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的特质,大红袍壶的鉴别方法

大红袍壶的鉴别方法大红袍紫砂壶是很受欢迎的茶壶之一 , 所以大多数的人都会想要购买大红袍紫砂壶 。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大红袍紫砂壶鉴别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大红袍紫砂壶鉴别方法
从颜色上分辨:大红袍可归于朱泥紫砂 , 朱泥壶的泥料颜色是黄色的,烧出来却是红色 。而大红袍的泥料颜色天然就是红色,烧出来的红要比朱泥壶更加妖艳 。朱泥壶有“泥中贵族”之称 , 则大红袍更是朱泥中的极品 , 非常难得 。
从特征上分辨:大红袍紫砂壶的洁净度较高 , 泥的断面有结实沉重感,将壶盖与壶体口拿出触碰时,可听到铿镪之金属声,用手指弹扣,能听到声音清脆,音有共振 。
从材质上分辨:大红袍泥胚含有少许原矿颗粒,冲淋热水后颜色变化极大,呈现红中带紫 。平时养壶易现“包浆”之美,红润艳丽 。
从产地上分辨:大红袍紫砂壶产地比较著名的地方是丁山赵庄山、黄石黄岩心 。此地泥红艳夺目,气质高雅,令观者很受鸿运当头之意 , 是其它产地无以伦比的 。
从泥性上分辨:大红袍的产地因含砂量低、泥性娇,成型工艺难度也高,其张力较低,收缩比例几乎达紫泥系的三倍,制作时泥性不易掌握 。烧成后质感绵密、紧实细致,具有泥中极品之称 。
从制作上分辨:大红袍壶烧制时易起节皱、开裂、变型、窑温度低时则偏黄 , 高时变形起泡,成品率低 。古代多用于增添红泥润调色之用,为传说中最具神秘色彩之极品朱泥之一 。
大红袍紫砂壶颜色变黑怎么办
首先要有正确或者合适的开壶方法 , 只有使用正确的开壶方法进行开壶的紫砂壶,后期才能更加好看且泡出的茶水才更健康,具体的开壶方法就不在这里说了 。
由于紫砂壶自身的特质 , 日常使用中最好做到一壶侍一茶,专壶专用 , 也有益于有针对性的保养 。
对于紫砂壶的清洗不能看到脏了再去处理,要随时擦拭,才能养润得当,不至于变黑,而这个擦拭可以在泡茶的过程中进行 , 用棉质的带有所泡茶汤的湿茶巾对壶体进 行擦拭,可有效促使茶壶变得干净整洁 。
在喝完茶后不要以所谓的“养壶”作为理由而不去清洗,一定要及时清洗防止沉垢,具体做法为:取用小苏打一匙放入壶中,冲入100度沸水,水要满,再将壶盖盖上,等候十分钟左右,用软毛刷轻轻刷壶内,你就可以看见茶垢变成了黄水流出,之后再用温水涮洗干净 , 用清洁的茶巾擦干即可 。
还有一种方法 , 是把牙膏挤到牙刷上 , 刷到壶上,静置十分钟后 , 用软毛刷刷几遍后用温水涮洗干净,然后用清洁的茶巾擦干即可 。
注意:擦与刷要适度,清洁过程中,用软毛小刷子、茶巾等工具稍加擦试即可 , 切忌不断地推搓,更不能使用硬质清洁工具去进行清洁;不使用时尽量要让壶体保持干燥 。
大红袍冲泡方法
大红袍简易冲泡方法:
1. 依个人口味加大红袍干茶一撮(约7-8g)放入杯中 。
2. 加少量开水(90-95℃),摇动后快速倒去,以醒茶及清洗杂质 。
3. 再加开水,冲泡1-2分钟即可饮用;也可倒入小杯中饮用 。
【大红袍的特质,大红袍壶的鉴别方法】功夫大红袍冲泡方法:
1. 洗杯:用开水冲洗茶具,进行洗杯、温杯 。
2. 落茶:把茶叶放入茶具 , 茶量约7-8克,占茶具容量的五分之一 。
3. 洗茶:把开水倒入茶杯,在茶叶完全展开之前把水倒掉,洗净茶叶表面涤尘 。
4. 冲茶:把滚开的水提高冲入茶杯,使茶叶转动 。
5. 倒茶:泡一、二分钟后,把茶水依次巡回注入并列的茶杯里 。
6. 喝茶:乘热细啜,先嗅其香,后尝其味 , 边啜边嗅,浅斟细饮 。
提示:
1. 大红袍需要较高的水温(90-95℃),才能让茶叶的滋味比较突出 。如水温不够,可让冲泡时间更久 。
2. 第一泡的冲泡时间约为1-2分钟后;可根据茶叶适当根据茶的老嫩和茶量的多少来调节时间,以后每泡可延长5-10秒 。
喝武夷岩茶大红袍的好处如果给你3秒时间,让你迅速在脑子里想一款中国名茶的名字,你会想到哪款茶?
