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墨一般要多少时间,怎样用墨块调制成墨汁

怎样用墨块调制成墨汁视频加点水 , 在砚盘里磨 。
拓展:
简介:
墨是中国古代书写和绘画用到的墨锭 。墨的主要原料是炭黑、松烟、胶等,是碳元素以非晶质型态的存在 。通过砚用水研磨可以产生用于毛笔书写的墨汁,在水中以胶体的溶液存在 。
2.墨汁:
墨汁的主要原料为炭烟、胶料、添加剂和溶液等 , 一般经由机械的加工而成 。炭烟的种类繁多,包括各种矿植物及动物原料经燃烧或热分解而成 。胶则除动物胶外,多采植物胶(阿拉伯胶)或各种合成胶如压克力胶、聚醇树脂等 。
3.砚台:
砚亦称为研,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之一,砚与笔、墨、纸合称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 。砚材的运用也极为广泛 , 其中以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卓尼的洮河砚、山西绛县的澄泥砚最为突出,称“四大名砚” 。
一的毛笔字写法学写毛笔字之前,首先得准备必备工具,那就是古人称之为“文房四宝”的笔、墨、纸、砚 。
第一节 毛笔
一、 毛笔的种类
在挑选毛笔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一下毛笔的种类和性能 。
毛笔的种类很多 , 笔头都是用动物的毫毛加工所制 。所以人们往往以笔毫弹性强弱的不同来进行分类 。一般分为硬毫笔、软毫笔与兼毫笔三种 。
(一)硬毫笔
硬毫笔的笔毛弹性较大 , 常见的有兔毫、狼毫、鹿毫、鼠须、石獾毫、山马毫、猪鬃等 。
1.兔毫笔:兔毫笔历史悠久,在长沙出土的战国笔就是用兔毫制成的 。它是将笔干一头劈开数片,把笔头插入后再用丝线紧扎而成 。兔毫又分紫毫和花白两种 。紫毫是取兔子背脊(又称箭毫)和尾巴上的毫毛制成,质软而毫健 。花白比较挺利,不如紫毫柔软 。
2.狼毫笔:这里的“狼”不是动物园里的那种狼,而是黄鼠狼 。用黄鼠狼身上和尾巴上的毛制成的笔,弹性比兔毫笔稍软,比羊毫笔硬,只是质较脆,不耐摩擦 。
3.鼠须笔:鼠须笔是用老鼠的胡须做成,所以性能坚挺 。相传东晋王羲之就是用鼠须笔写《兰亭序》的 。
其他硬毫笔,如山马毫、石獾毫、猪鬃笔等,笔性特别坚硬,一般初学者尚未掌握运笔归规律,不易选用 。
(二) 软毫笔
软毫笔的弹性较?。?较柔软 。一般用羊毫、鸡毫、胎毫等软毫制成 。
1.羊毫笔:羊毫笔是用山羊毫制成,其性能软于紫毫笔,由于羊毫较细、较长,适宜于写大楷及擘窠大字 。
2.鸡毫笔:鸡毫笔是用雄鸡前胸之毛制成,其性能软于羊毫 。
3.胎毫笔:胎毫是初生婴儿的头发 , 其性能极柔软 。南朝萧子云(487-549)就使用过胎毫笔 , 可见其历史之悠久 。
(三)兼毫笔
“兼毫” , 顾名思义是兼而有之的意思 。亦即以硬毫为核心、周边裹以软毫 , 笔性介于硬毫与软毫之间 。一般将紫毫与羊毫按不同比例制成 。比分“三紫七羊”、“七紫三羊”、和“五紫五羊”等 。也有用羊毫与狼毫合二为一制成的兼毫笔,以尺寸的大小分“小白云”、“中白云”、“大白云” 。也有在大羊毫斗笔中加入猪鬃 , 以加强其弹性 。
以上硬毫、软毫、兼毫三种不同性能的笔用途也各不相同 。宋以前的书家大多用硬毫笔书写 , 到明清 , 书家写的字越来越大,笔也有硬毫笔转为羊毫笔 。因为羊毫较长,宜于制成大笔写大字 。大致上写行书、草书一般用硬毫笔比较爽利,便于挥洒,易于起倒得势:写楷书、隶书、篆书用软毫笔 , 易于滋润饱满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 。既可以用硬毫笔来写楷书写篆书、隶书 , 也可以用羊毫笔来写行草 。当代草圣林散之先生就用长锋羊毫笔写草书,既能写的刚健挺拔,又能柔韧涵蕴 。由于笔锋长 , 蓄墨多,蘸一次墨能写好几个字,易表现字与字之间连绵不断的气势及墨色浓淡枯湿的变化 。又因为长锋羊毫笔柔软且长 , 东汉蔡邕说:“笔软则奇怪生焉 。”故容易产生变化无穷、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但是 , 羊毫笔柔软,特别是长锋羊毫笔,笔按下去后就趴下散开弹不起来,难以掌握 。这时候全靠书写者以运笔的技巧来调节笔锋,而硬毫笔比较好使,由于它的弹性强度大,笔压下去再提起来时,笔锋能回复到原来凝聚的状态,所以起倒自如,颇为得心应手;但由于笔毫较硬,极富弹性,笔画又会显得过于锋芒毕露而圭角丛生,这是硬毫笔的弊端 。总之,用羊毫笔要写出刚健挺拔的字来,用硬毫笔要写出平和柔韧的字来 , 都是很不容易的事 。
