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县特色文化黔西县特色文化有布依族勒尤、布依戏、屯脚布依铜鼓文化、兴仁苗族姊妹饭、布依族八音坐唱等 。
1、布依族勒尤:勒尤音色明亮清脆;浑厚甜美 。布依男子常用它来表达与情人的相识、盘问、爱慕、惜别、思念、失恋、猜疑等内心情感 。
2、布依戏:布依戏在布依语中称“谷艺” , 主要分布于贵州南部及西南部布依族聚居的册亨、安龙、兴义等县 。它是受汉、壮、苗族戏曲的影响,用布依语演唱布依族乐曲,在八音坐弹、板凳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
3、屯脚布依铜鼓文化:黔西南州现存铜鼓120多面,而兴仁县屯脚镇便有28面,数量之多堪称全省之最 , 至今还传承有自汉唐以来保存完好的铜鼓鼓谱“十四则”,并且该镇有150余名布依村民能熟练地按照鼓谱敲奏铜鼓 。
4、兴仁苗族姊妹饭:农历3月15日-17日是苗族“姊妹节” 。近年来也有人将其称为苗族“情人节” 。男女青年通过游方活动建立以定感情后,在“吃姊妹饭”这一天,男青年要向心上人讨姊妹饭 。姊妹饭是将糯米染成 , 五颜六色 。过节这天 , 男女青年身着盛装,排成阵势对歌,女问男答 , 唱词淳朴 , 歌声悦耳 。
5、布依族八音坐唱:布依八音的原型属于宫廷雅乐,以吹打为主 。元明以后,由于布依族民族审美意识的作用 , 逐渐发展为以丝竹乐器为主伴奏表演的曲艺形式 。

文章插图
由布依语音译过来的乐器勒尤是布依族世代相传的民族乐器,由布依语音译而来 。
“勒”作名词讲时意为“喇叭”,作动词讲则为“追”之意;“尤”即“情人”“恋人” 。所以,“勒尤”可意译为“对情人发出信号的小喇叭”或“唤醒情人的小喇叭” 。主要流传于南、北盘江流域,特别是安龙与兴义交界的马鞍营和南盘江镇一带的布依族聚居地区 。
“勒尤”是布依族世代相传的一种古老的民间双簧竖吹乐器,其音色明亮而甜美,具有丰富的音乐表现力,深受布依族人民喜爱 。2008年,被文化部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 。

文章插图
据《布依族简史》记载
在清乾隆年间普安州畔(今贵州省兴义市)的巴结,开始编演布依戏 。勒尤大约产生于布依戏之后,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勒尤出现以后 , 为布依族八音坐唱乐班所吸纳,成为重要的演奏乐器 。勒尤产生于盘江流域布依族群众居住地,据乐师相传 , 勒尤是一种布依族世代传承的独特的民族乐器 。
勒尤制作材质简单,用竹(木)制成,盘江一带遍地竹 , 勤劳智慧的布依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制成了这种独特的乐器,用于各种集会、庆典活动和青年男女的爱情、娱乐生活中 。勒尤被运用于布依戏乐曲中,它在布依戏中最能表达旦角、小生复杂的内心情感和潇洒浪漫的性格 。后来,在不少布依族八音坐唱乐班中,也加入了勒尤这种乐器 。
布依族人文特点及旅游价值民族文化 , 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 。
饮食、衣着等属于物质文化;语言、文字、文学、歌舞、节日等属于精神文化 。
1.布依族独特的图腾——大楠竹图腾柱

文章插图
竹子生长旺盛,古时被布依族先民奉为图腾 。布依族的人生礼仪诸如“搭花轿”、“出生礼”、“老人逝世超度”等仪式流传至今 。在布依族祖先崇拜的大型仪式“古夜王”中,取大楠竹作为图腾柱,图腾柱上面盘绕双龙 。大楠竹图腾柱,象征布依族先民崇尚万物并生并茂 。
2. 布依族服饰特点

