌30克,枳实30克,生地30克,茯神30克,葛根30克,甘草30克,酸枣仁30克 , 一起熬住成汤,可以益气安神,解酒,对于饮酒过多有明显作用 。
3、快速解酒的方法
1、喝蜂蜜水 。
蜂蜜水对于解酒是非常有效的 , 它可以很好的减轻酒后头痛症状 。美国国家头痛研究基金会的研究人员指出,这是因为蜂蜜中含有一种特殊的果糖,可以促进酒精的分解吸收 , 减轻头痛症状 , 尤其是红酒引起的头痛 。另外蜂蜜还有催眠作用,能使人很快入睡,并且第二天起床后也不头痛 。
2、水果解酒方法 。
许多水果对于解酒都作用明显,而且可以缓解第二天醒来的头痛头晕和恶心情况 。柠檬、西瓜、苹果、雪梨、甘蔗等等,像葡萄 , 含有丰富的酒石酸 , 可以和酒中的乙醇互相作用形成酯类的物质 , 降低身体内的乙醇浓度,以达到解酒的目的 。
3、酸奶 。
酸奶是解酒的秘方,它可以保护胃黏膜,延缓酒精的吸收,而且其中含有的钙还可以缓解酒后烦躁症 。
4、酒后不宜做什么
1、酒后不要立刻睡觉
酒精是靠肝消化,立刻睡觉 , 人体的新陈代谢缓慢 , 对肝不利,容易得酒精肝 。建议酒后用冷水洗把脸,然后坐着休息一会 。饮酒过量的 , 更不要任其自然入睡,如果是重度酒精中毒 , 很可能一睡不醒,这种情况下家人要陪在身边 , 每隔两小时叫醒醉酒者,喂一点白开水,直到完全醒酒为止 。
2、酒后不要吃醒酒药
醒酒药可以暂时让人摆脱醉酒症状,但实际上却会将醉酒时间延长 。建议大量喝水,另外,还可以喝运动饮料,补充电解质 。
3、酒后别睡电热毯
饮酒过量时,体温调节功能失调,热量散失增多,容易使人浑身发冷 。此时应该保暖,但也不要睡电热毯,尤其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 。酒后血管扩张,心率、新陈代谢就会加快,血压升高,容易诱发心梗、心绞痛等疾病 。若感觉冷,可以用羽绒被或者热水袋保暖,多喝一点热水,但温度不要太高,以免烫伤 。
4、酒后不要大量喝咖啡
酒后不要大量喝咖啡 , 以免缺水加剧;也不要喝浓茶 , 茶让心脏过于兴奋,并对肾脏不利 。不要喝汽水,否则会加快人体对酒精的吸收作用,对肝脏不利,还会诱发急性胃炎等 。
5、酒后不要吃退烧药
酒精会和多数药品发生化学反应 , 并产生有毒物质 。尤其不能服用退烧药,否则其中的羟苯基乙酰胺产生有毒物质 , 会导致肝脏发炎,甚至永久性损伤 。如需服用,建议次日早晨提前1小时服用布洛芬 。此外,头孢类抗生素药、降糖药、降压药等最好也别吃 。
6、酒后不要立刻洗澡
冷水热水都不宜 。洗热水澡或者蒸桑拿容易导致热气聚集在人体内不散发,加重醉态,导致恶性呕吐甚至晕厥 。洗冷水澡,非但不能醒酒,还会使肝脏来不及补充血液中消耗的葡萄糖,加上冷水刺激,血管收缩,可能会导致血管破裂、患感冒等 。
7、酒后不要运动
酒精具有利尿作用,醉酒后体内水分流失更多 , 容易发生脱水,此时再锻炼会加重脱水危险 。酒后游泳更危险,会使身体散热突然加快 , 引起头晕、低血糖性晕厥、腿部抽筋等 。
吃什么可以分解乙醛,如何消除乙醛对人体的毒害

文章插图
什么东西能分解乙醛食物中只有酒精能分解成乙醛类物质 。
酒精90%以上在肝脏代谢,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乙醇脱氢形成乙醛 , 乙醛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酸,乙酸最后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 。在这些过程中 , 乙醛脱氢酶最为关键,它使乙醛氧化为乙酸,并决定着酒精的代谢速度 。
乙醛脱氢酶活性高的人,酒精代谢能力强,酒量大;醛脱氢酶活性低的人,酒精代谢能力弱,酒量小,乙醛使人产生晕眩的感觉 。
吃什么可以分解乙醛,如何消除乙醛对人体的毒害

文章插图
【吃什么可以分解乙醛,如何消除乙醛对人体的毒害】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