对于初学者来说,如果一开始就用硬毫笔,运笔无需多少技法比较省事,因为笔会帮你大忙,但久而久之,你就只能使用硬毫笔,一旦拿起羊毫笔来顿感寸步难行 。相反,如果你初学时即用羊毫笔来练字,虽说开始时难度大一些 , 必须用提按换锋的方法才能写出合格的笔画来,但也因此而学会了使用软毫笔的方法,随着联系时间的增加,慢慢就会得心应手、应用自如 。这时候你如果拿起硬毫笔来写,会感到轻松好使 。
古人对于笔的使用也有很多经验之谈 。认为初学时不易买很好很昂贵的笔,而主张使用劣笔,因为你如能用劣笔写出好的字来,用好笔就会更称手,写的更好 。相反,如果一上来就用很好的笔,一辈子就只会使用好笔 , 一旦遇到差一点的笔就写不好字了 。当然也不能用太差的笔来练字 , 这对于初学者来说,会增加难度 。初唐大书家欧阳询就有“不择纸笔,皆得如志”的记载,备受同时代的虞世南的称道 。
另外,从经济角度来说,正宗的狼毫笔很贵,好的“大兰竹”要卖一两百元一支,而普通的羊毫笔只要两三元,稍好一点的五六元一只足矣 。而且狼毫笔因为笔毫硬 , 容易磨损,使用时间不畅,而羊毫笔软且经久耐用 。初学者还是买一只羊毫笔经济实惠 。
在买笔之前还要了解一下毛笔的型号 。毛笔因型制的不同又分小楷、中楷、大楷,再大就是屏笔、联笔、斗笔、植笔等 。由于各个笔厂的名称、牌号的不同,大小也各不相同 。初学者可以买一支长锋羊毫笔,笔锋长度在四五厘米左右,直径在一厘米左右,这样的毛笔可以写七厘米见方的大楷字 。对于刚学毛笔字的人来说比较合适 。
二、 选笔的窍门
古人对毛笔的要求很高,必须符合“尖”“圆”“齐”“健”四项标准,称之为笔有“四德” 。
尖,指笔头要尖 , 也就是笔毫凝聚在一起时要锋利 。圆,指笔的四周遥远壮饱满,成圆锥状,不可在某一弧面上有缺陷或凹槽,不然的话,写到这一面时笔画就会出现缺角,不够圆满 。齐,指笔发开以后 , 笔毫的长度要内外一致 。检验的方法是,将发开的笔用手指把笔毫捏扁 , 使笔尖如油画笔似的呈扁平状 , 这时可清晰的看清笔毛的长度是否一致 , 好的笔应该齐平划一,书写时齐心合力,笔画圆满,起倒自如 。差的笔笔毛往往高低参差,书写时在转折挑剔或出锋处常有笔毫露在笔画之外,古人称它为“贼毫” 。健,指笔毫要有弹性,笔力挺健 。笔按下去,笔毫铺开;笔提起来 , 笔毫自然回复到凝聚状 。差的笔按下后就聚不起来,说明杂毛多 , 笔力不健 。
我们在选笔时,理所当然要选具备“四德”的笔,但实际上柜台里拿出来的笔,笔毛都用胶水联合在一起,因此只能检查笔的“尖”和“圆” , 至于“齐”与“健”,只有待笔发开来以后才能检查 。我们可以先看一下笔锋是否尖,因为胶过的笔都是尖的 , 这时就不能选太尖的,因为过于尖细恐怕是几根尖毫胶过的结果,说明笔毫的锋不够齐 。我们应该慢慢转动笔杆,仔细检查笔的外围笔毫是否每根均由根部一直到锋尖,其笔锋是否由每根笔毫共同凝聚而成 。当然,我们也不能选笔锋已秃的毛笔 , 如果新笔已经很秃了,等笔发开就更是秃笔一支 。我们在转动笔杆的同时要检查笔毫的周围是否圆满,有无缺陷或凹腹 。另外也得仔细检查笔毫是否细,是否挺直 。如果笔毛弯弯曲曲,又很粗糙,说明笔不好,待笔发开以后,笔毫会弯曲交错 , 笔锋不可能挺拔 , 笔腰会往外鼓 , 俗称“大肚子”,书写起来就缺乏弹性 , 不够劲健 。好笔的笔毫根根挺直,能万毫齐力,笔就劲健 。
此外,我们尚可检验的就是笔杆是否圆直 , 可将选中的笔在玻璃柜台上滚动一下,若滚得很圆很匀,说明笔杆圆而且直,若是滚动时笔有节奏的打浪 , 说明笔杆不圆不直 。这种笔在运笔转换方向时不够灵活 。
三、新笔的使用
新笔使用前要把笔头上的胶水泡开,这叫“发笔” 。发笔时切忌用开水烫 。因为开水一烫笔毫会弯曲变形 。应该用温水浸泡,令其慢慢的自然发开,切不可性急的将新笔用力揿压 , 这样会把笔毫折断,使用时会脱毫掉毛 , 影响毛笔的使用寿命 。对待考究的好笔更应爱惜 。为了不让其笔锋应接触盛水容器的底部而受损伤,可以设法让笔空悬在水中 , 让其自然溶开 。
也有人主张笔不要全部泡开,只将笔毫发开三分之二,意欲纯用笔的锋部,使其富有弹性 。但这就使长锋笔变成短锋笔,大楷笔变成小楷笔了 , 蓄的墨相应减少,不利于挥洒,故应将笔毫全部发开,然后将笔提出水面,用手指将笔上的胶水轻轻的顺着笔毫往下挤压干净,再把笔浸入水中,来回轻轻晃动使笔中的胶水全部融于水中 。切忌用力摇甩,更不能笔锋朝上对着自来水冲,这样会伤笔 。待笔上的胶水洗净后就可蘸墨书写 。