文章插图
布依族男女多喜欢穿蓝、青、黑、白等色布服装 。青壮年男子多包头巾,穿对襟短衣(或大襟长衫)包头巾,长裤 。
布依族妇女喜欢佩戴银质的手镯、耳环、项圈、足蹬尖鼻绣花鞋,布依族服饰整体色调淡雅朴素,与自然界保持着天然的和谐 。
布依族姑娘从小就有制作蜡染的灵气,她们所穿的服装大都是亲手缝制,合身得体 , 古朴典雅 。
布依族的蜡染久负盛名 。早在宋代就有贵州惠水特产蜡染布的记载 。清代史书上所说的“青花布”,就是蜡染布 。布依族姑娘从十二三岁起,便开始跟母亲学习蜡染技术 。
布依族蜡染图案,常见的有蕨菜花,团花、小花 。还有铜鼓纹、旋涡纹、水波形、连锁形、鸳鸯、双喜双寿等 。图案连续对称,民风浓郁,古朴典雅,以蜡裂的冰纹奇特和画工精致而驰名中外 。
4. 八音坐唱

文章插图
布依族八音坐唱(简称布依八音)主要流传在黔西南州布依族聚居地区的说唱艺术 。八音坐唱的表演形式为八人(多时可达14人)分持牛骨胡(牛角胡)、葫芦琴(葫芦胡)、月琴、刺鼓(竹鼓)、箫筒、镲、包包锣、小马锣等八种乐器围圈轮递说唱 。
在说唱中讲述故事,传递情愫 。男生多采用高八度;女生则在原调上进行演唱,所以在演唱时,不仅使音色产生强烈的对比 , 同时还增加了演唱的情趣 。
据史料记载,布依族八音前身属于宫廷雅乐,从唐宋时就开始流行 。以吹打乐为主,逐步完善后的布依八音以丝竹乐为主进行演奏,既有宫廷音乐的雄伟、庙堂音乐的威严、又有布依族古老音乐的神韵 。
2006年, 黔西南州布依“八音”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布依族曲艺 布依族的民间曲艺文化有哪些曲乐源于人们对生活的寄托与向往,并且是一个民族审美意识的表现 。布依族文化在布依人民依山伴水的生活习性而产生 。布依族的八音座唱是布依人民世代相传的曲艺说唱的形式 。随着历史的逐渐发展以丝竹乐器为主伴奏表演 。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审阅过程 。那么,大家和我一起走进布依族曲艺看看吧 。
历史溯源
据史料记载,八音早在唐宋时期就流传于南北盘江的贵州兴义、安龙、册亨、望谟等布依族聚居区一带 。到了清代,八音以弹唱为营业之一种 , 所唱生、旦、净、丑诸戏曲,不化妆……(据《清稗类钞》) 。至此,八音已发展成为曲艺演唱形式 。据有关资料记载,明清时期,布依八音曾一度盛行 。在盘江流域布依族村寨普遍开设有教乐坊八音堂 , 专门传授布依八音技艺,演出八音坐唱的八音队多时达到三百余支 。新中国成立后,兴义市布依八音队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演出,被誉为盘江奇葩、凡间绝响、天籁之音、声音的活化石、南盘江畔的艺术明珠 。
发展历程
就在八音座唱发展的鼎盛时期,又一种新的文艺形式悄然而生 。这就是布依戏 。布依戏产生于清初 , 而成形于什么年代有不同认识 。一是根据老戏师的家谱推算出来的,大概在乾隆年间:一是根据《兴义县志》记载,光绪初年(1875年),兴义巴结王土司的族人王寿山倡议 , 多人出资首次制作了专用戏服,在巴结老场坝搭台演出 。
至此,布依戏才真正完成了她的发展 , 不但有了曲调、有了声腔、有了表演、还有了服装,成为戏剧之一种 。布依戏是在八音座唱的基础上衍化发展而成的(见《中国戏曲音乐集成贵州卷布依戏音乐分卷》) 。从表演上看,布依戏有动作、有化妆、有专用的服装,而这些恰恰是八音座唱所没有的 。由此看来,表演是二者的主要差异处 。这也就成就了两种不同形态的文化艺术 。
由纯器乐曲依次发展为表演唱,发展为八音座唱,以后又延展至布依戏曲 , 形成四种音乐形态同宗的独特景象 。而且,这四种音乐形态并没有被历史的浪淘尽 , 而目前同时存世,形成四乐同堂,殊显难能可贵 。这为研究民间文艺的沿革发展提供了活标本 。
艺术特色
