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归宿感、贡献、交往、探索( 二 )

  
有一次,我直到一位母亲在听课 。由于当餐没有人照顾小孩,不到4岁的小孩就跟在她身边 。小孩没有任何关于课堂的概念,于是总到美国老教授前面去摆弄落地台灯,几次差一点弄倒,好在那位老先生手快给扶住了 。我心里琢磨,她母亲可能会生气的,但她最终没有生气,只是做手势,示意不能再动 。结果是,小孩没有领会母亲的意思,无拘无束地玩到下课 。  
或许母亲的宽容并不见得好 。但是,就培养小孩大方、自然的心理品质,增强小孩的自信心而言,应该说是有积极的意义 。  
第二印象是好问 。  
有一次,我在一个朋友家正整理一个提包 。朋友的小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问这问那 。这时,他妈妈说:“儿子,你过来 。你讲话影响叔叔做事 。”很快,他出去了 。  
不一会,他又回来了,悄悄地说:“叔叔,我讲话为什么影响你做事呢?”我觉得他在思考,故意逗他,说:“当然影响我做事 。你在这,我就要看你,就耽误了我的时间 。耽误了我的时间,不就是影响我做事了吗?”他眨着眼,想了想说“你为什么要看我呢?”这个小孩,当时才3岁多一点儿,总爱提出各种问题 。他父亲买了一辆新车,他甚至会对他视线以内的任何一个部件提问 。  
此外,我还觉得,美国的小孩好强 。  
有一个小孩,英文名叫“Mathew”,5岁 。体育竞赛两次得奖 。我到他家时,请他表演拳法 。他希望穿专门服装,他妈妈答应了 。穿上专门服装,开始表演,有个站的姿势,他没有站好,执意重新表演,显然是希望做得最好 。最终表演得很精彩 。我想,这小孩年纪那么小,不管拳法能练到何种程度,他本身一定付出了艰苦的努力 。事实就是这样,他妈妈告诉我,Mathew的确是个乖孩子,看到他姐姐在文艺和学习等方面得了很多奖,受到鼓舞,练习很认真,也刻苦,所以能取得好成绩 。  
大方、好问、好强,似乎不足为奇,其实,这体现着小孩的自信、智慧和坚韧 。  
——摘自《信息与家庭》  
  
  
  
  
健康、归宿感、贡献、交往、探索  
卡尔·韦特与零岁教育  
  
  
  
  
  
零岁教育理论是由奥地利一位名叫卡尔·韦特的牧师提出的,这一理论从根本上推翻了儿童素质和才智大半来自遗传的传统理论,科学地阐明了后天教育重于先天遗传,对孩子的教育应当从出生开始,越早效果越好 。  
卡尔·韦特的一个孩子出生后,便被发现反应迟钝,也就是所谓的智障儿童 。可是他毫不灰心,决定利用自己的零岁教育理论改变小卡尔的状况 。经过努力,小卡尔5岁时已经认得3万多个单字,6岁时便能够流利地读写拉丁文和德文,10岁考入大学,16岁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34岁成为了哈雷大学的终身教授,直至83岁去世 。  
事实上,零岁教育并不是一个十分新鲜特殊的理论,许多父母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如我国有“三翻,六坐,八爬”的育儿传统方法,只是我们对零岁教育这一关键时期没有足够的重视 。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就是要尽可能多地给予孩子以感官刺激,父母要多与孩子接触,经常与孩子说话,让孩子听美妙的音乐,触摸各种物品,观看周围事物,感官刺激会大大加速孩子大脑中的脊髓、延髓、桥髓的成长,促进孩子今后的智力发育 。  
早一点用心去实施教育,可以增加幼儿的脑力、体力,甚至增强他们的活动力和自信心,从而更自信地在社会中成长 。  
——摘编自《家庭报》  
  
  
  
  
美国小孩乖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