掭笔蘸墨也有讲究 , 一般将毛笔倾斜,使笔毫锥面接触砚面,然后顺着笔毫方向掭笔,并不断转动笔杆 , 边掭边转,把笔毫掭齐掭尖,使其成圆锥状 。切忌倒行涅逆施,逆着笔锋捣笔 。如果嫌笔中墨汁太多 , 可在砚边上刮去些,使笔中的墨汁适宜 , 到掭尖掭圆为止 。
四、写完字后毛笔的处理
不少初学者做事马虎,写完毛笔字把笔一甩就不管了,这是很不好的习惯 。因为墨汁里有胶水,要不了多久笔就胶死变硬,如果这时笔毛恰好是开叉的或者弯曲的,干硬后再用,笔毫仍然是开叉的或弯曲的,再也回不到原来挺直的状态 。笔用完后也不能泡在砚台里或浸在墨汁瓶里,否则时间一长笔锋会变形,再也回复不到圆锥状态 。
毛笔用过之后一定要将墨汁洗干净,像发笔一样在水中轻轻晃动,待笔洗干净后把笔提出水面,将笔中的水抹净,将笔毫抹直抹尖 , 如新发时那样使笔毛长期处于挺直的状态,然后将笔悬挂起来,笔尖要自然垂下,让其阴干 。一般情况下也不要使用笔套 , 因为毛笔往笔套里插的时候,笔毫容易被笔套挤压得变形或折断 。常用的小楷笔,因使用频繁老是洗笔也麻烦,往笔套里一插很方便,笔套的口径一定要大于毛笔的直径 。有人爱将洗过的笔往笔筒里一插,笔尖朝上 , 笔中的水会往笔根淌,久而久之会烂根、脱毛 。因此最好还是洗净后悬挂起来 。
写过字后未洗笔,墨已干在笔毛上,再使用时像发新笔一样用温水慢慢发开,发笔的时间要更长一些 。
第二节 墨
一、墨的种类选择
墨是写毛笔字的黑色颜料 , 古时候以矿物质氧化锰为墨,叫石墨 。汉以后开始用松烟造墨 。宋以后开始生产油烟墨 。
【磨墨一般要多少时间,怎样用墨块调制成墨汁】(一)松烟墨
松烟墨是用松树枝熏出来的烟灰掺以动物骨胶捣制而成 。由于骨胶会腐,故配以麝香、冰片、猪胆等药材防腐,并能解胶而增强墨的渗透力 。
(二)油烟墨
油烟墨是用猪油、桐油(现在多用煤油)熏出来的烟制成的 。油烟墨,色黑而有光泽;松烟墨,色黑而沉着无光 。
墨的质量也有优劣之分 。好的墨要求质细、胶轻、色黑、声清 。
质细,指墨锭内无砂子杂质,烟质细腻 。胶轻 , 指骨胶不能太多 。胶重了,稍一研墨已很稠,但书写时笔画不黑,还滞笔 。好墨胶轻,磨不多时色已黑,又书写流畅 。色黑 , 指墨色要黑,若泛紫光则更佳 。声清,是指磨墨时听不到研墨的声音,说明墨无杂质 。另有一说是指敲击墨锭声音很清脆,说明胶轻 。具备以上这些优点的好墨由于胶质不多,故比较脆,容易跌断,因此要注意保存 。
二、磨墨的方法
先在砚池里放少量的清水 。水多了,磨墨时容易晃出砚池,墨锭浸泡在水中也会使墨汁变松软而出现小墨块屑,一旦溶于墨汁里会影响磨墨的质量 。如果写大字需墨量多,可分几次研磨,将磨浓的墨汁倒入别的容器,再在砚台里加些清水继续研磨 。
磨墨时注意将墨锭捏正、抓平,重按慢磨 , 不能图快,要顺时针方向沿着圆砚的边壁画圆圈,研磨范围要大一些,不要在砚池的中心小范围的研磨 。
磨墨时要求手臂悬起 , 与桌面平行 , 手执墨锭犹如执笔姿势,要用腕和臂的运动来磨墨 。如果将手臂搁在桌上,只用手腕和手指的转动来磨墨 , 墨锭会被磨出一个斜角来 。
磨墨是练习写字基本功的一种很好的手段 。用正确的方法磨墨,等于在练习画圆 。经常磨研,习惯成自然,拿起笔来就会画出一个很圆净而且粗细一支的圆圈来,这对以后写字,特别是写草书非常有利 。
当代草圣林散之先生曾以楹联“读书真事业,磨墨静功夫”鞭策学生 。当代另一位书法大师高二适先生也有“人言磨墨墨磨人,磨穿铁砚始堪珍”的诗句 。他们都道出了磨墨能培养人的耐心,锻炼人毅力的丰富内涵 。
墨要磨浓,这“浓”是有一定限度的 。太浓了,稠如泥浆,胶住了笔,难以写字;太稀,墨水渗透太快,笔迹会在纸上洇出一大圈水渍影,使笔画模糊不清 。墨浓要适中 。
怎么才算适中了呢?从研墨的痕迹中可以看得出来:如果墨锭磨过后,墨汁很快把研磨的痕迹淹没了 , 说明墨汁还不够浓,可以继续研磨 。磨墨是很费时的,可以边磨墨便看书或读帖,不要浪费时间 。如果墨锭磨过的地方留下清楚的研磨痕迹,同时,墨汁慢慢地将磨痕淹没,说明浓度适中 。如果墨过后的痕迹静止不动,说明太浓了,可以适当稀释 。另外一种检验浓度是否适中的方法是,用笔尖蘸少许墨在宣纸或元书纸上点一下,看墨点渗出的情况 , 如果墨浓如漆、墨点略有渗出,证明已磨好,可以写字了 。
磨墨好后要注意两点:一,墨锭不要留放在砚池里,防止墨锭胶在砚面上取不下来;二,要把墨锭上的水分揩掉,免得浸水的部分墨汁酥松而掉下墨粒来 。
三、墨汁的使用方法
墨汁有两种,一种是书画墨汁 , 一种是普通墨汁 。性能和用途也略有不同 。
