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薏米和生薏苡仁 生薏苡仁与炒薏苡仁的区别




生薏米和生薏苡仁 生薏苡仁与炒薏苡仁的区别

文章插图

1.《神农本草经》;"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 。其根下三虫 。"
2.《名医别录》:"主除筋骨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 。"
3.《药性论》:"主肺痿肺气,吐脓血,咳嗽涕唾上气 。煎服之破五溪毒肿 。"
4.《食疗本草》:"去干湿脚气 。"
5.《本草拾遗》:"温气,主消渴 。""杀蛔虫 。"
6.《医学入门》:"主上气,心胸甲错 。"
7.《本草纲目》:"健脾益胃,补肺清热,去风胜湿 。炊饭食,治冷气;煎饮,利小便热淋 。"
【生薏米和生薏苡仁 生薏苡仁与炒薏苡仁的区别】8.《药品化义》:“主治脾虚泻,致成水肿,风湿盘缓,致成手足无力,不能屈伸 。盖因湿胜则土败,土胜则气复,肿自消而力自生 。取其入肺,滋养化源,用治上焦消渴,肺痈肠痈 。”
9.《本草经集注》:主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 。除筋骨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 。久服轻身益气 。其根下三虫 。
10.《雷公炮制药性解》:利肠胃,消水肿,祛风湿,疗脚气,治肺痿,健脾胃 。
11.《本草经解》: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久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 。(糯米炒)
12.《本草备要》:泻水所以益土,故健脾 。治水肿湿痹,香港脚疝气,泄痢热淋 。益土所以生金,故补肺清热(色白入肺,微寒清热),治肺痿肺痛,咳吐脓血(以猪肺沾苡仁米服) 。扶土所以抑木,故治风热筋急拘挛 。
13.《本草撮要》:功专去寒湿筋挛,得麻黄杏仁治风湿周痹,得郁李仁治水肿喘急 。以猪肺蘸末服,治肺痿肺痈,咳吐脓血 。多食薏仁,令人健饭,大便燥结 。
14.《本草蒙筌》:专疗湿痹,且治肺痈 。筋急拘挛,屈伸不便者最效;(此湿痹证 。)咳嗽涕唾,脓血并出者极佳 。(此肺痈证 。)除筋骨邪入作疼,消皮肤水溢发肿 。利肠胃,主渴消 。久服益气轻身,多服开胃进食 。但此药力和缓,凡用之时,须当倍于他药尔 。
生薏米和生薏苡仁 生薏苡仁与炒薏苡仁的区别

文章插图

15.《本草新编》:疗湿痹有神,舒筋骨拘挛,止骨中疼痛,消肿胀,利小便,开胃气,亦治肺痈 。但必须用至一、二两,始易有功,少亦须用五钱之外,否则,力薄味单耳 。薏仁最善利水,又不损耗真阴之气 。凡湿感在下体者,最宜用之 。
16.《本草易读》:利水泻湿,退热除淋 。舒筋急拘挛,止咳唾脓血 。治香港脚而除风,止消渴而杀虫 。
17.《得配本草》:除筋骨中邪气不仁,(筋受寒则急,热则缩,湿则弛,寒热皆因于湿也 。)利肠胃,消水肿 。(合郁李仁更效 。)治肺痿肺痈,开心气,并治香港脚、筋急、拘挛 。(阳明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阳明虚则宗筋纵弛 。)利小便热淋 。杀蛔 。配附子,治周痹 。配桔梗,治牙齿 痛 。配麻黄、杏仁、甘草,治风湿身疼 。佐败酱,化脓为水 。蘸熟猪肺,治肺损咯血 。
18.《药鉴》:主筋急拘挛,风湿痹,除筋骨邪气不仁 。肺痈脓血,干湿肺气 。
19.《本草经疏》: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及风湿痹,除筋骨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 。
20.《本草正》:味淡甘,气微凉,性微降而渗,故能去湿利水,以其去湿,故能利关节,除脚气,治痿弱拘挛湿痹,消水肿疼痛,利小便热淋,亦杀蛔虫 。
21.《顾松园医镜》:燥脾湿而理痹症拘挛(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 。又风寒湿三气合而成痹,此药性燥能除湿,味甘能补脾,兼淡能渗泄 。总之湿邪去则脾胃安而中焦治,能荣养乎四肢,而通利血脉也 。)祛肺热而治咳嗽(肺痈肺痈因肺热极所致) 。止泄泻,消水肿(益脾除湿之功) 。香港脚须用,痿 宜求(香港脚痿 ,皆属湿热) 。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祛风胜湿之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