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莫名其妙”发脾气?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打开情绪的大门( 二 )

  
写作困惑的这件事和育儿很相似 , 看过很多育儿书 , 明白很多育儿理论 , 可是觉得离自己的生活很远 。 但是看到类似的场景 , 会有打通任督二脉的感觉 。 对于平日里对孩子不理解的事情 , 忽然就明白了 。 下一次再遇到 , 也知道该如何处理 。 在一本育儿书中 , 很难解决所有的问题 。 一本书能给阅读者带来一丝触动 , 解决一两个问题 , 对于阅读者来说 , 都是值得的 。   
这本《用孩子的逻辑 , 化解孩子的情绪》里 , 提到一位女孩 , 容易生闷气 , 而且在自己的小情绪里出不来 。 因为妈妈买了不喜欢的面包口味 , 女孩就生气不说话 。 郑婉瑜与女孩沟通 , 不仅仅是告诉她 , 生气的时候要说出来 , 还让孩子自主选择 , 是继续生气还是做其他的事 。 郑婉瑜与孩子的交流 , 直接又高效 。   
这本《用孩子的逻辑 , 化解孩子的情绪》里 , 每一个小标题 , 都会有相应的案例 , 有郑婉瑜独特的解决方案 。 看着她的这些解决方案 , 会觉得特别有意思 。 因为和主流的育儿观有些不太一样 。 比如郑婉瑜认同适当的体罚 , 但在体罚时要注意什么 , 也给了相应的意见 。   
又比如 , 在很多育儿书中 , 会分享家长和孩子做朋友 , 会是很好的选择 。 而郑婉瑜却认为在孩子眼中 , 要有必须的家长权威 , 也要和孩子设置相应的界限 。 关于这一点 , 深有体会 。 《用孩子的逻辑 , 化解孩子的情绪》里 , 还有一些不同的观念 。 对于不同的育儿观 , 多了解一些 , 能打开自家育儿的思路 。 孩子“莫名其妙”发脾气?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打开情绪的大门  
文章图片  
  
我们都忘了教给孩子解决办法  
有位幼儿园老师的衣服 , 被孩子生生咬破 , 老师想到的解决办法 , 是和孩子讲道理 。 单纯和孩子讲道理有用吗?有人喜欢别人对自己讲道理?换位思考下 , 怕是没人喜欢 。 郑婉瑜在《用孩子的逻辑 , 化解孩子的情绪》中提到的一段话 , 读来很有感触:  
只是与孩子讲道理、分析对错 , 如果流于长篇大论 , 就会让孩子觉得“反正听完训话就没事了 。 ”  
这本《用孩子的逻辑 , 化解孩子的情绪》打动我的一点是 , 郑婉瑜在每一个场景下 , 道理会有 , 但是更重要的是会告诉孩子 , 遇事具体的解决办法 。 美国的一项“男孩到男人”项目创始人克雷格·麦克雷恩 , 在平时雇男孩做事时 , 发现单纯给孩子一把锤子 , 孩子并不知道如何使用 , 因为没用过 。 是男孩的问题吗?不是 , 是没人教男孩锤子的正确使用方法 。 这和遇到事孩子有情绪 , 采取发脾气的方式一样 。 平时遇到孩子发脾气 , 我们说了太多的道理 , 唯独没有清楚地和孩子说 , 下一次遇到相似的场景 , 要怎样做才是合适的正确的 。   
比如郑婉瑜分享的一位不愿意打招呼的孩子 , 孩子从一开始不愿打招呼 , 到后来和郑婉瑜约定特定的方式打招呼 , 到愿意开口 。 这个过程 , 郑婉瑜一步步引导孩子 , 在下一次的时候 , 可以尝试做什么 。 在正向的引导下 , 孩子在一点点进步 。   
大人们太习惯于讲道理 , 因为讲道理方便省力 , 还看起来大人很厉害 , 但是效果并没那么好 。 当我们下次想要开口讲道理时 , 不妨克制一下 , 减少些讲道理的比例 , 多一点解决方法 。   
育儿路上 , 这本《用孩子的逻辑 , 化解孩子的情绪》 , 打动了我 , 相信也会打动你 。 祝阅读愉快 。   
孩子“莫名其妙”发脾气?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打开情绪的大门】我是弥小木 , 家有两娃 , 爱阅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