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个人见解,供参考 。所谓菩提心,简要而说 , 乃自利利他之心 。(一)愿菩提心:指发起自利利他之愿望,此正是慧光初显 , 故与文殊(智慧)相应 。(二)行菩提心:光有愿望不够,还要修行,智慧才得圆满,故与普贤(行持)相应 。(三)胜义菩提心:通过修行而解悟自心,不落世俗见解,故名胜义,故与观音(胜解)相应 。(四)三摩地菩提心:指证悟自心,故与地藏(地里宝藏,佛性是也)相应 。(五)滚打菩提心:见佛性后,生死涅槃及一切皆得平等,依初时愿力,幻化入生死中度众生,故名滚打菩提心 。如何发菩提心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自觉悟心能发菩提 。此觉悟心即菩提心 。无有二相 。善男子 。自觉悟心有四种义 。云何为四 。谓诸凡夫有二种心 。诸佛菩萨有二种心 。善男子 。凡夫二心其相云何 。一者眼识乃至意识同缘自境名自悟心 。二者离于五根心心所法和合缘境名自悟心 。善男子 。如是二心能发菩提 。善男子 。贤圣二心其相云何 。一者观真实理智 。二者观一切境智 。善男子 。如是四种名自悟心 。

文章插图
菩提心有哪些不同的分类 了解这些对你有何帮助获得菩提心的方式 , 从不同的角度看 , 有多种: 据《菩萨地持经》,发菩提心有四种: 一、见闻诸佛菩萨不可思议神通变化 。二、虽未见神变,但闻说菩提及菩萨藏 。三、虽不闻法,但自见法灭之相,故护持正法 。四、不见法灭之相,但见浊世众生为烦恼所扰,而难得发心 。准《发菩提心经论》有四缘: 一、思惟诸佛,二、观身之过患,三、慈愍众生,四、求最胜之果 。《无量寿经宗要》以“四弘誓愿”作菩提心,由此而分二: 一、随事发心:由具体事项而发, 二、顺理发心:由普通真理而发 。《大乘义章》立三种: 一、相发心:见生死与涅盘之相,遂厌生死 , 发心求涅盘 。二、息相发心:知生死之本性寂灭,与涅盘无异;离差别相 , 始起平等心 。三、真发心:知菩提本性为自心,菩提即心、心即菩提,而归于自己本心 。《摩诃止观》认为:藏教、通教、别教,乃至圆教菩萨各因推量生灭、无生、无量、无作的四谛理而发心,故称:推理发心 。《大乘起信论》有三: 一、信成就发心、 二、解行发心、 三、证发心 。于信成就发心所起的直心、深心、大悲心等三心,亦作三种发心 。密宗主张,发心为阿字五转之一,又基于‘菩提心论’行愿、胜义、三摩地等三种菩提心,而说四种发心: 一、信心:指对于求无上菩提毫无疑惑心,以其为万行基础 。又称:白净信心 。二、大悲心:发白净信心后 , 更立四弘誓愿,亦作:行愿心、行愿菩提心 。三、胜义心:于诸教中选择殊胜真实 。亦作:深般若心、胜义菩提心 。四、大菩提心:决定舍劣择胜之际,十方诸佛即现眼前证知 , 诸魔见此则退怯不前 。亦作:三摩地菩提心 。以上四心虽一度区分,但本为一体,以至佛果间无须臾或离,此为自行化他、世出世间修诸尊三密所得者,故称:有相菩提心;然以本来有相即无相,如虚空离一切相,故与无相菩提心相契 。