如果在此基础上,让你说出一款武夷山的茶叶 , 你又会想到什么茶?
把这两个问题相结合,答案就呼之欲出了,那就是:大红袍!
虽然还有很多人没喝过大红袍,但是它的名字早已如雷贯耳 。也有很多茶友想着有机会一睹芳容 , 并且细心品之 。
不过在喝大红袍之前,我们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它的“身世”及“经历” , 因为有些误区虽然是常识,但还是有很多新茶友容易犯 。
茶叔就亲身经历过这么一件事,在一场比较重要的茶会中,有个人指着大红袍茶叶说了一句话,结果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尴尬异常 。
究竟是什么话呢?文中将会有答案,而且很多人都犯过 。
问题1:大红袍是什么茶?
这个是最常见,也是最容易搞错的问题了 。
看到这篇文章的茶友 , 估计还是很多人认为大红袍是红茶吧?
其实,大红袍就是茶汤看上去颜色橙红而已,并非红茶 。
它是属于六大茶类中的乌龙茶(也叫青茶),属于半发酵茶 。
而红茶属于全发酵茶,常见的有正山小种,金骏眉 , 祁门红茶等 。
前面茶叔说的那个故事的主人公,就犯了这个错误,他就是指着大红袍说“这个红茶很好喝” 。
本意是想找个话题舒缓气氛 , 结果却因为自己的“无知”而搞砸了 。
所以,如果不知道喝的是什么茶,最好还是不要“自作聪明”的发言,否则真的会很尴尬 。
问题2:大红袍和武夷岩茶是什么关系?
武夷岩茶是指带有“岩骨花香”的乌龙茶,属于闽北乌龙茶系列,而大红袍则是武夷岩茶系列的一个品种 。
但是 , 有些人却将所有的武夷岩茶也叫做大红袍,为什么呢?
因为早年的武夷山,为了推广本地的茶叶,需要启用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来作为武夷岩茶的代表,思来想去,就只有大红袍最为出名 。
所以,在一段时间内 , 武夷岩茶都是用大红袍这个品种来代表,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么一个习惯,将武夷岩茶都叫做大红袍 。
不过随着武夷岩茶知识的普及 , 这种叫法已经越来越少了 。
问题3:大红袍茶叶真的要几十万一斤?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一张武夷岩茶的天价价格表 , 其中九龙窠母树大红袍以520万每斤的价格位居榜首 。
不明真相的茶友难免有疑问,大红袍价格真的要这么贵?
茶叔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 , 这个是假的,是炒作!
因为自2006年起,母树大红袍就已经停止采摘了,并且被保护了起来 。
所以,如果有人和你说他有母树大红袍,那基本上是骗子无疑 。
但是 , 如果时间往回倒退20年,母树大红袍真的值这个价!
在1998年的首届中国武夷山大红袍茶文化节上,20克母树大红袍就被拍出15.68万元的高价;而2005年在第十二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上 , 又拍出了19.8万元的价格;同年,第7届武夷山大红袍节,20克武夷山母树大红袍又拍卖出20.8万元的天价 。
母树大红袍珍贵无疑,但是现在已经喝不到了!
问题4:什么是母树大红袍?
母树大红袍是指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岩壁上的那三棵六株茶树,距今已有360多年的历史 。作为历史悠久的古树名木,大红袍母树已经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
这几株大红袍,是最纯正,最原始的大红袍茶树,是大红袍的鼻祖,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仅此一家!
正是因为母树大红袍及其珍贵,所以才会出现520万元每斤的炒作事件!
问题5:为什么别人和我说大红袍是拼配的?
