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犯罪个人量刑是怎么样规定的,单位犯罪对个人的量刑能否并处罚金

单位犯罪对个人的量刑能否并处罚金【法律分析】
认定为单位犯罪,会影响到其中犯罪自然人的责任,尤其是对于单位犯罪和个人犯罪定罪量刑标准有差异的案件 。即使是定罪量刑标准没有差异的案件,考虑到单位犯罪责任的分散性等特点,对其中个人的量刑也相对较轻 。对确属单位犯罪而公诉机关没有指控单位的 , 应按照单位犯罪的标准对个人判刑 。单位犯罪由单位承担退赔责任 。单位犯罪的 , 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在审理单位故意犯罪案件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不区分主犯、从犯 , 按照其在单位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判处刑罚 。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条 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 。
合同诈骗单位犯罪量刑标准单位犯罪的量刑标准为: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 直接责任人 员判处刑罚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 , 就应当 负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罪刑法定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一条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 单位犯罪的 , 对单位判处罚金 , 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单位犯罪的本质是什么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单位犯罪的种类很多,不同类型有着不同的定罪量刑标准 。关于单位犯罪的处罚,在刑法理论上存在单罚制与双罚制之分 。刑法第31条对单位的处罚作出以下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实行以两罚制为主,以单罚制为辅的处罚原则 。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条 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一十三条至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之罪(侵犯知识产权罪——引者注) 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这里所谓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就是指依照对个人犯罪的规定处罚 。
单位犯罪对员工的处罚是怎么样的呢在现代社会,我国的 刑法 当中 , 规定的犯罪的主体并不一定是在忍,因为有的单位他也是可以构成一些犯罪行为,而单位构成犯罪行为,同样是需要进行处罚 , 并且是双罚制,对单位处罚,对员工也要处罚,很多人都想要 , 了解一下 单位犯罪 对员工的处罚是怎么样的? 一、单位犯罪对员工的处罚是怎么样的? 单位犯罪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的认定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指在单位犯罪中对单位起主要决策作用的主管人员 。可能是一人,也可能是多人 。对单位犯罪负有直接责任,是追究单位犯罪中领导或决策人员刑事责任的基础 。一般来说,单位领导或决策人员对单位犯罪负有直接责任主要有二种情形:一是属于决策者,是单位犯罪意图、犯罪计划、犯罪阴谋的创制者,是决定单位犯罪的最高指挥者或者策划者 。作为单位犯罪决策人不直接参与实施具体的犯罪行为,而是在决定犯罪后利用领导权指使具体的职能部门及其下属人员去实现犯罪计划 。二是对单位犯罪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领导或决策人员 。有些单位的决策或领导人员对本单位的犯罪活动事先没有参与决策 , 未独立决定,但仍然要负领导责任 。这类情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疏于管理,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不执行本单位或者本行业以及其他有关的规章制度 , 致使有关部门放任自流,公然进行单位犯罪活动;另一种是对单位的犯罪采取放任态度 , 表现为已经有所发现或有所意识本单位正在进行犯罪行为,但既不制止,也不过问,听之任之,事后亦不追究,使单位犯罪在其不干预的情况下得以完成 。关于单位犯罪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具体包括哪些人员 , 刑法学界意见不一 。有的认为包括法定代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单位的一般负责人、单位的部门负责人:(1)有的认为是单位犯罪的决策者;(2)有的认为主要指董事长、厂长、经理等 。(3)笔者认为 , 第二和第三种观点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限定范围太狭窄,不利于打击单位犯罪,所以,我们基本同意第一种观点单位犯罪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包括法定代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单位的一般负责人、单位的部门负责人 。这基本符合我国的情况 。二、对直接责任人员的处罚 关于单位犯罪直接责任人员应当如何处罚,现行刑法没有明确规定 。《纪要》规定:“对单位犯罪中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根据其在单位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和犯罪情节,分别处以相应的 刑罚,主管人员与直接责任人员 , 在个案中,不是当然的主、 从犯 关系 , 有的案件,主管人员与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在实施犯罪的主从关系不明显的,可不分主、从犯 。但具体案件可以区分主、从犯 , 且不分清主、从犯 , 在同一法定刑档次、量刑幅度内就无法做到罪刑相适应的,应当分清主、从犯,依法处罚 。”《纪要》反映了根据直接责任人员在单位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和犯罪情节来判处刑罚 , 而不依共犯处罚,明确了单位犯罪直接责任人员与共犯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刑事责任人员 。一般情况下,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单位犯罪中处于支配地位,通常是单位犯罪的决策者和指挥者,对单位犯罪的实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行为的危害程度较重 。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往往是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的授意下具体执行的 , 所起作用较?。?其行为的危害程度较低 。因此,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虽然参加了单位犯罪的实施 , 但是法律对其处罚在程度上应当轻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首先在这里需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们国家单位犯罪,对员工的处罚 , 并不是对所有的单位当中的员工都需要进行处罚,而是对直接负责认的主要负责人员的处罚,这个直接责任人员的认定也给大家介绍了一下 。
【单位犯罪个人量刑是怎么样规定的,单位犯罪对个人的量刑能否并处罚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