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乾隆五十三年至嘉庆二年,毕沅任湖广总督,檄访三楚金石拓本,具体承担这项工作的是他的幕僚严观和马绍基 。在探访考索三楚金石的过程中,严观作《湖北金石诗》一卷,以记录索访金石文物梗概,马绍基为每首诗写了案语 。
《湖北金石诗》其中的部分内容可补正史之阙,如江陵出土的唐《金枝寺残碑》、襄阳的《李曾伯纪功铭》、应山的《二宋二连新祠记》等 。咏鄂东碑刻题名者有二十首,则荡漾着性灵的激情 。如《碧玉流》诗云:“峻岭黄梅发,风来扑面柔 。游人春似海,一径绕山陬 。不见慈云塔,空余碧玉流 。诚悬遗妙迹,名高媲柳州 。不将姓氏显,人自重银钩 。我昔出花县,山水爱清幽 。搨得琳琅字,珍同白璧求 。举头见天外,云际一归舟 。”黄梅县四祖山灵润桥下的小石矶上有摩崖正书“碧玉流”三大字,语出柳宗元《酬曹侍郎过象县见寄》所云“破额山前碧玉流”,字系唐柳公权所书 。琳琅三字,银钩铁划,遒劲丰润,是柳体正书的代表 。诗人搨拓之后,珍同白璧,看重的就是书法之中的风情与气度 。
乾嘉时期,搜访、考证金石作为一种学术时尚,表现文人赏玩趣味、展示优雅文化体验、想象往昔历史时空的审美活动 。文人士大夫爱好金石,在治学上意味着摒弃向壁逞臆、游谈无根,在人格上代表着良好的学术素养、传统而高雅的品位 。
以诗歌的形式诠释金石文字,使枯寂的文物有了鲜活的灵魂 。《马珦石门题名》咏的是今鄂州市西山的石门歌石刻,诗云:“良吏多幽思,诗题亦出群 。登山寻古迹,选石意何殷 。江上发清啸,崖前结翠云 。至今樊口上,谁不爱清芬 。我亦来访古,心事何纷纷 。”石门歌石刻濒临大江,是武昌县令马珦与大诗人元结同游石门时留题,到严观探访时已字迹漫漶,五十字的石刻仅存二十八字 。诗中所感叹的纷纷心事其实是对已逝去的黄金时代的一片乡愁 。“良吏”指的是马珦 。元结说马珦明信严断,惠政为理,故政不待时而成 。《怡亭铭》瞩目于李阳冰篆书和李莒八分书:“妙笔传闻久,书成泣鬼神 。只因精气感,故得世人珍 。昔步寒溪上,登临乘早春 。白梅初破萼,花气未全伸 。瞥见怡亭下,摩崖有翠珉 。剥苔曾细读,词致何彬彬 。二体碑初见,千年水不沦 。怒涛夏秋涨,呵护仗鲛人 。”《怡亭铭》刻于今鄂州市小北门外的观音岩壁,岩临大江,是游览胜地 。铭文在岩麓,夏秋水涨,则淹没在巨涛之中,颇难搨拓 。铭文云:“怡亭,裴鶠卜而亭之,李阳冰名而篆之,裴虬羡而名之,曰:峥嵘怡亭,盘礴江汀 。势压西塞,气涵东溟 。风云自生,日月所经 。众水成幄,群山作屏 。愿余逃世,于此忘形 。永泰元年乙巳岁夏五月十一日,陇西李莒铭 。”欧阳修《集古录》及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都著录了这篇铭文 。李阳冰在唐代以擅长篆书著称,有“笔虎”之誉 。李莒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李华的弟弟,他的八分书有汉代隶书的遗风 。裴鶠曾任容州长史 。裴鶠的弟弟裴虬曾任谏议大夫,是杜甫的至交 。
宋代贬谪文人的群体心态在鄂东地区有着丰富的表情 。苏轼、李纲等人面对来自政治角斗场的高压,始终保持着心性的超然自得 。《东坡画像石刻》刻画了苏轼的绝俗之姿:“入祠谒诗仙,坐见松风下 。春风解迓人,画满蔷薇架 。赤壁立千寻,江声和月泻 。何因不跨鹤,逍遥赋羽化 。岂是倦游仙,休息爱良夜 。著屐俟何时,应有群仙迓 。如意怀袖中,寻诗坐精舍 。披图拜下风,仙笔迄公借 。”石刻上画的苏东坡常服正坐,手执如意,绝代风华仿佛可见 。左上有石壁,一枝古松盘曲向右 。石壁间有“赤壁苏公像”五小字 。由于诗中充分渲染了苏轼的仙风道骨,所以诗末作者披图下拜的姿态,不仅没有矫揉造作的痕迹,反而见出后人景慕前贤的一片真性情 。
- 贵港樟木大弄风水宝地图片 贵港镇龙山风水宝地
- 出亿万富翁的风水宝地 黄氏风水历史故事
- 济南的风水宝地在哪里 莱州风水宝地
- 真正的风水宝地 真的有风水宝地存在的吗
- 农村风水宝地图片 风水宝地江南百景图
- 贵州毕节林口铁路新线 毕节市风水宝地
- 上古卷轴5炼金效果一览表 上古卷轴5炼金配方大全
- 风水宝地的意思是什么 甘井子区风水宝地
- 上等风水宝地图 天马山风水宝地图片
- 中国最有名的风水宝地 东莞樟木头是风水宝地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