拼配技术是武夷岩茶制作中常见的工艺 , 而这种工艺最经常被使用在大红袍上,所以,听到拼配大红袍,大可不必惊讶 。
因为现在的岩茶拼配技术已经很成熟,拼配能够让茶叶口感更加的丰富 。而且现在的大红袍市场 , 大部分都是拼配加工 。
著名的乌龙茶评茶师陈郁榕老师,也是岩茶的拼配高手,经由她的拼配秘方而拼制出的岩茶,更是难得的精品 。
下图为陈郁榕老师的拼配秘方手稿及审评结果,你能看得懂吗?
问题6:大红袍可以用紫砂壶冲泡吗?
茶叔看到有部分茶友,喜欢用紫砂壶来冲泡大红袍,其实这是错误的做法 。
因为紫砂壶会吸收茶味,会将大红袍的香味吸走部分 。
而大红袍的香气是人们喜欢它的重要原因,如果把茶味吸走了 , 那大红袍的特质就不能够完全展现,也就失去了喝大红袍的乐趣 。
而且 , 用紫砂壶冲泡大红袍,也不便于进行观茶干 , 观茶色 。最好是选择用白瓷盖碗冲泡大红袍 。
问题7:喝大红袍会伤胃吗?
喝茶为什么会伤胃呢?这是因为茶叶中含有大量的酚类、碱类物质,这部分物质进入胃部之后,会对胃部造成刺激,进而让胃感觉到不适 。
茶叶发酵程度越低,对胃部的刺激程度越高 , 绿茶是不发酵茶 , 所以对胃的刺激最大 。这也是为什么胃不好的人不能喝绿茶的原因 。
但是大红袍是半发酵茶叶 , 而且经过长时间的焙火,已经是属于熟茶 , 其茶性是温和的 。
所以 , 喝大红袍是不会伤胃的,而且大红袍还有一定的降三高效果 , 身体肥胖或者胆固醇高的人群,可以多喝大红袍 。
关于大红袍的问题,其实还有很多,以上只是最容易被人误解,最经常让人犯错的话题,以供大家参考 。
俗话说“一入茶门深似海,从此无岸亦无边” 。
喝茶是一种技术 , 更是一门学问 。每天唯有空杯以对 , 才能够尝到不同的惊喜和感动 。
茶叔也希望所有爱喝茶的茶友,都能早日感受到喝茶带来的乐趣!
奇丹和大红袍有区别吗树大红袍有淡淡的桂花香,其次是芦苇叶香 。因为树龄老,香味长 , 不如新树旺盛 。而大红袍的无性繁殖也保持了母树的特性,甚至超过了母树的香味 。
我国茶树种植可分为有性系统和无性繁殖 。有性系统是在土里长出茶籽,无性繁殖是通过扦插培育 。无性繁殖产生的个体不易识别,能保持良种的固有特性 。后代的性状是一致的,而有性后代容易改变 。
根据詹子晋在《武夷大红袍多注》中的总结,契丹是由母树大红袍中生物学性状最好的2号植株扦插繁殖而成 。我们知道植物细胞是全能性的 , 通过无性繁殖获得的植物可以保留与母本相同的遗传物质 。丹与二号植物母树大红袍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应该是同义词 。而且母树大红袍里,1号和5号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2号和6号的遗传物质也是一样的 。现在闽北广泛种植的克隆茶树大红袍、契丹也是同义词 。
至于契丹这个名字,是僧人为了保护母树大红袍不被闻讯而来的游客破坏而取的别名 。
契丹,现在是纯粹的大红袍 , 是中产阶级的晚生灌木;叶形长椭圆形,叶尖钝圆略下垂,叶缘平,叶身平,叶面略凸起 。制备的茶叶品质出众 , 以淡雅的桂花香和芦苇叶香著称 。汤色橙黄明亮呈琥珀色,滋味醇厚持久 。
表现型等于遗传物质加上环境因素 。虽然生长环境的不同会影响大红袍成品茶的品质,但大红袍只要是无性繁殖 , 就还是大红袍 。
认为赤丹的后代彼此低人一等是不科学的 。2012年,茶树奇丹通过福建省茶树良种审定,被认定为纯正大红袍 。
所以,如果你有机会喝赤丹,请称之为纯正的大红袍 。
大红袍的特点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 。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的武夷山 。武夷山位于福建崇安东南部,方圆60公里,有36峰、99名岩,岩岩有茶,茶以岩名,岩以茶显,故名岩茶 。武夷产茶历史悠久,唐代已栽制茶叶,宋代列为皇家贡品,元代在武夷山九曲溪之四曲畔设立御茶园专门采制贡茶,明末清初创制了乌龙茶武夷山栽种的茶树 , 品种繁多,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四大名枞”,此外还有以茶树生长环境命名的,如不见天、金锁匙等;以茶树形状命名的,如醉海棠、醉洞宾、钓金龟、凤尾草、玉麒麟、一枝香等;以茶树叶形命名的,如瓜子金、金钱、竹丝、金柳条、倒叶柳等;以茶树发芽早迟命名的,如迎春柳、不知春一、简介大红袍”名枞茶树 , 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高岩峭壁上,岩壁上至今仍保留着1927年天心寺和尚所作的“大红袍”石刻,这里日照短,多反射光,昼夜温差大,岩顶终年有细泉浸润流滴 。