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的王子莲说,第一步的治疗是饮食调控 。我们可以发现,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是因为饮食不合理,因为怀孕以后大家总是认为要增加营养,饮食结构不合理,或者是某一部分的量过多 。经过做了OGTT以后,如果有异常,建议孕妇看营养门诊,这些门诊有些是产科医生看,有些是营养科的医生看 。按照正常的饮食结构把能量供给婴儿,在这种情况下看血糖水平是否控制得好,如果控制得好,就可以把血糖控制在好的范围,既不影响母亲,也不影响胎儿,如果不行的话就要进行治疗 。通常血糖控制要达标,空腹或餐前血糖要控制在5.6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6.7mmol/L,糖化血红蛋白尽可能控制在6.0%以下 。
翁建平指出,饮食控制要以既能保证孕妇和胎儿营养而又不引起饥饿性酮体产生及餐后高血糖为原则 。运动以不导致胎儿宫内窘迫、发育迟缓,不引起宫缩,准妈妈心率正常为原则 。如果在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3—5天后血糖仍无法达标,或饮食控制后出现饥饿性酮症,增加热量血糖又超标,就尽早开始胰岛素治疗,并一直持续到分娩,这最好能在内分泌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大多数怀孕前血糖正常的糖妈妈在生完宝宝之后血糖都会恢复正常,产后6周应做75克口服糖耐量试验,重新评估糖代谢情况并进行终身随访 。
“糖妈妈”还担心一个问题:到了晚孕期,胎儿的营养需求大增,吃得太少宝宝的发育受影响吗?王子莲给“糖妈妈”们支了一招:了解宝宝的发育情况并不需要常常去做B超,定期测体重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好办法 。只要妈妈的体重增长正常(每周一斤),就不用担心宝宝发育不良了 。但是,这首先要求妈妈的血糖要控制好,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即使妈妈的体重增长看起来是正常的,宝宝也可能出现营养不良 。另外,测体重的时候最好空腹,排完大小便,穿尽量少的衣服,以确保测量准确 。
“糖妈妈”有两种:一种是在怀孕期间第一次发现血糖异常的,叫妊娠糖尿病 。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当中是很大的一部分;另一种是怀孕之前已经明显诊断了糖尿病,这种叫糖尿病妊娠 。这种占妊娠合并糖尿病20%的比例 。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 一寸光阴一寸金|著名的劝学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原诗上一句是 蚂蚁庄园12月23日答案
- 单身宝妈在国外3年,和宝宝没有“羊”的经验分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