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 测量上肢血压、下肢血压、小儿血厂时应使川一个制的袖带,个能防川

  
               郑州大学护理学院教案首页  
教学内容(章、节):  
   第十六章饮食与营养  
                  第一节  人体营养的需要  
特殊饮食护理用物  
                  第二节  医院饮食  
自制多媒体课件  
                  第三节  饮食护理  
                  第四节  特殊饮食护理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饮食与营养对人体健康的意义  
   2、熟悉医院饮食的种类、适用范围、饮食原则及用法  
   3、熟悉营养状况的评估  
   4、了解病区的饮食管理,掌握患者进食前、进食时、进食后的护理  
   5、掌握鼻饲法  
   6、了解要素饮食的目的、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医院饮食的种类、适用范围、饮食原则及方法  
         2、营养状况的评估  
         3、鼻饲法  
难点:  鼻饲法  
教学主要内容  
   一、营养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二、热能的单位、来源、供应量的要求  
   三、营养素的功能、来源、人的需要量  
   四、医院饮食种类(基本、治疗、试验、)  
   五、营养评估及一般饮食护理  
   六、特殊饮食护理各种灌肠法和洗胃法  
   七、鼻饲法  
   1.复习1)基本饮食有几种?流质饮食适用于哪些病人?  
         2)概念:正氮平衡、负氮平衡、治疗饮食、试验饮食、管饲法  
                  鼻饲法、要素饮食  
   2.预习鼻饲法的目的、用物、操作步骤  

第十六章 饮食与营养  
第一节 人体对营养的需要  
   1.热能  
   热能是维持生命活动、生长发育及从事各种活动和劳动所需要的能量 。热能的单位通常以千焦耳(kJ)或千卡(kcal)表示,换算关系是:1kcal=4.184kJ 。食物中能为人体提供热能的营养素有三大类―一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其产热能量分别为蛋白质4kcal/g,脂类9kcal/g,碳水化合物4kcal/g 。  
   决定热能需要量的主要因素有基础代谢、食物特别动力作用和活动强度 。  
   (1)基础代谢:人体在空腹清醒、安静的状态下,在适宜的气温(18~25℃)环境中,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时的热能需要量称基础代谢;单位时间内人体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所消耗的基础代谢热量称为基础代谢率 。基础代谢率受到年龄、性别、身体组织成分和体型、营养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另外在疾病及内分泌紊乱时基础代谢率也可能发生变化 。如高热时基础代谢率可增高20%~30%,体温每升高l℃,基础代谢率约增加13%;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基础代谢率也会明显增加 。  
   (2)食物特别动力作用:机体由于摄取食物而引起体内能量消耗增加的现象即为食物的特别动力作用 。蛋白质的特别动力作用最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