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 , 造就了大红袍的特异品质,大红袍茶树现有6株,都是灌木茶丛,叶质较厚 , 芽头微微泛红,阳光照射茶树和岩石时,岩光反射,红灿灿十分显目 。关于“大红袍”的来历,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呢 , 传说天心寺和尚用九龙窠岩壁上的茶树芽叶制成的茶叶治好了一位皇官的疾?。馕换使俳砩洗┑暮炫鄹窃诓枋魃弦员砀行恢椋炫劢枋魅竞炝耍?“大红袍”茶名由此而来 。
“大红袍”茶树现经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的试验,采取无性繁殖的技术已获成功,经繁育种植 , 已能批量生产 。“大红袍”茶的采制技术与其他岩茶相类似 , 只不过更加精细而已 。每年春天 , 采摘3—4叶开面新梢,经晒青、凉青、做青、炒青、初揉、复炒、复揉、走水焙、簸拣、摊凉、拣剔、复焙、再簸拣、补火而制成 。“大红袍”的品质特征是: 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 , 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 。大红袍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 , 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 。大红袍很耐冲泡 , 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 。品饮“大红袍”茶,必须按“工夫茶”小壶小杯细品慢饮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尝到岩茶之颠的韵味 。大红袍的来历:传说古时,有一穷秀才上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病倒在路上,幸被天心庙老方丈看见,泡了一碗茶给他喝,果然病就好了,后来秀才金榜题名,中了状元 , 还被招为东床驸马 。一个春日 , 状元来到武夷山谢恩,在老方丈的陪同下,前呼后拥,到了九龙窠,但见峭壁上长着三株高大的茶树 , 枝叶繁茂,吐着一簇簇嫩芽 , 在阳光下闪着紫红色的光泽,煞是可爱 。老方丈说 , 去年你犯鼓胀病,就是用这种茶叶泡茶治好 。很早以前,每逢春日茶树发芽时,就鸣鼓召集群猴,穿上红衣裤 , 爬上绝壁采下茶叶,炒制后收藏,可以治百病 。状元听了要求采制一盒进贡皇上 。第二天,庙内烧香点烛、击鼓鸣钟,召来大小和尚,向九龙窠进发 。众人来到茶树下焚香礼拜,齐声高喊“茶发芽!”然后采下芽叶,精工制作,装入锡盒 。状元带了茶进京后,正遇皇后肚疼鼓胀,卧床不起 。状元立即献茶让皇后服下,果然茶到病除 。皇上大喜,将一件大红袍交给状元 , 让他代表自己去武夷山封赏 。一路上礼炮轰响,火烛通明,到了九龙窠 , 状元命一樵夫爬上半山腰,将皇上赐的大红袍披在茶树上,以示皇恩 。说也奇怪,等掀开大红袍时,三株茶树的芽叶在阳光下闪出红光 , 众人说这是大红袍染红的 。后来,人们就把这三株茶树叫做“大红袍”了 。有人还在石壁上刻了“大红袍”三个大字 。从此大红袍就成了年年岁岁的贡茶 。冲泡7-8次,尚不失原茶真味和桂花香 。饮后体会:滋味醇和,有桂花香味 。
等;以成茶香型命名的,如肉桂、石乳香、白麝香等 。
红袍之所以特别引人关注,不仅因为神话有趣,更因为始终十分神秘 。它的神秘,首先在于它的稀贵 。历史上的大红袍 , 本来就少,而如今公认的大红袍 , 仅是九龙窠岩壁上的那几棵 。满打满算 , 最好的年份,茶叶产量也不过几百克 。自古物以稀为贵 。这么少的东西,自然也就身价百倍 。民国时一斤就值64块银元,折当时大米4000斤 。前几年,有九龙窠大红袍茶拿到市场拍卖,20克竟拍出15.68万元的天价,创造了茶叶单价的最高纪录!这么稀贵的茶叶 , 寻常百姓哪得一见,更不用说品赏了 。事实上,大红袍自从它为世人所知,就一直以“贡茶”的身份而蒙着一层光环 。可是,大红袍究竟是否做过“贡茶”?历史上武夷茶曾经被列为贡茶,是现在有据可查的是位于九曲溪畔的御茶园之茶,从未有过位于九龙窠的贡茶 。