书画墨汁有一得阁、中华墨汁、曹素功等品牌,其浓淡适中,又不滞笔 , 利于挥洒 , 故为书画家说乐用 。用这些墨汁写的作品墨迹不会洇出,可以装裱 。不过,墨汁都属“宿墨”,是指隔夜磨的墨 。隔夜的墨胶会凝滞,流动性就不如新磨的墨好 。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可再兑一点清水,然后用墨锭稍加研磨 。
用书画墨汁虽然方便,但含有防腐剂石炭酸,故对宣纸有腐蚀作用,用墨汁创作的书画作品年代久远后 , 墨迹处的纸质易风化 。
还有一种普通墨汁,价格比书画墨汁便宜的多 , 书写很流畅,缺点是不能装裱,因为一遇水,笔迹处就会洇出墨汁来 。但对初学毛笔字的人来说,却是价廉物美的佳品 。
为防止将笔中的水分带到墨汁瓶中造成墨汁变质,使用墨汁写字时,要将墨汁倒在砚池里用 , 用多少倒多少,未用完的不可再倒入瓶中 。有人用过的墨汁发臭,就是将笔伸进瓶中使用或在瓶中兑水造成的 , 因为水中有微生物,特别是夏天,很容易坏墨 。
第三节 纸
一、写毛笔字的纸
书法作品一般都写在宣纸上 , 因为宣纸最善于表现墨色的枯湿浓淡 。但宣纸原料为檀树皮,制作工艺复杂 。古人有“片纸非容易,措手七十二”之说,故宣纸价格昂贵 。初学毛笔字一般用元书纸、毛边纸等价格低廉的纸 。
我国古代的一些大书法家,甚至不用纸也练字 。汉魏的大书家钟繇就曾用树枝木片在地上练过字,晚上睡觉还用手指在被子上比划着练字,据说把被面子都划通了 。唐代颜真卿自幼丧父,家境贫寒,缺乏纸笔,他母亲就叫他用笤帚蘸了红土在墙上练大字 。还有个叫怀素的和尚一天到晚在木板、木盘上练草书,最后把板、盘都写烂了、写通了 。他还种了一万多株芭蕉,专门拿芭蕉叶来练字 。
现在造纸工业非常发达,但铜版纸、道林纸等既光滑又白净的纸不宜用来练字,因纸面过于光滑,写的纸容易飘浮,练不出笔力来 。在机制纸中,旧报纸比较粗糙,吸墨性能也还可以 , 初学毛笔字者完全可以废物利用 。
但在报纸上写字墨迹不易洇出来,笔在纸上停留时间长短都无所谓,再写宣纸就很不适应 。因此,有了一定的基?。?还要经常在元书纸上练字,笔在元书纸上稍一停留,墨即向外洇出,要写好会有一定的难度 。宣纸性能比元书纸更敏感 , 渗透力更强 , 难度也更大 。所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该拿元书纸来练,待练到一定时候,对元书纸性能已完全掌握时 , 再练宣纸,就容易多了 。
二、宣纸的种类及性能
宣纸因安徽宣城生产书画纸而得名 , 宣纸已成为中国书画用纸的代名词 。现在生产宣纸的地方除了安徽外,还有四川的夹江宣、浙江的富阳宣和温州的皮宣等 。宣纸是用檀树皮沤制的皮料和稻草沤制的草料,根据不同的比例配置而成 。皮料占40%的宣纸叫绵连 , 皮料占60%的叫净皮,特净用的皮料更多,占80%,皮料越多,纸质越佳,拉力越大,越能盛得住墨 。绵连较?。?不易表现湿墨及枯笔 , 故较适宜写楷书及小行草书,对初学者比较容易掌握 。纸质厚的净皮、特净很能反映墨色的变化,枯湿浓淡能表现得淋漓尽致,又能盛墨,故能写大字,写篆、隶、大行的草书 。当然厚纸要比绵连难写 , 但表现力强,书画家都爱用 。以上这些能使墨汁沁洇出来的宣纸统称为生宣 。
另一种宣纸叫熟宣,水墨在宣纸上洇化不出来 , 故适宜于写小楷或画工笔画 。书法家们因熟宣无法表现湿墨的变化,一般不用熟宣来进行书法创作 。
另外,宣纸的规格又以尺寸的大小分为三尺、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一丈二……选购时要注意宣纸质量的优劣 。好的宣纸表面光洁白匀,无杂质、黑斑和破损,用手摸时感到比较绵柔,对着日光照去,能看到一团团如棉絮般的云团,“云”越多说明檀树皮越多 , 纸质愈佳 。也可在纸角用舌头舔一下,检验其洇化程度,如果一点不吸水 , 水仍浮在纸面上,说明是熟宣,如果水吸下去,并略有洇开,说明是生宣 。
在使用宣纸前,先要了解一下所用宣纸的性能 。如果纸质好而且比较绵厚,墨汁中要兑以清水调匀后使用;如果纸质好而且比较绵厚,墨汁中要兑以清水调匀后使用;如果纸质较?。?墨汁中可少兑甚至不兑水使用 。也可先用毛笔蘸些墨汁在所用宣纸纸角上点一下,看其墨汁洇出速度及大小范围 , 如果洇的快、且范围大 , 说明纸质薄 , 墨要浓一些 , 书写速度要快一些;如果墨点洇出速度慢且范围小,说明纸密质厚,墨可适当稀一些,书写速度放慢些 。有的宣纸纸质较差,墨迹会灰,要用浓墨书写,不然,字会缺乏精神 。
第四节 砚
一、砚的种类
砚台是磨墨、盛墨用的必备工具,最名贵的砚台是端砚和歙砚 。