文章插图
什么叫菩提心解释解脱之心,又名菩提心 。
佛言:"善男子 , 菩提有三种:
一者,从闻而得 , 二者,从思惟得,三者,从修而得 。
声闻(罗汉)之人,从闻得故,不名为佛;
辟支佛(馋宗)人,从思惟得已,少分觉故,名辟支佛;
如来无师,不依闻思,从修而得,觉悟一切 , 是故名佛 。
善男子,了知法性(见性) , 故名为佛 。
(见到)法性(有)二种:一者总相,二者别相 。
声闻之人,总相知故(闻见佛性),不名为佛;
辟支佛,同知总相(思见佛性) , 不从闻故,名辟支佛 , 不名为佛;
如来世尊,总相别相,一切觉了 , 不依闻思,无师独悟,从修而得(修见佛性),故名为佛 。
善男子,如来世尊 , 缘智具足 。
声闻、缘觉虽知四谛,缘智不具,以是义故 , 不得名佛 。
如来世尊,缘智具足,故得名佛 。
善男子,如恒河水,三兽俱度,兔、马、香象 。
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 , 象则尽底 。
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缘也 。
声闻渡时,犹如彼兔;
缘觉渡时,犹如彼马 。
如来渡时,如彼香象 。
是故如来,得名为佛 。
声闻(罗汉)、缘觉(馋宗)虽断烦恼,不断习气,
如来能拔一切烦恼、习气根原 , 故名为佛 。
善男子,疑有二种:一烦恼疑;二无记疑 。
二乘之人(罗汉与馋宗)断烦恼疑,不断无记;
如来悉断如是二疑,是故名佛 。
善男子,譬如净物,置之净器,表里俱净 。
声闻缘觉(罗汉与馋宗),智虽清静 , 而器(身体)不净;(不修大定故)
【什么是菩提心有几种菩提心如何区分,教师资格证】如来不尔 , 智器(身心)俱净,是故名佛 。
善男子 , 净有二种:一者智净;二者行净 。
声闻缘觉,虽有净智 , 行不清静;(骗子馋宗,诽谤持戒与打坐,故行不清静)
如来世尊,智行俱净,是故名佛 。
善男子,声闻缘觉,其行有边;(骗子馋宗 , 诽谤神通,故所行有限,不能无碍)
如来世尊,其行无边,是故名佛 。(佛修大神通,故所行无限)

文章插图
菩提心有哪些不同的分类 了解这些对你有何帮助阿弥陀佛!
菩提心者,觉悟心也 。发菩提心,即是「发觉悟心」,即是「发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成佛心」 。
佛法中的菩提心有多种分类,常见者有以下二种,提供您参考 。
三种菩提心 。即一方便菩提、二实智菩提、三真性菩提 。这三种菩提 , 即是一切众生「本具」的「三种佛性」 。
「方便菩提」就是「缘因佛性」,
「实智菩提」就是「了因佛性」,
「真性菩提」就是「正因佛性」 。
依文字般若,能证得「方便菩提」 。
依观照般若,能证得「实智菩提」 。
依实相般若 , 能证得「真性菩提」 。
略释:
ü1、真性菩提 。真即不伪,性即不改,不伪不改,是名为「真性」,以此真性为道,故 名「真性菩提」 。
ü2、实智菩提 。谓能照真性之智,称理不虚,是名为「实智」 , 以此实智为道,故名「实智菩提」 。
ü3、方便菩提 。谓善巧随机 , 化用自在 , 名为「方便」,以此方便为道,故名「方便菩提」 。
五种菩提心:
ü1、发心菩提者 。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发心者 。即十信之菩萨於无量生死中所发无上菩提大心也 。
ü2、伏心菩提者 。谓制伏烦恼而修行六度万行者 。即十住、十行、十回向之三贤位菩萨,修习於诸烦恼调伏其心,修行六度万行也 。
ü3、明心菩提者 。谓观察诸法而修行「般若波罗蜜」者 。即初地已上之圣位菩萨,初见如来,观修诸法实相也 。
ü4、出到菩提者 。谓出到菩提 , 於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故得无生法忍而出三界,到一切智者 。即八地已上之菩萨 , 於般若中不著於般若能灭诸惑,出三界而到佛果也 。
5、无上菩提者 。谓坐於道?。?断烦恼之缘习 ,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即等觉之菩萨,坐於道?。暇≈罘衬盏梦奚掀刑嵋?。

文章插图
- 未月是农历几月,未月是农历几月
- 70岁被称为什么,七十岁的别称有哪些
- 印度印尼印度尼西亚是一个国家,印尼和印度尼西亚是一个国家么
- 医生保险有什么作用,农村医疗保险有什么作用
- 茵陈可以当菜吃吗,茵陈到底怎么吃晒干还是阴干
- 枸杞菊花玫瑰花茶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枸杞菊花玫瑰花泡一起喝了有什么作用
- 纳豆激酶和海豹油能一起吃吗,纳豆不能和什么东西一起吃
- 尺码free是什么码,内衣尺寸free是多大
- 变蛋没变好里面都是水 怎么办,皮蛋没有变好里面还是水还能放回去弄好
- 竖条蓝白红是哪国国旗,蓝白红国旗竖条是哪个国家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