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人|孩子的这些行为其实是在宣泄 别把孩子的咬人和打人不当回事

你家的孩子打人了,我想这应该是熊孩子家庭最担心听到的事情了吧,不过八宝网小编这里提到的熊孩子就是比较调皮的孩子,毕竟文文静静的孩子也不会与人发生争执,不过孩子打人咬人怎么办呢,八宝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孩子打人咬人的正确教育方法 。  
孩子打人原因打人|孩子的这些行为其实是在宣泄 别把孩子的咬人和打人不当回事   
文章图片   
  
1、表达情绪  
3~6岁的孩子开始有了“自我”意识之后,对事物的占有欲就会增强,但是由于年龄的限制不会表达,所以就只能通过肢体动作来表示拒绝 。  
【打人|孩子的这些行为其实是在宣泄 别把孩子的咬人和打人不当回事】常见的情形:抢玩具 。  
2、模仿行为  
一些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是从动画片、电视剧等影视作品中或是成人的日常表现中学来的,他们并不知道打人的实际意义 。  
常见的情形:打坏人、打怪兽 。  
3、过度溺爱  
孩子在家都是有求必应,一有小脾气就哭闹打人,家长就会觉得孩子还小,都是正常的,就没有及时纠正,所以便会导致这种习惯愈演愈烈 。  
常见情形:不给买想要的东西就打人、扔东西 。  
4、引起关注  
一些缺少关爱的孩子可能会通过打人来引起成人的关注,或是来彰显自己的力量,来表示自己“有本事了” 。  
常见情形:无缘无故去碰其他人、把自己的“战绩”展示给父母 。  
孩子咬人原因打人|孩子的这些行为其实是在宣泄 别把孩子的咬人和打人不当回事   
文章图片   
  
长牙了,宝宝牙痒痒  
想象一下,出牙的宝宝正在经历什么?坚硬的牙齿正在一点点冲破稚嫩的牙床长出来,牙齿粘膜受到刺激从而产生牙痒痒或者牙痛的感觉 。  
这个阶段的宝宝只知道不舒服或者疼痛,并不知道疼痛的来源,对于宝宝而言,咬人不是有目的性的行为,只是他们在寻求一种缓解疼痛的方式 。可以说,处于长牙期的宝宝都有很强烈的咬人的欲望 。  
宝宝在发泄心中的不满  
2-3岁的宝宝正处于建立自我意识的时期,非常容易表现出强烈的自我中心,当宝宝感受到不满的时候,就容易通过咬人这种攻击性行为来表达出来 。  
比如说爸爸妈妈出去没带宝宝,回来的时候宝宝会咬你的手臂来宣泄自己不开心的情绪 。又或者你没收了宝宝的玩具,出于对所有权的保护,宝宝也会咬你 。  
模仿别的小朋友咬人  
0-3岁的宝宝模仿能力很强,当宝宝看到别的宝宝咬人的时候,在宝宝的世界里,这就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他不知道这样会给别人带来疼痛 。  
语言能力缺乏导致  
2岁的宝宝喜欢用手和嘴去探索世界,随着宝宝的活动范围的扩大和活动能力的增强,宝宝交往的需要快速发展起来 。但是由于宝宝还不能用言语来准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咬人、推拉等动作就成了宝宝引起同伴注意或者表达情绪的工具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