端砚产于端州 , 即今广东省肇庆高要县 。端砚的特点:“体重而轻,质刚而柔,磨磨寂寂无纤响,按之如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 。”(《端溪砚史》)也就是说,好的砚台质地细腻,磨墨时,既发墨(容易磨的浓)又没有声响 , 而且墨还不易干燥 。因此端砚的湿润细腻是驰名中外的最佳品 。但价格昂贵,是收藏家的珍品,不是初学者应该追求的 。
歙砚产于安徽婺源县(古属歙州),质地坚润 。宋代蔡襄、苏轼都有诗盛赞歙砚 , 也是上好的佳品,但质地略逊于端砚 。(有人提出疑问,说婺源古属歙州,后被划分出去,所以这里说歙砚产于婺源不妥 。但我个人认为是,尽管婺源已经被划分出去,但这段历史是事实 。也就是说,无论婺源属于哪里 , 歙砚都曾经是产于这里,而且是以以婺源龙尾山下溪涧中的石材所制最优 。——要感谢认真阅读这篇日志的豆友,提出了很多有用的建议和疑问 。么么~一起努力练习吧~)
另外还有山西绛县的澄泥砚、甘肃临洮的洮河砚 , 以及用砖瓦式的土坯烧制的普通砚台,叫砖砚或瓦砚 。
二、砚台的选择及使用方法
对于初学毛笔字的人来说,砚台无需考究,一般的砖瓦砚就可以了 。不要选雕龙刻凤的工艺砚,选普通的圆形带盖、壁薄池深的为好 。一者盛墨多,利于写大字;二者用完了一盖,既防止干燥,又不易落灰 。
选购时要注意砚面平整 , 不能有裂缝 , 石质细腻,但又不光滑如镜,太光了磨墨不下墨;但又不能太粗糙,砚面粗糙 , 磨墨声大,磨出来的墨粒太粗,影响墨韵,还会伤笔毫 。
初学者 , 如果用普通墨汁练字,选用了一个类似于小碟子的容器也行 , 只要能盛墨汁、能掭笔便可以了 。
砚台要注意经常清洗 , 保持砚面的清洁 。砚池中宿墨干涸后不洗干净再倒入墨汁重新使用,墨汁里会出现好多小颗粒 , 一者伤笔,二者胶重,书写时笔不舒畅,三者书作在装裱时会因墨粒而跑墨 。因此,古人有:“宁可三日不沐面,不可三日不洗砚”的说法 。
洗砚也很有讲究,一不可用开水洗砚,二不可用硬布或杂物擦洗 。古人很爱惜砚台 , 用莲蓬去子以后的软壳洗砚 , 现在可用塑料海绵来洗 。如果砚台里宿墨干涸太久,已成硬块,切不可用铁丝刷或利器去剔刮,可在温水或清水中浸泡待墨块松软后,用塑料海绵擦洗干净 。
第五节 镇纸
镇纸,即指写字作画时用以压纸的东西,现今常见的多为长方条形,因故也称作镇尺、压尺 。
一、镇纸的起源
最初的镇纸是不固定形状的 。镇纸的起源是由于古代文人时常会把小型的青铜器、玉器放在案头上把玩欣赏,因为它们都有一定的分量,所以人们在玩赏的同时,也会兴手用来压纸或者是压书,久而久之 , 发展成为一种文房用具——镇纸 。
最初的形态基本上是青铜器等金属制造,明清逐渐发展采用玉质、石质、瓷器、紫檀木、乌木等材料制作的,其中以石质的为多;在造型上由于文人印字、刻砚之风日盛及对联的广泛应用,镇纸也以长条形为主 , 更是以成对的形式为主,上面刻诗词格言,或画竹梅菊兰之类,既实用 , 又有艺术欣赏性,特别是摆设很讲究的书房里,镇纸在体现主人爱好、情趣等方面,当有画龙点睛之妙 。
二、镇纸的选择和使用
集观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镇纸,对于初学者,可以不作为考虑的范围之类 。当然,如果有财力、有机缘,收纳一个颇具特色的镇纸,为书画生活增添色彩,倒也不是为一件好事 。一般来说,可以先考虑普通木质镇纸,价格相对便宜,且颇能营造出笔墨生香的意蕴 。至于玉石、金属、紫檀木等镇纸 , 价格稍贵,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 。不做一一说明 。总之,想练好字 , 最重要的是坚持,至于外在的物件,随心就好 。
【有人提到镇纸,这里就加上一小部分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是资料的收集、整理,有一部分原创 , 有一部分非原创 。当初是为了督促自己学习而贴的日志,没想到有很多人关注,所以在此说明一下 。】举报
磨一勺墨需要多长时间问题一:练毛笔字,研墨里要放多少水?。恳衙嗜肼穑?恩,必须要充分沁入,加入适当的水,刚开始还不知道应该把墨调成什么样,习惯就好了,你把你调好的墨汁写在宣纸上,必须不能晕纸,待字干了发现墨还是黑的哪就证明你调的还可以
问题二:古人研墨要先快后慢吗 分墨块的类型,有的还需要香薰后 慢慢磨,有的需要先淋湿墨头,然后快磨,
