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二市,将在大地上生活了亿万年从不能牵手的长江、黄河、淮河、海河、钱塘江连接沟通了起来,五大水系的文化云气在这里际会融合 。大运河,凝聚起日月精华、凝聚起天地灵气、凝聚起东方文明,流进民族的心灵深处;大运河,峡谷影蜿蜒,潜形阅古今,以世间绝无仅有的肚量,从容潇洒地吞吐五大水系,横向流淌北方的大野、南国的沃土,纵向创造中华文明,雕刻中国人的性格,以一泻五千里的豪迈,开启中华民族奋袂而起的激情闸门
……
在自然界,我们不可能见到“十字”交叉的河流 。水往低处流,一条河不可能穿过另一条河流淌 。大运河与五大水系发生五次“十字”交叉,这是大运河在技术上的伟大之处 。它是靠“闸”做到的 。船闸调节了高高低低的水系 。这是大运河与自然河流迥然不同的地方 。这是大运河不同凡响之处 。
京杭大运河是沟通华夏南北的大动脉,是一条集通航、灌溉、防洪、排涝于一身的伟大工程 。它的开凿成功,直接造就了中国古代社会交通的便利、经济的繁荣、文化的昌盛 。美国地理学家施坚雅在深入而缜密的研究基础上完成的《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一著中告诉我们:与大运河有直接水系联系的地区的发展水平明显高于没有水系联系、支撑的地区 。大运河流域再没有闭塞僻壤,它以它极强的通气性、渗透性和吸附性,泽被滋润所有的田野、村庄、城镇、市衢……凡水珠溅及的地方,一年一年涌动辽远温馨的波浪,田塍,炊烟,节日,五谷,漫漫水声深处,希望静静升起,弥散自身光芒,将无声的岁月敲响 。
在自然历史和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在世界东方古老的华夏大地,惟有同属人工工程的万里长城勉强可以与大运河相比拟 。如果说长城是中华民族挺立的脊梁,那么,大运河则是奔涌在民族胸膛上的一脉血管;如果说长城是以魁梧的身驱阻挡外力入侵、保家卫国的父亲,那么,大运河则是有着水的柔情、勤劳质朴的母亲;如果说长城是一个健美壮实的勇士,护佑着它的子民,那么,大运河则是一位风姿绰约的少妇,用汨汨甘甜的乳汁,毫不吝啬地喂养着怀中儿女 。长城—运河,一刚一柔,一阴一阳,成为民族情感和智慧、韧性和意志的象征 。
如果说筑长城是为了设置难以逾越的障碍,是为了隔绝和封闭,可以说是积极防御,但基调是阻挡,大运河则全然不同,它的诞生是为了尽可能的沟通和交流,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贯通和融合 。无论开挖者有怎样的初衷,一旦凿成,它就再不受初掘者动机的支配和束缚,客观上释放着促进统一的威力,显示着中华文化中积极进取、追求融合的宝贵品质 。
有了大运河,就有了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载体,就有了大地的通经活络 。大运河是历史赠给这片土地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活剧,上演着沿岸的千古传奇 。大运河在履行属于自己的神圣使命的伟大历程中,不断演化,演化成了偌大的文化符号,演化成了一条精神的大河,每朵翻飞的浪花上,闪烁着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灵光;茂盛藤蔓,壮阔地铺开的青枝绿叶间结满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累累硕果,泛动着诱人的光泽 。
可以设想没有长城的崇山峻岭的样子,但不能设想没有与世作甘霖的大运河的土地是个什么样子 。沿岸还会有这么多的明星城镇吗?经济还能这么繁荣吗?文化还能这么多姿吗?如果说长城是一曲曾经高亢嘹亮在峻岭间的战歌,那么,大运河则是一首摇篮曲,一首传唱不息、流播在大地上的民族史诗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