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明惑 明惑什么意思


什么是知见障?
知见障即所知障 , 在佛学又称无明惑、无始无明、智障等 。
知见障就是不明白事物运行的客观规律 , 所以无知和谬知都是知见障的一种形式 。
正因如此 , 不要再说什么“知道得越多 , 越会对修行有碍” , 就像画画 , 空白和乱涂乱画都不行 , 唯有把握技法 , 才能做一副好画 。你说的“有时候 , 我们的知识、见识、或者过往经验会成为我们了解真相的障碍 。”
值得一提的是 , 被验证过的成功经验也会成为一种知见障 , 而且根深蒂固 。
为什么被验证的经验也是知见障?那不是验证过是真的了吗?
《道德经》说:
道可道 , 非常道 。
规律是可以被掌握的 , 规律又处于变化之中 。
这个世界唯有变化是永恒的 。
所以 , 即使是被验证过的经验 , 也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变得不再合时宜 。
那么 , 消除知见障变得尤为重要 。
【无明惑 明惑什么意思】消除知见障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事物的本质 , 能够更好的完善自我 , 能够避免不必要的喜怒哀惧等不良情绪 。
清政府为什么闭关锁国?
主要是因为统治者知见障太重 , 认为自己最好 , 自己天下无敌 。
可结果呢?
以前强胜不代表以后强胜 , 曾经的霸主也会沦落 。
清政府的闭关锁国让中国倒退了近三百年 , 国门被侵略者打破 , 造成了落后挨打的局面 。
一个人的知见障太重 , 会变得固执 , 不通情理 。最终导致自己的认知程度变低 , 思维变狭隘 。
如何消除知见障?有人说:“保持头脑开放 , 与时俱进 。”
是的 , 但这仅仅是一句空话 , 具体怎么做呢?
《学经》说:
无所知所认者 , 仅有身形之劳 , 不得身形之困 , 仅有身之忙 , 而无意念之苦 。故世之烦苦 , 皆起于心念 , 兴于挂碍 , 故有言:言行如一 , 以减心念之妄 , 不使为苦;有劳而作 , 以消挂碍之烦 , 得有自在 。
所有的知见障是源于我们自身的意识 , 而意识又源于心念 。
消除知见障需要做到八个字:
言行如一 , 有劳而作 。“言行如一”指的是:说到便要做到 , 以行践言 。
“有劳而作”指的是:需要自己要完成的事情 , 就主动去完成它 , 不要拖着 。
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 , 一定会有很多感悟 , 那么自然就会引发很多思考 。
行动力强能使我们明心见性 , 因为内心的执念、牵挂就像内心明镜上的尘埃 , 当我们在不断地行动的过程中 , 也就是擦去尘埃的过程 。
我们的内心的镜子干净了 , 心性也就会愈发纯正 , 内心也愈能保持清净 。
当我们有了清净的内心、纯正的心性 , 知见障自然也就消除了 。
“其方易得 , 其行难践” , 大道至简 , 方法很简单 , 更重要的是自己真正地做到 。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到大家 。

无明惑 明惑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