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巨人普利策( 五 )

  
普利策上班的第一天 , 总编辑就派他去采访一桩盗窃案 。当他赶到失窃地点时 , 已经有许多别的报社同行闻风赶到了 。普利策不仅详细地进行了采访 , 还帮助办案人员分析案情 。结果 , 案子很快就侦破了 , 而普利策也写了一篇精彩的报道 。就连对他的能力有很大疑问的总编辑 , 也不得不佩服这个小伙子了 。  
接着几个星期 , 普利策写了许多报道 。他之所以一口气能写那么多的报道 , 是因为他下笔快而且不浪费一分一秒 。他领受任务后 , 大街小巷到处奔忙 , 他既报道市政府面临的困境 , 也采写码头工人的打架斗殴 , 甚至别家报纸只字不提的芝麻小事 , 他也不放过 。他认为报纸是给市民看的 , 就要报道市民身边的趣闻趣事 。如果不是苏兹支持他的观点的话 , 他这些稿子是发不出来的 。  
他的文章一登出 , 读者争相传阅 , 顿时洛阳纸贵 , 《邮报》销售量直线上升 。  
报社老板苏兹又把普利策调往杰斐逊城 , 担任报社驻该城特派采访人员 , 专门采访州议会开会的消息 。他到首府从事政治采访的第一个月中 , 就已闯入议会的政治核心 。  
由于苏兹先生的熏陶和栽培 , 普利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苏兹认为这小伙子是新闻方面的奇才 , 有朝一日会和自己并驾齐驱 。  
果如苏兹所言 , 1869年12月 , 普利策通过竞选 , 当选州议员 。进了议会后 , 他敢仗义执言 , 尤其对贪官污吏更是大加挞伐 , 就像在报上发表抨击文章一样 。普利策了解到圣路易斯市政当局所收的大笔税款不知去向 , 就提出一个法案 , 要求追查 。当时就有一些议员极力反对 , 甚至公然威胁他的人身安全 。朋友们也劝普利策别跟这帮有权势的人斗 , 说他们会要你的命的 。  
但他照样坚持原则 , 一边在议会里跟他们斗 , 一边写了一篇篇内幕报道登在《邮报》上 。由于社会舆论的压力 , 当局被迫进行了追查 , 并将贪污受贿的官员绳之以法 。  
由于这件事 , 普利策被州长任命为圣路易斯市的三大警官之一 。  
这一年他才23岁 。他从身无分文来到圣路易斯 , 时间不长 , 就成了该市家喻户晓的风云人物 。  
如今的普利策已是个小有资产的人物了 。他抽空回了一趟故乡 。回到布达佩斯后 , 他这个衣锦荣归的游子扑向了母亲的怀抱 , 母子紧紧拥抱着 , 热泪滚滚而下 。  
9年时间 , 一个流浪的穷孩子变成了报社的阔老板、一个政府要员 , 普利策的继父怎么也不能相信 。  
普利策回到美国后 , 直奔圣路易斯 。在这段时间 , 他做了一笔生意 , 赚了不少钱 。赚钱的原因是他买下了一家报社 , 转手又卖给了当时的新闻业巨头麦克拉 , 净赚了2万美元 。圣路易斯的居民不得不承认 , 普利策同时还是个有生意眼光的人 。  
有一天普利策突然告诉朋友说 , 他要去首都华盛顿 , 担任《纽约太阳报》的特派员 。他有充分的理由要去华盛顿 。当他回欧洲探亲回来时 , 曾在那里小住几日 , 并且遇到了一个令他动心的女孩 。那女孩名叫凯蒂 。  
普利策到了华盛顿后 , 渐渐和凯蒂热恋起来 。但凯蒂的父母却难以接受普利策 , 在他们心目中 , 新闻工作是不值得干一辈子的 。普利策下定决心 , 拼命地工作 , 希望能够在新闻事业上闯点名堂出来 。他深信这个行业同样可以出人头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