问题三:求问要怎么研墨,用毛笔,请详细,最好将研墨的术语啊,动作啊,这些都详细的说出来 。墨色要细润,正确的研墨方法很重要 。研墨要用清水,倒水要适量,不要太多 。好墨研时细润无声,差墨研时声音粗糙 。??拿墨时,食指要放在墨的顶端,拇指和中指夹在墨条的两侧 。磨的时候要轻,按下去时稍微重一点 。磨墨要慢,用力要匀 。过去有一种说法叫磨墨如病,好象生病的样子,其实它不是生病 , 为什么呢?因为太快了打滑 , 磨不下来 。??开始磨墨,先将清水滴入砚面 , 磨好的墨汁推入砚池,反复研磨 。如须大量墨汁,可将磨好的墨汁移另外容器,砚池的宿墨腐败要倒掉洗清,不可加水再磨造成浪费 。执墨研磨方式可分为三种,一以垂直推拉前后磨 , 一则以斜的角度前后或圆旋转磨,另一种是不规则的随便磨,无论那一种磨法,都不可太用力,用力过猛就无法磨出光泽 。古人说,磨墨叫闺秀少女来磨最为合适就是这个道理 。所使用的水,最好是井水、泉水,要新鲜 。注意:研墨时墨身要垂直 , 要重按轻转 , 先慢后快,不可急性 。研快了墨汁粗,而且浓淡不匀 。如果研墨时,听到沙沙响声,说明墨的质量不好,其中含有杂质或砂子 。应及时剔除,否则损墨伤砚 。因此,好砚要用好墨来磨 。研磨要清水,切忌用开水或茶水 。开水使石质受热鼓胀,容易损坏砚台,而影响发墨 。用茶水会使墨汁变色 , 影响书画效果
毛笔开笔毛笔出厂时,笔头通常用鹿角菜沾着 。这样,既便于包装,又不折损笔毛,还能使笔毛直顺、踏实 。使用的时候,用手轻轻地把笔毛捏开后,用清水(凉水)将笔毛浸透,把笔毛全部泛开,把笔中的菜液刷净,去掉根部没有胶住的浮毛 , 然后挤净水,把笔毛捋直顺,就可以着墨使用 。2.毛笔的初次使用应当注意事项毛笔初次使用时 , 要把笔头放在墨液种浸泡一会儿,让笔头吸足墨再用 。特别是大笔,浸泡时间更要长一些,让笔头吸足墨 。因为笔头内部的毛短时间内不可能完全被墨浸透,即使笔毛的表面蘸满了墨,笔头仍不太踏实,呈膨胀形 , 使用效果不太理想 。使用过几次后的毛笔,笔尖被墨完全浸透,会变得直顺、踏实、拢抱 结成一体,弹力也会稍大一些,使用效果最好 。3.如何润笔写字前的必要工作,先以清水将笔毫浸湿,随即提起,也不可久浸,以免笔根之胶化开 。之后将笔倒挂 , 直至笔锋恢复韧性为止,大概要十数分钟 。笔保存之时必须干燥,若不经润笔即书,毫毛经顿挫重按 , 会变的脆而易断,弹性不佳 4.如何洗笔洗净之后,先将笔毫余水吸干并且理顺 。再将笔悬挂于笔架上,最好不要洗后直接插到笔筒内去,因为残余的水分流入笔杆容易造成碎梗和笔头脱落 。洗笔时不要用肥皂水 , 因为肥皂属碱性,会使羊毛脱去应有的一点油脂,从而使羊毛发脆而断掉 。可使余水继续滴落,至干燥为止 。需注意,置于阴凉干燥处阴干,以保存笔毫原形及特性,不可暴晒于阳光下 。
问题四:比较经济实惠的砚台,不作为收藏,只作为书画研墨,一般的需要多少钱左右?希望推荐 。普通石质的能用于书画研墨的砚台 , 但相对学生砚互大,一般在百元左右 。不作为收藏,可到古玩市场地摊上看看,也有石材比较细腻的砚台,而且那里价格较低,小的普通砚台十几元都有 。
问题五:砚台第一次怎么用(写大字的),要用开水烫么,还是直接到凉开水研墨?? 千万别用开水烫 。
有的商家卖砚台 , 喜欢涂点蜡,显得光洁 。按理说,砚堂是不能涂蜡的,涂上不发墨 。
检验砚堂有没有蜡,只需用清水把砚堂全部浸湿,再把水倒掉,如果残余的水均匀地附在砚堂表面 , 说明砚堂是干净的,可以直接用;如果有的地方有水,有的地方是干的,说明上面有蜡(也有可能是油脂,被手摸得太多,就会沾上少量油脂) 。
发现有蜡或者油脂,可用废牙刷蘸洗洁精刷洗砚堂 。冲掉洗洁精,重复上面的检验,如果还是不行,说明蜡层较厚 。可往砚堂挤点牙膏或者去污粉,用布搓一遍(边角处用牙刷刷),以磨掉表面的蜡质 。这样就可以用了 。以上办法我都用过,并且是清洗高档砚台,效果不错 , 也不伤砚台 。
问题六:怎么使用砚台,需加入墨汁研墨吗?我是第一次用,帮帮忙 追问: 用什么东西研磨阿,叫什么名在哪可以买到 回答: 磨墨的东西叫“墨块” , 或“墨条”,也可以叫“墨锭” 。一般书店都有 追问: 墨块能磨出墨来那用墨汁来干嘛还不如只用一种?你能说清楚点吗?笔墨纸砚,这几样东西,现在既然有现成的墨汁,那应该只准备笔墨纸就行了,不用砚台了吧,是不是这样? 回答: 正常来说,砚台应该用墨块 , 但有的人在磨墨时由于操作不当,导致墨的品质变差 , 使写出的字不够美观 。所以对新手来说 , 最好先两者配合着用 。要实在不想磨的话,就直接把买来的墨汁倒在砚台里用
问题七:怎么使用砚台,需加入墨汁研墨吗?我是第一次用,帮帮忙 一般是先加入一点水,再用研墨研至色泽亮晕 , 无渣点 。