每当人们说到布依八音、八音坐唱,总会发问:这八音是什么意思?她为什么叫八音?她代表的是什么?我们知道,在中国音乐史上,八音这个称谓最早出现在周秦时期 。那时把乐器按制作材质的不同区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 。这就是八音 。后来泛指为乐器 。而布依八音的八音和中国音乐史的八音有无关系呢?布依八音、八音座唱的八音,现在比较一致的解释是指八种乐器,即:萧筒、牛角胡、葫芦琴、月琴、鼓、包包锣、小马锣、钗等乐器 。
八音是器乐组合的名称 。八音演奏一般也是合奏 。南宋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一书中讲到八音时是这么说的:唯浔州平南县,系古龚州,有旧教坊,乐甚整异 。有时以教坊得官 , 乱离至平南,教土人合乐,至今能传其声 。其中不论是说乐甚整异,还是教土人合乐,都是说的乐队乐器多,演奏形式是合奏 。从现在流传下来的曲谱和民间流传的演出形式看 , 都证明了合乐的特点 。
布依族八音坐唱在布依语中叫万播笛,即吹奏弹唱的意思 。八音坐唱的表演形式为八人分持牛骨胡(牛角胡)、葫芦琴(葫芦胡)、月琴、刺鼓(竹鼓)、箫筒、钗、包包锣、小马锣等八种乐器围圈轮递说唱 。表演以第一人称的跳入唱叙故事,以第三人称的跳出解说故事,也有加入勒朗、勒尤、木叶等布依族乐器进行伴奏的情形 。演唱时 , 男艺人多采用高八度,女子则在原调上进行演唱,这样不仅可以产生强烈的音高和音色对比,还能增加演唱的情趣 。演唱时唱腔用布依语 , 道白用汉语 , 有小嗓和平嗓之分,由乐队人员分担角色 。曲牌有正调、正音、走音、自路板、长调、倒长调、反簧调、倒茶调、吃酒调等三十多个,可单独演奏,也可边奏边唱 。
表现形式有座弹唱和带戏剧性的演弹唱等 。八音坐唱旋律古朴流畅、悠美悦耳 , 常在民族节日、婚丧嫁娶、建房、祝寿等场合演奏,是深受布依族人民喜爱的民族说唱艺术形式 。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目有《布依婚俗》、《贺喜堂》、《胡喜与南祥》、《迎客调》、《唱王玉莲传》、《敬酒歌》、《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四十余个,主要有:《福满堂》、《贺寿堂》、《戈然》、《拜堂调》、《盼郎》、《哥妹调》、《来去来》;坐唱《胡喜与南洋》片段;布依戏《撒衣定情》片段;尾曲《盛世调:昂央》等,内容主要取材于布依民间口头文学 , 民间音乐和说唱艺术,表现出布依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对丰收的向往、对爱情的追求、对丑恶的鞭挞 。因其源远流长、婉转优雅 , 民族特色浓郁而被称为声音活化石和天籁之音 。
传承价值
布依族八音坐唱由纯器乐曲依次发展为表演唱,发展为八音座唱,以后又延展至布依戏曲,形成四种音乐形态同宗的独特景象 。而且 , 这四种音乐形态并没有被历史的浪淘?。?而目前同时存世,形成四乐同堂,殊显难能可贵,这为研究民间文艺的沿革发展提供了活标本 。2006年5月20日 , 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布依族八音坐唱是布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逐步创造形成的,它深深扎根于布依族群众之中,具有鲜明的布依族特色和广泛的群众基?。怯判忝褡逦幕拇?。可以说 , 八音坐唱既是布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又是中国曲艺宝库中的瑰宝 。

文章插图
【布依族八音坐唱有哪些乐器,布依族曲艺 布依族的民间曲艺文化有哪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