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秋冬季节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二 )

疾病,10日左右自愈 。极少数人可以并发水痘脑炎、水痘肺炎等并发症 。  
  5.麻疹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有麻疹粘膜斑(柯氏斑 在口腔两侧颊粘膜靠第一磨牙处的灰白色小点,绕以红晕)及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为主要表现 。任何年龄均可感染麻疹,过去一般以8个月到5岁发病率最高,且每隔2~3年有一次大流行 。麻疹任何季节均可发病,以冬春季发病最多 。  
  传染源: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2天(潜伏期末)至出疹后5天内,口咽、鼻、眼结膜分泌物、气管的分泌物中都含有大量病毒,具传染性 。恢复期不带病毒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直接传播,经衣物、玩具等间接传播甚少见 。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 。接触病人后90%以上易感者发病 。病后有持久免疫力 。成人多因儿童时患过麻疹或接种麻疹疫苗而获免疫力 。  
6个月内婴儿可受到母体抗体的保护,很少患病 。流行特征: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为多 。  
  临床表现:从发热到出疹一般3~4天,伴体温增高,症状加重 。在发热同时出现咳嗽、喷嚏、流涕、咽部充血等卡他症状;眼结合膜充血、畏光、流泪、眼睑浮肿 。皮疹先见于耳后、发际,渐及额、面、颈,自上而下蔓延到胸、背、腹及四肢,最后达手掌与足底,3~5天出齐 。皮疹初为淡红色斑丘疹,大小不等,高出皮肤,呈充血性皮疹,压之退色,初发时稀疏,色较淡,以后部分融合成暗红色,少数病例可呈现出血性皮疹,压之不退,疹间皮肤正常 。  
出疹3~5天皮疹出齐后,发热开始减退,全身症状明显减轻,皮疹按出疹的先后顺序消退,消退初期留浅褐色色素斑,伴糠麸样脱屑,历时约1~2周 。无并发症者病程为10~14天 。  
  秋冬季常见的传染病有麻疹、流行性感冒、水痘、肺炎、流行性腮腺炎等 。这些均为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的,因此常见的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1.避免受凉  
  这段时间白天的气温还是比较高的,但是,早晚的气温较低,那么我们就要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物。冬季参加锻炼时,更要注意及时增减衣服,有些幼儿运动出汗老师和家长要及时帮幼儿脱衣服,等到“回冷”时就很容易着凉感冒了 。  
  2.优化环境  
  班上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每次不少于15分钟,使空气清新清洁,减少病菌,预防疾病 。班上如果有幼儿已经发病要回家治疗,同时班级要进行消毒处理 。  
  3.补充营养  
  注意多补充些鱼、肉、蛋、奶等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多喝水,提高抗病能力 。  
  4.生活规律  
  幼儿在园午睡也很重要,充足的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  
  5.加强锻炼  
  体育锻炼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  
  6.个人防护  
  要注意勤洗手,养成正确洗手这个简单的习惯,加强卫生意识,防止传染病的扩散 。  
10月15日为 “国际洗手日”,它的目的是为了推动儿童在家庭和学校等公共场所将用肥皂洗手由一种观念转化为自觉行为 。另外出门尽量站在空气通畅的地方,少到拥挤的场所 。  
  7.免疫预防  
  疾病流行季节可到疾控中心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流感、肺炎、麻疹、水痘等疫苗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