问题八:关于李白的两个典故、贵妃研墨、高力士脱靴 不需要一大堆的人物介绍什么的、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说下这两个故 高力士(684―762),唐潘州人(今广东省高州市城区),为冯盎之曾孙、冯智玳之孙、冯君衡之子,10岁时,其家因株连罪被抄,武则天圣历初(698年),岭南招讨使李千里进二阉儿,一为力士,为则天赏识,后因小过逐出宫,中人高延福收为养子,一年多后,则天又召力士入宫 。景龙中(708年),临淄王李隆基引为知己,景龙四年李隆基发动宫廷政变 , 杀韦皇后、安乐公主和武氏党羽 , 唐睿宗复位,立隆基为皇太子,力士参与谋划有功,擢升朝散大夫、内给事 。先天元年(712年),力士协助玄宗又发动一次宫廷政变平乱,迁银青光禄大夫,行内侍正员 。开元初(714年)加封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玄宗宠信宦官,尤以力士为心腹 。自此,力士权倾朝野,各地奏文必先呈力士阅后才进呈皇帝,小事便自行决断 。朝廷内外大臣也纷纷讨好力士,就连显赫一时的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高仙芝、宇文融、盖嘉运、韦坚、杨慎矜、王珙、安思顺等也因巴结力士才能官居将相高位 。天宝初(742年),加封力士为冠军大将军、右监门卫大将军、进封渤海郡公 。七年,加封力士骠骑大将军,其家产富有非王侯能比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安史之乱陷两京,力士兵随玄宗入蜀,行至马嵬坡,将士哗变,杀杨国忠,并胁迫玄宗杀杨贵妃,玄宗犹豫不决 , 力士力劝而缢杀之 。至成都后 , 力士因有功受封齐国公 。天宝十五年(756年)肃宗称帝,改为至德元年 。后力士随玄宗还京 , 加开府仪同三司,封赏五百户 。上元元年(760年),力士被诬流放巫州 。宝应元年(762年),唐代宗即位,力士遇赦还京,归至朗州,知悉玄宗上皇驾崩 , 力士面朝北哀恸呕血而卒 。代宗复其原官职,并赠封扬州大都督,陪葬唐玄宗泰陵 。
李白戏弄高力士
李白虽受玄宗之宠,但恐为李林甫所害,只舞文弄墨 , 不敢贸然涉足政治 。李林甫是通过高力士的关系才得以飞黄腾达 , 所以李白对高力士也没有好感 。
一天,渤海国使者呈入番书 , 文字非草非隶非篆 , 迹异形奇体变,满朝大臣,均不能识 。玄宗怒道:“堂堂天朝,济济多官,如何一纸番书,竟无人能识其一字!不知书中是何言语,怎生批答?可不被小邦耻笑耶!”众皆汗颜,正为难间,玄宗想到李白,即召入宫,李白却识得番文,宣诵如流 。玄宗大悦,即命李白亦用番字,草一副诏 。李白欲借此机会奚落高力士 , 乞请高力士为他脱靴 。玄宗笑诺 , 遂传入高力士 。高力士一直是玄宗身边最亲近之人,官封冠军大将军、右监门卫大将军,渤海郡公,权势熏天,怎肯受此窘辱 , 只因玄宗有旨 , 不便违慢,没奈何忍气吞声,遵旨而行 。李白非常欣慰,遂草就答书,遣归番使 。
高力士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但李白正受玄宗所宠,他不好直接在玄宗面前抵毁李白,继而转向贵妃 。一天,高力士与贵妃谈及诗歌,劝贵妃废去清平调 。贵妃道:“太白清才,当代无二 , 奈何将他诗废去?”高力士冷笑道:“他把飞燕比拟娘娘,试想飞燕当日,所为何事?乃敢援引比附,究是何意?”贵妃立时变色 。原来唐代妇女以丰满为美,贵妃亦不例外,而汉代妇女自皇后赵飞燕始,以纤瘦为美,汉成帝生怕大风把赵飞燕吹走,还专为她建了一座七宝避风台 。玄宗尝戏语贵妃道:“似汝当便不畏风 , 任吹多少,也属无妨 。”贵妃知玄宗有意讥嘲 , 未免介意 。女人心胸狭窄,贵妃受高力士挑拨 , 认为李白作诗嘲讽自己体形偏胖,不由得忌恨起李白来 。
自此贵妃入侍玄宗,屡说李白纵酒狂歌,失人臣礼 。玄宗虽极爱李白 , 奈为贵妃所厌,也只得与他疏远,不复召入 。李白知为高力士报复,亦对李林甫把持的朝廷失去信心,天宝三载 , 李白恳求还归故里 。玄宗赐金放还,李白遂又浪迹四方去了 。
唐玄宗时当权宦官 。潘州(今广东高州)......>>
问题九:学问的毛笔字写法 。最好图解 。2天时间 。学写毛笔字之前 , 首先得准备必备工具,那就是古人称之为“文房四宝”的笔、墨、纸、砚 。
第一节 毛笔
一、 毛笔的种类
在挑选毛笔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一下毛笔的种类和性能 。
毛笔的种类很多,笔头都是用动物的毫毛加工所制 。所以人们往往以笔毫弹性强弱的不同来进行分类 。一般分为硬毫笔、软毫笔与兼毫笔三种 。
(一)硬毫笔
硬毫笔的笔毛弹性较大 , 常见的有兔毫、狼毫、鹿毫、鼠须、石獾毫、山马毫、猪鬃等 。
