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江村经济》英文版 。
费孝通是在上世纪30年代进入中国思想界、学术界的 。二十世纪的知识分子,尤其是上世纪30年代、40年代的知识分子,在讨论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时往往有两种参照系,一类是主张学习英国的儒家知识分子,一类是主张学习俄德日革命性的知识分子,费孝通属于前一类 。在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肖瑛看来,不同于孙中山、梁漱溟这样观念摇摆的思想家,费孝通的思想基本上一辈子没有走偏,终身不虞地从乡土出发,走农工互补的道路 。
费孝通在每一个阶段只想一个问题,从1940年到新中国成立前,费孝通思考的中心点就是农村问题 。尽管这一时期中国很多知识分子都研究农村问题,但费孝通关注的角度是独特的,他认为农村真正进入现代是从农村工业化开始,但他并不认为我们依靠大工业就能使社会走入现代化 。费孝通的思想某些地方非常超前,比如他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多元一体”,当时大多数人没有从这一角度思考问题;他晚年提出“文化自觉”,是从更总体性、感受性的角度思考世界性问题;海湾战争之后,他提出“全球战国”的概念,指明了全球化潜在的危险 。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开始转制,农民开始离开乡土到城市里去 。这与费孝通此前的结论——中国的城镇化道路是“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发生了矛盾 。如今,农民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 。费孝通意识到这一点,他于是从生态研究转向了心态问题研究,指出大流动下的中国之所以仍然稳定,是因为人人心里都有个家 。这也是为什么晚年的费孝通格外关注中国人的心灵和安置问题 。实际上,这一问题意识早已贯穿于他的经济研究和社会组织变迁的研究中之 。

文章插图
《乡土中国》英文版 。
费孝通的视野,从来没有局限于中国
审视这次费孝通精选集的出版编排方式,我们可以看到《江村经济》《禄村农田》《乡土中国》《乡土重建》《生育制度》等,是费孝通“第一次学术生命”阶段的重要作品 。这一时期,从最初的大瑶山到江村,再到后来的“魁阁”工作站,费孝通致力于社会生活的实地研究,继之以社会的结构特征考察,提出诸如“差序格局”、“家核心三角”、“社会继替”、“士绅”及“乡土损蚀”等概念和表述 。在其学术求索中,费孝通与西方学术中有关传统与现代的理论构成了广泛对话,而他的现实目标可归结为“乡土重建”,其学术思考围绕如何理解中国社会、如何推动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问题展开 。
除了乡土问题研究,费孝通的民族学研究也极为关键 。作为中国民族学的奠基人之一,费孝通从1935年进入广西大瑶山展开实地调查开始,对民族问题不同层面的关注与研究贯穿了整个学术生涯 。上世纪50年代,费孝通在共和国民族政策与民族工作的建言与商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亲身参与民族访问团和民族识别调查工作 。此间,他得以将其在“第一次学术生命”阶段提出的部分见解付诸实践,也得以在大瑶山调查之后,再次有机会深入民族地区,对边疆社会的组织结构和变迁过程进行广泛研究 。选集中的《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民族学文选》按民族学主题重新编选了费孝通三个历史时期共24篇文章,以呈现其有关民族问题长达近七十年的思考与研究 。
- 三角洲特种部队下载地址
- 梦幻龙族ol下载 梦幻龙族手游下载
- 起凡群雄逐鹿怎么下载
- 全球最大的单机游戏下载中心 单机游戏官方版
- 梦幻江湖回合制手游下载
- 向日葵无敌破解版免费下载在线
- 大冲锋手机版下载 大冲锋手游下载
- 英雄联盟手游内测下载链接
- 快手不允许下载的视频怎么保存?如何制作优质视频?
- 单机版超级玛丽免费版 超级玛丽下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