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左起:费孝通、孟吟、潘光旦、吴文藻 。
1978年,费孝通在二十余年学术生命中断之后获得了“第二次学术生命” 。在这个阶段中,费孝通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这一有弹性的论述,引领了社会学学科的恢复重建工作,以“志在富民”为内在职志,努力探索中国自己因应世界变局的发展战略 。从80年代初期开始,费孝通“行行重行行”,接续了他的“乡土重建”事业,走遍中国的大江南北,致力于小城镇建设及城乡、东西部区域协同发展的调查研究 。《行行重行行》汇集了他这一时期(1980年代-1990年代中期)所写的近六十篇考察随记,内容包括了他先后提出的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江模式等不同的乡镇发展类型,以及长三角、港珠澳、京津冀、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中西部经济协作区等多种区域发展战略,其中还包含了他对中西部城市发展类型的思考 。
上世纪80年代末期,费孝通开始思考世界性的文化关系问题 。到90年代,这些思考落实为“文化自觉”的十六字表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和而不同 。
值得指出的是,费孝通这一晚年的思想洞见其实渊源有自,早在其青年时代,人类学与跨文化比较就一直是费孝通内在的视野和方法,这使他从来没有局限于从中国看中国 。他在1950年代前写作的大量有关英国和美国的文章,都是以杂感和时论的形式创造性地书写西方,并由此反观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加深他对中国社会总体结构的原则性理解 。精选集选入的《美国与美国人》《留英记》等作品,加上此次新编选的晚年文集《孔林片思:论文化自觉》(1989年至2004年间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国与国、文明与文明之间关系的论述),较完整地呈现了费孝通一生对于世界性文化关系的思考和探索 。
纵观费孝通整体的创作脉络,我们可以发现他不仅具体研究了江南的社区,还对中国的传统结构及其核心联系纽带(即士绅)做出过重要论述,在晚年,他又重复这一论述 。此外,费孝通还对有世界价值的文化自觉概念展开探索 。除了集中考察中国的古今之变,还将其与英美、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等国的古今之变相比较 。他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论述,则是从社会学角度重新整合了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对于中国民族的既有研究 。本来的世界性原貌,被社会学家称之为地方性,费孝通的著作则有助于我们恢复中国所谓地方性知识的世界性原貌 。
今天,阅读这些作品,我们再次意识到费孝通的宏阔视野和历史预见力:不论是当年他敏锐地洞察英美两大帝国的世纪轮替和“美国世纪”的诞生;还是后来针对“文明冲突论”和文化相对主义,提出的“文化自觉”“美好社会”“美美与共”等脍炙人口的说法,于国际关系错综复杂的今日看都尤有借鉴意义 。
撰文丨董牧孜
编辑丨罗东
校对丨陈荻雁
【下载疯狂战国 全球战国下载】想看更多好看的小说,请来28读书网,让你从此告别书荒!
- 三角洲特种部队下载地址
- 梦幻龙族ol下载 梦幻龙族手游下载
- 起凡群雄逐鹿怎么下载
- 全球最大的单机游戏下载中心 单机游戏官方版
- 梦幻江湖回合制手游下载
- 向日葵无敌破解版免费下载在线
- 大冲锋手机版下载 大冲锋手游下载
- 英雄联盟手游内测下载链接
- 快手不允许下载的视频怎么保存?如何制作优质视频?
- 单机版超级玛丽免费版 超级玛丽下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