1.兔毫笔:兔毫笔历史悠久,在长沙出土的战国笔就是用兔毫制成的 。它是将笔干一头劈开数片,把笔头插入后再用丝线紧扎而成 。兔毫又分紫毫和花白两种 。紫毫是取兔子背脊(又称箭毫)和尾巴上的毫毛制成,质软而毫健 。花白比较挺利,不如紫毫柔软 。
2.狼毫笔:这里的“狼”不是动物园里的那种狼,而是黄鼠狼 。用黄鼠狼身上和尾巴上的毛制成的笔 , 弹性比兔毫笔稍软,比羊毫笔硬,只是质较脆,不耐摩擦 。
3.鼠须笔:鼠须笔是用老鼠的胡须做成,所以性能坚挺 。相传东晋王羲之就是用鼠须笔写《兰亭序》的 。
其他硬毫笔,如山马毫、石獾毫、猪鬃笔等,笔性特别坚硬,一般初学者尚未掌握运笔归规律,不易选用 。
(二) 软毫笔
软毫笔的弹性较?。先崛?。一般用羊毫、鸡毫、胎毫等软毫制成 。
1.羊毫笔:羊毫笔是用山羊毫制成,其性能软于紫毫笔,由于羊毫较细、较长 , 适宜于写大楷及擘窠大字 。
2.鸡毫笔:鸡毫笔是用雄鸡前胸之毛制成,其性能软于羊毫 。
3.胎毫笔:胎毫是初生婴儿的头发,其性能极柔软 。南朝萧子云(487-549)就使用过胎毫笔,可见其历史之悠久 。
(三)兼毫笔
“兼毫”,顾名思义是兼而有之的意思 。亦即以硬毫为核心、周边裹以软毫,笔性介于硬毫与软毫之间 。一般将紫毫与羊毫按不同比例制成 。比分“三紫七羊”、“七紫三羊”、和“五紫五羊”等 。也有用羊毫与狼毫合二为一制成的兼毫笔,以尺寸的大小分“小白云”、“中白云”、“大白云” 。也有在大羊毫斗笔中加入猪鬃 , 以加强其弹性 。
以上硬毫、软毫、兼毫三种不同性能的笔用途也各不相同 。宋以前的书家大多用硬毫笔书写,到明清,书家写的字越来越大,笔也有硬毫笔转为羊毫笔 。因为羊毫较长,宜于制成大笔写大字 。大致上写行书、草书一般用硬毫笔比较爽利,便于挥洒,易于起倒得势:写楷书、隶书、篆书用软毫笔,易于滋润饱满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 。既可以用硬毫笔来写楷书写篆书、隶书,也可以用羊毫笔来写行草 。当代草圣林散之先生就用长锋羊毫笔写草书 , 既能写的刚健挺拔,又能柔韧涵蕴 。由于笔锋长,蓄墨多,蘸一次墨能写好几个字,易表现字与字之间连绵不断的气势及墨色浓淡枯湿的变化 。又因为长锋羊毫笔柔软且长,东汉蔡邕说:“笔软则奇怪生焉 。”故容易产生变化无穷、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但是,羊毫笔柔软,特别是长锋羊毫笔,笔按下去后就趴下散开弹不起来,难以掌握 。这时候全靠书写者以运笔的技巧来调节笔锋 , 而硬毫笔比较好使 , 由于它的弹性强度大,笔压下去再提起来时 , 笔锋能回复到原来凝聚的状态,所以起倒自如,颇为得心应手;但由于笔毫较硬,极富弹性,笔画又会显得过于锋芒毕露而圭角丛生,这是硬毫笔的弊端 。总之,用羊毫笔要写出刚健挺拔的字来,用硬毫笔要写出平和柔韧的字来,都是很不容易的事 。
对于初学者来说,如果一开始就用硬毫笔,运笔无需多少技法比较省事,因为笔会帮你大忙,但久而久之,你就只能使用硬毫笔,一旦拿起羊毫笔来顿感寸步难行 。相反,如果你初学时即用羊毫笔来练字,虽说开始时难度大一些 , 必须用提按换锋的方法才能写出合格的笔画来,但也因此而学会了使用软毫笔的方法,随着联系时间的增加,慢慢就会得心应手、应用自如 。这时候你如果拿起硬毫笔......>>
一两墨条可以磨多少墨汁呢(2019年2月)为了知道1两墨条磨出多少墨汁 。我今天磨墨来试验一下 。
试验1
选用很便宜的1两(古代一两为今天的大约31克)的普通黄山松烟墨,某宝买的不到10元钱 。花了一小时只磨去了4克 , 磨出来20克中等浓度墨汁(墨汁比水的比重大,应该不到20毫升 , 这个量够一般的书法业余爱好者一到两天的练习了) 。
试验2:
选用2两油烟墨(62克),某宝买的20多元人民币 。
磨了30多分钟 , 磨去1克墨条,得到15克(不到15ml)上下浓度合适的墨汁 。出墨比例:1:15
按这个质量的墨条计算 , 500ml 墨汁需要 33克墨条.(恰好一两)
结论:不同质量的墨条出墨不同,最低:4克墨条出20克墨汁,就是说固体的墨条可按不到1:5的比例出墨水 。第二个墨条出墨比例是1:15 。
抛开损耗,超短墨块无法研磨等因素,500毫升墨汁,需要至少近一两以上(30多克)的墨条 。
除去写书法作品,可以用墨条或墨块来磨墨 。我个人建议,学习书法最好买墨汁,可以节约很多时间 。即使买墨条(块),也要选4两(120克)以上的粗大墨条,它和砚台的接触面积大,出墨多,比起小墨条,可以节约时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