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双性化气质该如何培养( 五 )

  
症状一:在外孤僻在家闹  
13岁的小苏今年刚上六年级,这个在大人眼中乖巧、文静的孩子却让苏妈妈伤透了脑筋 。据苏妈妈说,从小学一年级起,小苏就显得有些胆小:不敢跟老师说话,不喜欢跟同学玩,课堂上从不回答问题,在班上人缘也不好 。学习上遇到不会的也不问,作业从不让人看,成绩很差 。每学期孩子的评语都是“内向、孤僻” 。  
更让苏妈妈头疼的是,孩子在学校很孤僻,在家里却很调皮,爱捣乱 。“有时候气得抓过来就打,”苏妈妈说,因为孩子校里校外两个样,学习成绩又不好,父母除了批评教育外,也没少打骂,但孩子还是没什么改观,苏妈妈很无奈 。  
专家点评:  
以上情况说明孩子性格比较胆小怯懦,跟他从小成长的环境和接受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比如父母过度限制孩子的活动,不准孩子单独外出,不让孩子多接触同龄伙伴,造成孩子不合群,缺乏一定的交往能力;再如父母过分娇宠孩子,事事包办替代,使孩子丧失锻炼的机会;或者父母过分严厉,孩子整日战战兢兢 。  
再者,多数父母只关注孩子在学校的成绩表现,从未关心孩子内心的变化,如在学校是否快乐 。苏妈妈不该以成绩的好坏来衡量孩子的好坏,也不该简单地采取“打骂教育”,可以多陪陪孩子,了解他的内心,鼓励孩子与同龄伙伴交往,请进来,走出去,孩子会慢慢开朗起来 。  
症状二:喜欢打人太自我  
“我儿子总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晋江林妈妈的儿子小林,今年6岁,正上幼儿园大班 。在班上,别的小孩都比较听老师的话,唯独小林,不仅不听话,还常常自言自语,一个人说话、唱歌声音很大,比较不在意旁人的感受 。  
做事精神也不集中,常常这件事还在做,他又跑去做另一件事 。比如画画,小林不是画到一半就跑了,就是干脆把画都撕了,颜色也不大懂得认 。在班上,也不爱和小朋友说话 。小林还有一个奇怪的习惯,“喜欢打人,跟他关系越好、越亲密的人,他越会打 。”  
专家点评:  
“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说明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可能林妈妈没有要求孩子从小一件一件地处理事情,或者在孩子做事的时候常中途打断他,导致小林做事虎头蛇尾 。  
“喜欢打人,越亲密的人越打”,很可能是小林在小时候刚开始出现类似行为时,林妈妈和林爸爸没有及时制止,反而觉得孩子很可爱,和他嬉戏,这实际上无形中鼓励孩子这种“打人”行为的再次出现 。  
需要提醒父母的是,孩子不听话的表现,总是与他们的内心想法联系在一起的 。要想彻底纠正孩子不听话,还必须深入孩子的内心,用心灵与之进行对话,这样才能真正感化他们,使他们自觉发生转变 。同时,父母在想方设法纠正孩子不听话的同时,也应该反省反省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是否有不当之处,是否有过激行为,是否考虑过孩子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等 。  
症状三:爱和大人唱反调  
李阿姨的孩子小李在一所  
  
12  
如何对待“脾气大”的幼儿  
聪明妈妈:“小兔乖乖”来壮胆  
  
  
  
市直小学上五年级,不喜欢看书,作业比较潦草,成绩一般 。孩子平时很少找同学聊天,喜欢待在家里跟大人“唱反调” 。平时,夫妻俩如果让孩子帮忙做点家务事或者催孩子读书,小李都是推三推四,甚至大讲粗话,对父母很不尊重 。  
李阿姨说,家里来客人时,孩子不仅会直呼客人姓名等,还常常干扰大人谈话 。让夫妻俩很尴尬,下不了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