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正常密度值是多少

1.肝脏CT密度29HU  

肝脏正常密度值是多少
  
文章插图  
1、腮腺混合瘤或称多形性腺瘤,是一种含有腮腺组织、粘液和软骨样组织的腮腺肿瘤,故称“混合瘤” 。其中的粘液和软骨样组织都是由腺组织蜕变而成的 。肿瘤外层是一层很薄的包膜,是由腮腺组织受压后变形所形成,并非真性包膜 。  
2、腮腺混合瘤应早期手术切除,以防恶变;术前不宜作活体组织检查,禁忌作顺包膜剥离的剜出术,须将肿瘤连同包膜和肿瘤周围的正常腮腺组织足够地一并切除,否则易复发;复发者易恶变 。手术时应尽量避免损伤面神经 。可在术前经腮腺管注入美蓝使腮腺染成蓝色,有助于识别面神经 。若需切除腮腺深叶,应显露面神经主干及各分支,并细致分离 。  
如已有恶变,应施行根治性腮腺全部切除术,包括面神经支在内 。  
3、腮腺混合瘤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就是手术,吃药是没有任何用的 。如果病变长的不是太快,可以半年后再作手术 。  
2.肝脏的正常值是多少呢?  
血清蛋白  
血清总蛋白(TP):  
60-80 g/L(克/升)  
血清白蛋白(ALB):正常情况:  
40~55g/L  
血清球蛋白(G):正常情况:  
20~30g/L  
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  
1.-2.∶  
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检测是反映肝脏功能的关键指标 。因为肝脏有很强的代偿能力,以及白蛋白半衰期较长等原因,所以只有当肝脏损害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并发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的变化,而急性或局部肝损害时这两个指标多为正常 。因此,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检测大都用在反映慢性肝损害,并可反映肝实质细胞的储备功能 。总蛋白减低常与白蛋白减低一同出现,总蛋白增高常同时伴有球蛋白增高 。  
常用血清酶  
谷丙转氨酶(ALT):  
5-40 U/L(单位/升)  
谷草转氨酶(AST):  
8-40U/L(单位/升)  
ALT /AST≤1  
二者升高见于: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活动期、肝癌、脂肪肝、胆囊炎、胆管炎,急性心肌梗融死、心肌炎、多发性肌炎、酒精性肝炎(AST升高明显);  
肝炎时二者均可明显升高;黄疸前期,往往AST > ALT,不久AST < ALT;恢复期一般ALT恢复较慢;  
二者持续增高,说明有慢性肝炎;AST/ALT比值小于1,可能是慢性迁延性肝炎;酶活性增高且AST/ALT比值大于1,可能为慢性活动性肝炎 。  
碱性磷酸酶(ALP)  
ALP:  
40-110 U  
各种肝内、外胆管阻塞性疾病,ALP明显升高;肝炎等累及肝实质细胞的肝胆疾病,ALP仅轻度升高 。  
γ-转肽酶(γ-GT)  
γ-GT<  
50 U  
血清胆红素  
总胆红素(STB):  
1.71-17.1μmol/L(微摩尔/升)  
直接胆红素(CB):  
1.71-7μmol/L(1-4mg/L) 。  
间接胆红素(UCB):  
1.7-13.7μmol/L  
血清胆红素是重要的判断肝细胞损伤程度的预后情况的指标 。  
1、当肝病患者的胆红素明显升高时,表明有较严重的肝细胞损伤;若长期异常时,提示有转为慢性肝病的可能;短期内急剧升高,表明病情危重;  
2、慢性活动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急性黄疸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阻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胆石症、胰腺疾病、输血等均可增高 。  
3、TBIL可结合DBIL及症状等鉴别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或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  
CB/STB  
胆红素总量(STB)正常情况:脐血<34μmol/L0~1天<103μmol/L3~5天<205μmol/L其后<34μmol/L  
成人:  
1.7~17.1μmol/L  
胆红素总量增高、间接胆红素增高: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输血,恶性疾病,新生儿黄疸等 。胆红素总量增高、直接与间接胆红素均增高: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变,中毒性肝炎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