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买房“打新”太火爆!多个楼盘现“千人摇”!房价涨幅超13%?( 三 )

  
卢文曦认为,虽然今年楼市表现不错,头部房企基本能完成销售任务,但是对绝大部分房企来说,今年受疫情影响,任务完成度相当低 。所以不排除一些房企为缩小目标差距做最后努力,集中在12月份开盘,用比较有亲和力的价格换取销售量 。  
不止上海,华东楼市也呈现冷热不均 。  
上海市场火爆的同时,近期环沪市场火热程度有明显下降 。如11月嘉兴成交量价齐跌,一手住宅成交2584套,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为29.1万平方米,环比下降23.0% 。另据克而瑞数据显示,11月苏州楼市也呈现量价齐跌,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64.1万平方米,环比减少12.81%,同比减少15.42%;成交均价25795元/平方米,环比微跌3.87% 。  
房企投资热情不减,11城卖地超千亿  
尽管有着疫情、调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房地产企业的投资热情仍然不减 。  
中原地产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7日,今年50大城市卖地金额高达3.75万亿元,同比上涨20.7% 。其中,有11个城市的土地出让金突破千亿元,上海、杭州、广州三地的土地出让金则突破2000亿元 。  
土地交易旺盛,通常反映出房企的投资热情较高 。在今年一季度因疫情影响而出现低谷后,土地交易从二季度开始就迅速恢复 。近两个月,虽有“三条红线”等政策的影响,企业的拿地热情仍然不减 。  
从区域分布来看,房企拿地的重心更加倾向于一二线城市,这既反映出企业投资正趋于稳健,也使得今年的土地交易单价明显提升 。  
但对于今年的土地交易,有业内人士将其称为“最后的机会” 。随着“三条红线”政策逐渐推开,未来房企的融资规模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其在土地市场的表现也将更加谨慎 。  
一二线是“主战场”  
2020年的土地市场,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  
新冠疫情的出现,一度使土地交易受到不小的影响 。为此,今年第一季度,不少城市推出延缓缴纳土地出让金等合理化政策,在稳定土地市场的同时,维持房企的投资信心 。  
从二季度开始,土地交易逐渐升温 。由于过去几年房企因销售消耗了大量库存,加之市场流动性充裕,房企的拿地热情迅速恢复 。  
8月末,以“三条红线”为代表的房地产融资审慎管理政策被提出,对房企的融资进行分层量化管理 。在“靴子”落地之前,房企纷纷加快融资步伐,拿地节奏也明显加快 。  
中原地产指出,截至12月7日,今年已有30个城市的土地出让金超过500亿元,明显高于历史同期 。  
在土地交易榜上,上海以2773亿的土地出让金规模位居榜首,同比增加57% 。杭州、广州的土地出让金分别达到2564亿元和2249亿元 。南京、北京、武汉、宁波、佛山、苏州、成都、重庆等城市的土地出让金则超过千亿 。  
在11个“千亿城市”中,除武汉、苏州略有下降外,其他城市的土地出让金规模均高于去年同期 。  
一二线城市向来是房企拿地的重点区域,今年这种情况尤甚 。中国指数研究院对20家房企的统计显示,在今年1-11月的新增土储中,房企在一线城市拿地金额占比为19.4%,较2019年提高近4.1个百分点 。  
这不仅使得房企的平均土地成本有所提高,也使热点城市土地市场呈现出较为激烈的竞争态势 。  
前述机构的数据显示,今年1-11月,20家代表企业累计拿地2.7亿平方米,同比下降8.7%;但累计拿地金额1.6万亿元,同比增长8.6% 。  
进入12月,这种态势依旧不减 。12月8日,宁波北仑两宗土地交易中,分别经过192轮和233轮竞价成交;湖州一宗宅地则在279轮竞价后成交 。同日,武汉光谷区域的一宗宅地拍出15778元/平方米的楼面价,成为光谷东新单价“地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