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务|李玫瑾在孩子12岁前,要教会他“四个能力”,受益终身!( 二 )

  
文章插图  
李玫瑾教授说:“责任感”孩子要承担的东西,没有分担就不会有担当。只有孩子从小有“责任意识”,长大后才能成为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承担责任也是成长过程中必备的能力之一,而这样的孩子也才是家长们最想培养的类型。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那就是要从小让孩子学会家庭的分担,包括食物包括家务。不少家长也会从小 教育孩子要“学会分享”,有好吃的要分享给家里人吃,那孩子从小就会主动分享。家务也是如此,也要分享,家务并不是大人的专利,大人上一天班也很累,那家务就要家里所有人一起分担,让孩子觉得这是应该的,学会了承担,才能逐渐培养责任感。家务|李玫瑾在孩子12岁前,要教会他“四个能力”,受益终身!  
文章插图  
独立:成长过程中最大的软实力这点我自己是深有体会的,我之前是个很依赖别人的人,就是因为从小的生活都被妈妈安排好,自己并不用去思考、去担心、去发愁;但也正是因为成长过程中这种锻炼的缺失,让我在毕业后刚离开家的那段日子,过的很没勇气和底气。所以,现在我对我儿子的态度就是:很多事情先自己决定。如果我们听了之后觉得可行就会按他的决定去执行;如果发现有“不可行”之处,会和他商量,是不是怎么做会更好,最终讨论出一个最佳方案。记得有一次上课,以为家庭教育的老师说过一句话:女人要在家里学会示弱,在老公和孩子面前都要恰当“示弱”,这样的女人会更幸福。关于孩子的教育,李文瑾教授也说过类似的话:父母要学会示弱,孩子才会变强。父母把责任给了孩子,孩子才能慢慢学会独立。作为家长,我们总想给孩子更多更好的爱,就会“过于控制和包办”,这样的爱会让孩子喘不过气来、甚至不信任你,而最终成为孩子的阻碍。家务|李玫瑾在孩子12岁前,要教会他“四个能力”,受益终身!  
文章插图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想要让孩子变得独立,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家长要学会放松、放手、放心。家长不要过于包办孩子的事情,多鼓励孩子去试试,帮孩子养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困难的能力,这是 放松、放手。另外,也要给孩子选择的权力,相信孩子可以,并尊重他的选择,用平等的姿态去对待孩子,你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家长,他也并不是什么都不会的“小宝宝”,这是放手、放心。这些都能做到了,那就持之以恒的去坚持好了。你认同前面的这些说法吗?你平时在养育孩子时,比较重视培养孩子的哪些品质和习惯呢?关注「京妈说」,学习更多专业又实用的母婴育儿知识,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要给京妈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