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紫山 南阳紫山风水如何


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始建于魏晋时期,至唐代已名冠天下,经元明清历代不断修葺和扩建,成为一处以“山环水绕、形势绵亘”而著称于世的“风水宝地” 。本文试图运用中国传统的风水理论中有益的成分,探讨卧龙岗武侯祠与周围的环境关系,分析其成因和构成,以利于武侯祠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 。

南阳紫山 南阳紫山风水如何

文章插图

一、卧龙岗武侯祠的周围环境探析
研究和探讨卧龙岗武侯祠的周围环境,不能不涉及到中国古代的风水问题,因为作为一门环境选择的学问,从战国开始,在《易经》和阴阳思想的影响下,经历了产生、发展、完善的过程 。虽然,其中有一些封建迷信的成分,但是,当我们剥去它封建迷信的面纱,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中国风水时,却发现它是一门环境选择的学问,其根本的目标是追求对人生发展的生产生活环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即以自然为本,选择合适的自然环境,有利于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
南阳紫山 南阳紫山风水如何

文章插图

杨子荣先生也认为:“风水作为一种环境观,对于中国古代建筑、古代民居、村落和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各种聚落的选址、朝向、空间结构及景观构成等,均有独特的环境意象和深刻的人文含义 。古老的中国风水富含合理的成分,其中既包含着丰富的实用价值,也蕴含着浓厚的审美情趣 。”
关于中国古代风水理论中,对于古建筑与周围的环境关系的论述很多,如《阳宅十书》“论宅外形”中说:“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 。”“阳宅来龙原无异,居处须用宽平势 。明堂须当容万马……或从山居或平原,前后有水环抱贵,左右有路亦如然……更须水口收拾紧,不宜太迫或小器 。星辰近案明堂宽,案近明堂非窄势 。”这是一种从大环境而言的风水模式,即要求北面有蜿蜒而来的群山环抱,重重护卫 。中间部分堂局分明,地势宽敞,且有屈曲流水环抱 。整个风水区域构成一个后有靠山(或称镇山),左右屏障护卫,前方略显开敞的相对封闭环境 。
其实,我们现在从景观学的角度来看,气势壮大蜿蜒而来的山富有生气,能给人以壮美舒适之感 。古人很多时候是靠感官上的美感来判定环境气势好坏的 。
【南阳紫山 南阳紫山风水如何】
南阳紫山 南阳紫山风水如何

文章插图

根据中国古代的风水理论,我们来考察卧龙岗武侯祠周围的山川形势,其北有靠山,其龙脉气势来源于伏牛山主峰 。伏牛山为秦岭东段支脉,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400公里,宽40---70公里,海拔1000公尺左右,因形如卧牛故名 。是豫西南地区的最高山峰,其规模巨大,山势高峻雄伟 。伏牛山西起洛阳嵩县,经西峡、内乡、镇平、南召,群山相接,气势磅礡。过南召经鸭河口水库则山势渐缓,至方城与叶县保安之间则骤然而断失 。因此,伏牛山群峰竞秀的气势符合古代风水理论的“山脉从云中来,从云中止”的龙脉特征,成为南阳卧龙岗武侯祠风水的主山或靠山 。按照卧龙岗的走向来看,其龙脉当发仞于伏牛山主峰老界岭,这里群峰竞秀、山势陡峻挺拔,气势卓尔不凡,八百里伏牛山群山苍莽,钟灵毓秀尽汇于此,龙吟虎踞,蓄势待发 。
南阳紫山 南阳紫山风水如何

文章插图

自伏牛山向南沿卧龙岗方向,则为南阳盆地的一片沃野,形成宽大的堂局 。南部敞开,白河环绕,水口紧凑 。而在伏牛山和白河回环之间,三组孤峰耸立,布列重案,形成龙脉接引环拱护卫之势:前案以紫山、丰山居中,左有隐山,右有遮山;向南左有黄山,右有塔子山,形成第二重案,为案山;然后再向南左有独山,右有磨山、羊山相拱,形成第三重案,为峙山 。如果把三列山峰横向连线的中心点相连,则其由北至南的中心连线恰与卧龙岗的走向一致 。故此,可以说此三列山峰与伏牛山的龙脉层层环护,互为呼应,形成向卧龙岗武侯祠方位延伸传递之势 。由此,可以看出,南阳卧龙岗北起紫山,蜿蜒近20公里,至白河而骤落,势若卧龙,在岗巅形成了一个背山面水、发脉耸峙、负阴向阳,环抱有情、行局合理的风水宝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