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秋冬季常见常传染病
1. 手足口病
此病多发生在夏、秋季可散发亦可引起局部流行 。以发热、口腔溃疡和手足疱疹为特征 。手足口病通常在7-10天内痊愈,并发症不常见,极少病人可并发无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其症状是发热、头痛、颈直或背痛 。传染源: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和肠道病毒(EV71)等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传播途径:通过接触经粪--口途径传播,少数也可能通过呼吸道传播 。
人群易感性:人群对手足口病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防病实践中发现,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及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临床症状: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 。
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 。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颊粘膜 。
1-2天后可见
皮肤斑丘疹,有些为疱疹,皮疹不痒,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 。
2.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具有高度的传染性 。流感不同于普通的感冒 。本病多发于秋冬季,人群普遍易感 。由于流感是病毒性传染病,因此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
主要预防措施: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
2.勤洗手 。
3.打喷嚏或
咳嗽时应用手帕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 。
4.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 。避免过度疲劳 。
5.每天开窗通风次数,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
6.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浑浊的场所 。
3.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上以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发热伴咀嚼受阻为特征,同时可侵犯其他器官引起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 。
传染源: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 。病人自腮腺肿大前7日至肿大后9日有高度传染性 。
传播途径:主要经飞沫传播,密切接触者亦可传染 。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病例多发生在5-15岁人群 。患病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力 。
临床表现:多数以耳下部肿胀为首发症状,少数病例有发热、头痛、畏寒、肌肉酸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症状 。
1-2日后腮腺逐渐肿大,肿大先从一侧开始,局部皮肤紧张发亮,表面发红,发热38度-40度不等 。整个病程10-14日 。
4.水痘
水痘:是水痘-带状疱疹所引起的儿童常见的急性传染病 。
水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较多 。临床上全身症状轻微,有发热及全身性分批出现的皮疹,以斑疹、丘疹及迅速发展的疱疹和结痂为其特征 。
传染源:患者是唯一传染源,传染性强,发病1-2日至疱疹结痂时,均具有传染性 。皮疹全部结痂脱落后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以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 。
易感人群:人群对水痘普遍易感,一次发病可终身有较高免疫力 。
临床表现:以发热、头痛、无力及上呼吸道炎症表现,持续1天左右 。起病后数小时或1-2日出现皮疹 。皮疹首见于躯干和头部,红斑疹迅速发展为丘疹,数小时后又变为疱疹,呈椭圆形,周围有红晕,形如露水珠滴,后浑浊,疱疹常伴有瘙痒 。皮疹呈向心分布以躯干为多,四肢较少,手掌及足底更少 。水痘为自限性
- 李姐芝麻薄脆的做法 幼儿园食谱带克数
- 普洱茶象征哪个季节 春天喝普洱茶好吗
- 春夏秋冬分别喝什么汤好 春天适合喝银耳羹汤吗
- 秋冬肌肤干燥脱皮如何护肤 秋天皮肤干燥脱皮
- 皮皮虾哪个季节什么时候吃最好吃 皮皮虾昨天买的死了能吃吗
- 云贵地区风力旺盛的季节 几月份风多
- 四个季节的特点是什么 秋天的特点有哪些呢
- 换季养生如何做 春夏秋冬四季养生的要点
- 红膏蟹什么季节最肥 青蟹几月份最肥
- 秋季你是怎样预防感冒发烧的呢 幼儿园秋季预防感冒小提醒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