确认大红袍的时间,最早不过1927年 。1927年时是孙中山,之后是蒋介石;49年以后,便是毛主席了 。孙中山蒋介石是否受过大红袍不得而知 。解放后崇安地方政府倒是给毛主席送过 。可惜的是 , 毛主席并不喜欢 , 据说还下了专门指示,今后不要再送 。尽管如此,人们还是固执地认为它是受过御封的“贡茶” 。既然是贡茶,那就得管好看好 。据武夷山的一些人说 , 早在国民党时代 , 大红袍就有兵看守;解放初,也有军人看守过,最多时曾有一个排的兵看守 。前不久,还有一篇文章,记述当年一位看守过大红袍的老兵,从北方来武夷山故地重游的动人故事 。几棵小小的茶树 , 竟要政府派兵看守 。这在中国,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了 。就连名气比大红袍大的多的西湖龙井御封十八棵母树,还没有这种殊遇呢 。国民党政府何时何地派兵守大红袍 , 未见任何史料 。倒是蒋介石到过武夷山 , 至今天游顶上留有遗墨牌坊,也许是为了保护蒋介石安全,在九龙窠设过岗哨?解放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景区包括大红袍在内的原寺产,统统划归附近的劳改农场管理 。于是便常有武警在九龙窠走动 。这就是派兵守茶的由来 。不过,是否有兵看守,并不重要 。许多年来,大红袍的的确确一直有人守着 。直到今天,仍然有一家人长住在那里专门看管 。平时有人不用说,采摘制作时,茶叶局的领导必定亲自到场监督;制好的茶叶,必须专人保管,使用时 , 每一片茶叶都必须县长批准 。原武夷山市茶科所所长陈德华回忆 , 1964年 , 有位在省茶科所工作的同学来要大红袍茶苗,是拿了省领导的批条才准许剪走5根穗条的 。这样严密的管理几棵茶树,恐怕又可以创造一个吉尼斯纪录了,大红袍能不神秘吗?
大红袍乃武夷岩茶之王 , 是乌龙茶中的极品 。它在武夷山栽培已有350多年的历史 。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大红袍神奇的故事 , 如大红袍系神仙所栽,能治百?。枋魇芎炫奂由?nbsp;, 由皇帝赐其名,等等 。由于它的神秘玄妙,古往今来,吸引了无数中外游人,一睹其芳容为快 。当然能品其味的 , 传说只有帝王将相、达官显贵 。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为满足世人既能观赏大红袍的丰姿 , 又能品尝其滋味神韵,当地茶叶科技人员,经长时间的刻苦探索科研攻关,终于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获得无性繁殖成功 。后经福建省科委组织有关专家鉴定,一致认为无性繁殖的大红袍保持母本优良特征特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武夷山特定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可以推广 。经过二十多年的推广和改进工艺、科学配制,大红袍已得到空前的大发展 。它已从历史名牌一跃成为行销世界各地、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品牌 。2005年4月在武夷山举行大红袍节期间,20克大红袍拍卖出20.8万元人民币的天价,更是蜚声四海 。为保护这一品牌,国家技术监督总局,批准武夷岩茶(大红袍)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并发布制作大红袍质量强制性标准;同时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批准使用“武夷山大红袍”证明商标 。在市茶管会监督下,武夷山各岩茶厂家 , 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生产大红袍 。凡经市茶管会进行质量检测,达到香气浓长清幽,滋味醇甘爽,岩韵明显的,并有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和证明商标标志的 , 才允许上市 。而广大消费者也只认准有上述标志的大红袍为真品,不再受所谓一代、二代冒牌大红袍的误导 。而今大红袍品牌声誉与日俱增 , “大红袍、红天下”,名不虚传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