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劳动纠纷诉讼要具备哪些条件,劳动纠纷是仲裁好还是起诉好

劳动纠纷是仲裁好还是起诉好1、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履行劳动合同的过程中发生的纠纷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没有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但实际却已经形成了劳动关系之后发生的纠纷 。3、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费而发生的纠纷 。
一、劳动争议可以起诉的情形是什么
法院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和处理一般民事纠纷一样,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其主要程序有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等 。以下劳动争议可以直接起诉: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
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下列纠纷,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
(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
(3)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费而发生的纠纷 。
二、劳动争议诉讼条件具体如下所述:
(1)起诉人必须是劳动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即用人单位或劳动者 。
起诉是与劳动争议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劳动争议当事人的权利,因此,相互形成劳动法律关系的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行政和劳动者,都可以作为起诉人提起劳动纠纷诉讼 。
(2)必须有明确的被告
劳动争议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必须明确被诉人即对方当事人 。如果原告不知道是谁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则会出现无人应诉的情况,也无法进行诉讼,人民法院也无从审理 。
(3)必须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具体的诉讼请求,是指原告向人民法提起诉讼所要求解决问题 。
(4)必须经劳动争议仲裁机关仲裁
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不能就劳动争议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只有先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后,不服仲裁裁决的,才有权起诉 。
(5)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时效期限内提起诉讼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应当自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超过期限的,一般不予受理 。如果由于不可抗力等原因造成逾期的,则应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予以说明 。
虽然很多时候我们会直接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纠纷就属于劳动争议,但就算属于劳动争议,也不是都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 。因为针对这一类特殊的纠纷,规定了仲裁前置的程序 。也就是说,在处理这类纠纷的时候,需要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裁决结果不服的,规定时间内才能向法院提起劳动诉讼 。
提起劳动诉讼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1)起诉人必须是劳动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即用人单位或劳动者 。起诉是与劳动争议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劳动争议当事人的权利,因此 , 相互形成劳动法律关系的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行政和劳动者,都可以作为起诉人提起劳动纠纷诉讼 。劳动者在诉讼权利能力和诉讼行为能力相一致时,由劳动者个人作为当事人一方参加诉讼 。当事人因故不能起诉的,可以委托代理人代为起诉 。其他人员则无权起诉 。(2)必须有明确的被告 。劳动争议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必须明确被诉人即对方当事人 。如果原告不知道是谁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则会出现无人应诉的情况,也无法进行诉讼,人民法院也无从审理 。在明确劳动争议诉讼被告的同时,应当指出,原告不得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劳动行政部门作为劳动争议诉讼案件的被告或第三人 。这主要是由于他们不具有劳动争议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 。(3)必须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具体的诉讼请求,是指原告向人民法提起诉讼所要求解决问题 。它包括以下三种:一是给付的请求,即请求人民法院认定原告的请求权,责令对方履行义务,如给付工资、劳动保险、资金等;二是确认的请求,即请求人民法院确认原告与被告之间存在或不存在某种实体法律关系,如确认劳动合同关系有效或无效,确认职工与企业存在的劳动关系,企业不得开除、除名、辞退等;三是变更的请求,即请求人民法院改变或消灭当事人之间原有的劳动法律关系,如改变劳动合同的内容,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关系等 。当事人提出的诉讼请求要有事实根据 , 包括劳动争议是如何发生的、争议的内容等,还包括劳动争议的证据事实,即能证明劳动争议案件的一切材料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4)必须经劳动争议仲裁机关仲裁 。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不能就劳动争议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只有先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后,不服仲裁裁决的,才有权起诉 。如果当事人就劳动争议问题在仲裁机关的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并已发生法效力,当事人也无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时效期限内提起诉讼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应当自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15日内 , 向人民法院起诉,超过期限的,一般不予受理 。如果由于不可抗力等原因造成逾期的 , 则应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予以说明 。凡是同时具备上述条件的当事人都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劳动争议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当事人起诉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 。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七十九条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 , 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劳动纠纷需要先仲裁再诉讼吗劳动争议案件 提起诉讼,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起诉人必须是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即发生争议案件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二)当事人必须是 不服仲裁裁决 而向人民法院起诉 。(三) 当事人起诉 必须有明确的被告和具体的诉讼请求 。(四)当事人起诉不得超过法律规定的期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条件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
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的条件包含哪些?法律分析:一、起诉人必须是劳动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即用人单位或劳动者起诉是与劳动争议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劳动争议当事人的权利,因此,相互形成劳动法律关系的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行政和劳动者,都可以作为起诉人提起劳动纠纷诉讼 。劳动者在诉讼权利能力和诉讼行为能力相一致时,由劳动者个人作为当事人一方参加诉讼 。当事人因故不能起诉的,可以委托代理人代为起诉 。其他人员则无权起诉 。
二、必须有明确的被告劳动争议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必须明确被诉人即对方当事人 。
三、必须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具体的诉讼请求,是指原告向人民法提起诉讼所要求解决问题 。
四、必须经劳动争议仲裁机关仲裁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不能就劳动争议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只有先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后,不服仲裁裁决的,才有权起诉 。如果当事人就劳动争议问题在仲裁机关的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并已发生法效力,当事人也无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五、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时效期限内提起诉讼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应当自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超过期限的,一般不予受理 。如果由于不可抗力等原因造成逾期的,则应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予以说明 。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
【提起劳动纠纷诉讼要具备哪些条件,劳动纠纷是仲裁好还是起诉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