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你的孩子实在是特别,到这里还不行,固执地选择要妈妈不高兴,那继续问第三个问题 。
“你希望妈妈只是今天不高兴,还是明天也不高兴?”
我几乎不相信哪个幼儿会继续选择让妈妈不高兴,只要他选择了明天要妈妈高兴,事情就又可以回到第一个问题上,按前面的套路来解决 。
最意外的是孩子继续选择明天也不让妈妈高兴,妈妈在第二天可以接着问同一个问题:妈妈今天因为不能正常上卫生间不高兴了,你希望明天妈妈高兴吗——家长问话的态度拿捏好,要平和而真诚 。
夸张的口气会误导孩子,让他以为这只是个游戏,故意做出错误的选择,以延长游戏时间;当然更不能表示出生气,那样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坏,刺激其负面心理 。只要孩子感觉妈妈内心没有恨意,他绝不可能一直要妈妈不高兴 。
这位妈妈后来告诉我,她问到第二问,问题就解决了,很有效 。
我见过一些“屡教不改”的孩子,确实让人感觉棘手 。
但如果深入了解一下他们的家庭生活,总会发现根源在于家长的固执 。许多家长,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在孩子面前放下自己的想法,如果有人告诉他说要改变的是家长自己,他会觉得被冒犯、被挑衅,非常生气 。
他们爱自己的想法超过爱孩子,而孩子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投降”中,心理逐渐被打垮,如果没有阅读或其他思想导师扶植其精神之树成长,思想就会逐渐萎缩或变态,思维方式慢慢变得畸形 。
这样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会首先丧失倾听的兴趣,发展出超过常人的防御心理,同时产生“道理免疫力”,哪怕这个道理本身很有道理,他也本能地排斥,严重的甚至会发生道德免疫力;
其次,独立意识丧失,不能对一件事进行诚实、深入的思考,失去正常判断力,思维流于肤浅和平庸;
第三,心态变得苛刻,对理解他人没有兴趣,兴趣只在如何用自己的观点征服对方,占据上风——这样的人生活中常见,他们和“他人”几乎没有共同认可的观点,几乎从来不能在一件事上持有相同的看法 。
有人说不要滥用药品,他就说生病了还是要吃药的,不能一概而论;
有人说孩子不能打、要尊重,他就说孩子和孩子不一样,有的孩子是需要打的;
甚至有人说60岁以上妇女不适宜穿高跟鞋,容易扭伤或摔倒,他也会发表自己的见解,说不穿高跟鞋的老人也有摔倒扭伤的……
我老家管这种偏爱抬杠的人叫作“杠房出生的” 。表面看,这些人说话总是一分为二,又全面又客观,其实他们只有两种观点:你的观点,我的观点 。并且前者总是错误,后者总是正确 。
“杠房出生的人”其实思辨力特别弱,原因是他们的能量不能用于真诚的思辨上,主要用于不停地反抗别人的话语上,一生也往往在这种无端的消耗中庸碌地度过 。
【天仙宝贝 天生宝贝母婴】而这样一种心理,如果不自知,会通过言传身教,产生代代相传的恶习 。
- 淘宝爆款商品可以调低折扣吗
- 数码宝贝 新世纪 阵容
- 淘宝宝贝图片素材 淘宝设计图片素材
- 宝贝对牛奶过敏怎么办 宝宝牛奶过敏怎么办好?
- 小宝贝视频 视频宝贝宝贝
- 速卖通无品牌能发布产品吗?怎么上架宝贝?
- 魔力宝贝怀旧声望进度 魔力宝贝怀旧声望获得
- 都市逆天仙尊江浩 逆天仙尊杜灿是谁
- 儿童打嗝不止怎么办 婴儿打嗝不止怎么办
- 快乐的叫小天才宝贝电脑 小天才宝贝电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