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缘古法风水资料 风水世缘图解大全( 三 )


明嘉靖三十五年间,时任陕西提学副使李攀龙官弃回到故乡济南 。当年冬天,他和当时同为“历下四诗人”之一的好友许邦才(时任济南德王福右长史)相约,一起小游云台寺,作诗《同许右史游南山天井寺》:“古寺马蹄前,荒山断复绵 。阶危孤石倒,崖响乱泉悬 。”许邦才唱和:“千峰寒色照骦裘,岁暮还堪载酒游 。初宿南岩天井寺,便听一夜石泉流 。”清康熙、道光《济南府志》记载:在云台寺西岩下,“一名天井泉,点滴之声与铜壶不异” 。这里的天井泉应是指玉漏泉等众泉 。
云台牡丹不下山
不到芦南村,你绝对不会想到,在海拔四五百米的崇山峻岭间会有牡丹花盛开 。在云台寺内的椎尊宝殿前,我们一行的惊喜再度升级 。殿前的平地上砌有两个长方形的花坛,一众粉色的牡丹正灼灼盛开,耀眼的有些妖艳,给庄严肃穆的寺院增添无量神采 。有小蜜蜂在花间飞来飞去,花粉采的很有些放浪 。所有人呼啦啦围着牡丹花转来转去,各自的神情亦如这盛开的牡丹奔放飞扬着 。
因为有了牡丹花,越发觉得云台寺是神奇的 。在寺院西侧崖壁下永保泉正东,原有一牡丹花坛,内长有两株百年牡丹,每到立夏时节盛开,四乡众竞相观看 。关于这两株牡丹,流传着一个美丽的故事 。
云台山顶有一处平坦的凸起,名曰云台 。据说,在阴雨天,站在云台上,会看到山下的云台寺里不断涌出五彩祥云慢慢飘升。相传很久以前,一位得道高僧看到五彩祥云之后,笃信云台山上有龙脉,预言云台山附近将有年轻人成为一代帝王,还有两个美丽的姑娘成为王妃 。不料一南方术士来此开山挖宝,挖断了龙脉,本可成为帝王的年轻人早早仙逝 。随之人们发现两个姑娘也不知去向,而云台寺内却突然长出了两株娇艳的牡丹 。寺院的僧人告知,这两株牡丹便是那两个美丽姑娘的化身,她们本是仙子下凡来服侍帝王的,不料世缘未竟,她们便守护云台寺了 。这两株牡丹一红一白,甚是美艳 。当地有个财主花迷心窍,在一个晚上,硬是把两棵牡丹挖回家中,据为己有,想借此花耀门庭 。天亮,便邀名人富绅来家中赏花 。然而,众人一到,牡丹立刻花败叶枯,皆大惊,随劝财主送归牡丹,免受上天惩罚 。财主心生畏惧,让人用八抬大轿把牡丹送回原处 。果然,两株牡丹回到云台寺后,立刻枝繁叶茂花艳如初 。从此人们便传说开来:云台寺的牡丹是有灵气的,是不肯下山的 。可惜的是,上世纪70年代,这两株百年牡丹惨遭人为毁坏 。此后,人们又在原处栽下数株牡丹,结果新栽的牡丹生长依然茂盛,她的一些旁枝被人们移下山后便立刻死亡 。
不知云台寺因生牡丹而显神圣,还是牡丹因栖居云台寺而愈显高贵 。看来,云台寺土质和气候条件尤适宜栽种牡丹,加之有玉漏泉等群泉的浸润,这恐怕是“云台牡丹不下山”之故吧 。
出云台寺沿路继续西行,感觉走出了天井,视野渐渐开阔起来,远远望去,芦南全貌尽收眼底,它像个盆地独立封闭,四周山岭环绕,锦洋湖像一面明镜镶嵌在盆地中心 。在环山路上继续前行,眼前豁然呈现一片靓丽的牡丹园 。几乎是,每个人不约而同加快了脚步,有的激动地直接小跑起来 。牡丹园大约有三十多亩地,在锦洋湖南面的山沟呈七层梯田分布着 。万株牡丹刚进入盛花期,花色品种繁多,红的如火、白的如雪,争奇斗艳,一些不常见的黑牡丹、绿牡丹也跻身花海中格外抢眼 。和众人一起到地里,近距离观赏着,多彩和绚丽不断摄入眼底,让人沉醉其中,脑海里突然蹦出“牡丹花下埋,做鬼也心甘”的念头 。我疑惑这娇贵的国色天香为何独宠云台寺?!是云台寺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还是传说的因为有什么神灵的眷顾?抑或是其中还有可能永远不为人知的神秘之故 。不知因了天乍暖还寒,还是不知道芦南山上有牡丹,牡丹园里游人不是太多 。我们则尽情观赏着,不得不离去时仍然意犹未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