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保健|初级护师考试《基础知识》考点之小儿保健( 四 )

  
(2)运动功能的发育  
运动的发育可分为粗运动(包括平衡)和细运动两大类。妊娠后期出现的胎动为小儿运动的最初形式。新生儿因大脑皮质发育尚不成熟,传导神经纤维尚未完成髓鞘化,故运动多属无意识和不协调的。此后,尤其第1年内随着大脑的迅速发育,小儿运动功能日臻完善。  
1、平衡和大运动  
(1)抬头:因为颈后肌发育先于颈前肌,所以新生儿俯卧位时能抬头1~2秒;3个月时抬头较稳;4个月时抬头很稳并能自由转动。  
(2)坐:新生儿腰肌无力,至3个月扶坐时腰仍呈弧形;5个月靠着坐时腰能伸直;6个月时能双手向前撑住独坐;8个月时能坐稳并能左右转身。  
(3)匍匐、爬:新生儿俯卧位时已有反射性的匍匐动作;2个月时俯卧能交替踢腿;3~4个月时可用手撑起上身数分钟;7~8个月时已能用手支撑胸腹,使上身离开床面或桌面,有时能在原地转动身体;8~9个月时可用上肢向前爬;12个月左右爬时手膝并用;18个月时可爬上台阶。学习爬的动作有助于胸部及智力的发育,并能提早接触周围环境(如手拿不到的东西,通过爬可以拿到),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  
(4)站、走、跳:新生儿直立时双下肢稍能负重,出现踏步反射和立足反射;5~6个月扶立时双下肢可负重。并能上下跳动;8个月时可扶站片刻,背、腰、臀部能伸直;10个月左右能扶走;11个月时能独站片刻;15个月时可独自走稳;18个月时已能跑及倒退走;2岁时能并足跳;2岁半时能单足跳1~2次;3岁时双足交替走下楼梯;5岁时能跳绳。  
2、细动作 新生儿两手握拳很紧,2个月时握拳姿势逐渐松开,3~4个月时握持反射消失,开始有意识地取物;6~7个月时能独自摇摆或玩弄小物体,出现换手与捏、敲等探索性动作;9~10个月时可用拇、食指取物;12~15个月时学会用匙,乱涂画,能几页、几页地翻书;18个月时能叠2~3块方积木;2岁时可叠6~7块方积木,能握杯喝水;3岁时在别人的帮助下会穿衣服;4岁时基本上能自己脱、穿简单衣服。  
三、小儿的营养与喂养  
小儿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包括:能量小儿对能量需要包括5个方面,营养素。  
1、能量小儿对能量需要包括5个方面  
(1)基础代谢所需:婴儿基础代谢需要的能量占总需能量的50%~60%。以后随年龄而递减。  
(2)生长发育所需:此项为小儿所特有,所需能量与生长速度呈正比。1岁以内的婴儿用于生长发育的能量占总需能量的25%~30%。以后逐年减少,至青春期需要量又增多。  
(3)消化吸收食物所需:指用于摄人和消化吸收食物时所需的能量。婴儿用于此项需能量占总需能量的7%~8%,年长儿约占5%。  
(4)活动所需:不同小儿活动强度、时间及类型不同,所需能量相差很大,婴儿约需63~84kJ/kg(15~20kcal/kg)。  
(5)排泄损失能量:未消化吸收的食物排泄损失占总能量的l0%。  
以上5个方面需能量的总和即为机体所需的总能量。婴儿期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能量460kJ(1lOkcal),以后每增长3岁,减去42kJ(10kcal),到l5岁时约为250kJ/kg(60kcal)。  
2、营养素  
(1)蛋白质:母乳喂养每日需2g/kg,牛乳喂养每日需3.5g/kg,蛋白质供能占每日总能量l5%。  
(2)脂肪:婴幼儿每日约需4~6g/kg,占总能量的35%~50%。  
(3)碳水化合物:婴儿每日需10~12g/kg,占总能量的50%~60%。  
(4)水:婴儿每日需水量约为l50ml/kg.以后每增长3岁,减去25ml/kg.  
(5)维生素和矿物质:为非供能物质,对调节体内各种代谢过程和生理活动、维持正常生长发育起极重要作用,必须每日补充。钙、磷、铜、铁、锌、钠、钾、氯、碘、镁等矿物质不能自身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