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老师温馨提示:孩子这样穿衣,不冷不热不生病!转给家长!

近日 , 全国各地天气都在转凉 。 一位妈妈向小编诉苦:“现在天气太任性 , 真的不知道该怎么给孩子穿衣服了 。 昨天早上有点冷 , 我给孩子穿上了厚衣服 , 结果中午出了大太阳 , 孩子在幼儿园里运动出一身汗 , 老师让不要穿那么多 , 今天特意给孩子穿少了点 , 又被老师‘批评’了 , 说我给孩子穿少了……”  
幼儿园老师温馨提示:孩子这样穿衣,不冷不热不生病!转给家长!  
文章图片  
各位家长 , 你是不是也有这种困扰呢?早晚凉飕飕 , 中午热烘烘 , 每个人穿衣都不一样 。 在这个“乱穿衣”的时节 , 家长们总会在两种说法中纠结:  
春捂秋冻 , 秋冬交替时不能给娃穿太多!  
VS  
一换季娃就着凉感冒 , 必须多穿!  
到底哪一种说法才是“穿衣真理”呢?送孩子去幼儿园时 , 如何穿衣才最合适呢?花信教育小编咨询了几位幼儿园老师 , 她们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 一起去看看吧~  
如何判断孩子是冷还是热  
如何判断孩子冷不冷 , 以做到适时地给TA加衣、减衣呢?正确的方法是摸摸孩子的颈部和背部 。 颈部温热 , 手脚微凉是孩子最好的穿衣状态 。   
■如果颈背温热 , 说明穿衣合适 。   
■如果后颈已经出汗或变得粘乎乎 , 说明穿多了 。   
■若后背发凉 , 四肢摸起来也凉凉的 , 则需要增添衣物 。   
在此 , 老师温馨提醒:有的家长习惯通过摸小手来判断孩子的冷暖 , 觉得手脚暖和才是合适 。 其实手脚属于血液循环的末端 , 反映的冷热程度并不准确 , 以此为标准给孩子增减衣物 , 常常会出错哦~  
幼儿园老师温馨提示:孩子这样穿衣,不冷不热不生病!转给家长!  
文章图片  
如何给孩子正确穿衣?  
初冬早晚温差大 , 长辈们担心孩子身体柔弱 , 受不住寒 , 纷纷迫不及待地给孩子加上了层层秋衣、毛衣 。 一位幼儿园老师就向小编反映 , 她在活动前给孩子增减衣服时发现 , 十个有八个孩子身上都是汗 , 一点都不夸张!因此 , 让孩子正确穿衣要把握以下原则:  
原则一|穿衣要把握“三暖二凉”原则  
幼儿园活动较多 , 孩子们比成人运动量大 , 所以 , 家长在给孩子添衣服时 , 不要一味贪多 , 要把握“三暖二凉”的原则:  
1、三暖:背暖、肚暖、足暖  
保持背部温暖可以预防疾病 , 减少感冒;孩子的肚子连接脾胃 , 如果腹部受凉的话 , 会造成脾胃虚弱 , 从而引起腹泻等疾病;小朋友脚上的神经比较多 , 不注意保暖容易引起一些疾病 。   
2、二凉:头凉、心胸凉  
儿童经由体表散发的热量 , 有1/3是由头部发散 , 所以要保证孩子头部散热;小朋友如果穿着过于厚重 , 会压迫到胸部 , 影响正常的呼吸与心脏功能 , 所以 , 要保证孩子心胸凉爽舒适 。   
原则二|穿衣有度 , 认准26℃  
一般来说 , 孩子感觉舒适的体感温度约为26℃ , 所以就衍生出了一个“宝宝穿衣黄金公式” 。 数学不好的爸妈也不用急 , 这个公式非常简单:  
穿衣温度=26℃-环境温度  
也就是说 , 如果今天的温度为22℃ , 那么穿衣温度=26℃-22℃=4℃ 。   
幼儿园老师温馨提示:孩子这样穿衣,不冷不热不生病!转给家长!  
文章图片  
原则三|遵循“洋葱式”穿搭原则  
洋葱式穿搭 , 顾名思义就是像洋葱一样一层一层穿搭 。 层数多 , 衣服间空气流通更好 , 即使出了汗也容易干 。 这样的穿搭 , 也便于根据天气变化以及不同场合的温度 , 及时给孩子增减衣物 。   
内层:可选择材质柔软、透气且排汗功能良好的纯棉衣物 。   
中间层:选择保暖的材质 , 比如羊毛开衫、开襟背心、薄羽绒衣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