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由来小故事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午日节、端午、重五、艾节等等,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其实有很多说法的,下面就跟我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文章插图
端午节的由来
由来一: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屈原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身死 。屈原死后百姓悲痛不已,便在每年的五月初五祭祀屈原 。后来演变成端午节 。
由来二:在春秋战国时期,吴国大官被越国收买,谗言陷害伍子胥,致使夫差赐死伍子胥,并把其尸体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的日子 。
由来三:相传曹娥父亲打渔时溺水多日不见尸体,年仅十四岁的曹娥便于五月五日投江救父,并于五日后抱出父亲的尸体,就此被传为神话 。

文章插图
端午节习俗
一、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
二、写符念咒
古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因此端午节这天一定要在室内挂避邪驱鬼的符咒 。而且挂驱鬼符还有一些严格的仪式,例如说必须在端午日出或正午时书写,书写材料用生朱,砚内、书写人口中必须放上硝石等等 。
端午节来历的故事关于端午节来历的故事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端午节来历的故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文章插图
端午节来历的故事 篇1 1.屈原投江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 。屈平,字原, 通常称为屈原 , 又自云名正则 , 号灵均 , 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 。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 。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 , 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
2.迎接伍子胥
有些说法则与吴国大夫伍子胥有关,而非屈原 。
南朝萧梁时期宗懔所著的《荆楚岁时记》,是一部中国古代荆楚地区的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介绍文集 。在该书的第卅节里头记载着:“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并命舟楫以拯之……邯郸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 。”认为东吴地区的端午竞渡是为了迎接已被当时人们视为河神的伍子胥,与屈原无关 。关于粽子,则有当地的记载:“乡俗午日以粽奉伍大夫,非屈原也 。”
3.纪念孝女曹娥
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 , 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 , 昼夜沿江号哭 。过了十七天 , 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
4.白娘子喝雄黄酒现原形
传说,有一条白蛇修炼了一千年 , 终于修成人形,化为美丽端庄的白娘子 , 另一条青蛇修炼了五百年,也化为富有青春活力的小青姑娘 。她们二人结伴来到西湖游玩,当她们来到断桥时,白娘子在人群中看见一位清秀的白面书生,心中暗生情意 。小青便悄悄地作法,降下大雨 。白面书生许仙打着伞来到湖边乘船,
正好看见白娘子和小青被大雨淋得很狼狈 , 许仙忙把自己的伞递过去让她们避雨,自己却躲得很远,任凭雨淋 。白娘子看见许仙这样老实腼腆,心里更喜欢了,许仙也对美丽的白娘子产生了爱慕之情 。在小青的撮合下,许仙和白娘子成了亲,并且在西湖边上开了一家药店,治病救人,乡亲们都很喜欢他们 。
但是金山寺的法师法海却认为白娘子是妖精,会祸害民间 。他悄悄地告诉许仙,白娘子是白蛇化身而成,还教许仙怎样识别白蛇 。许仙将信将疑 。转眼端午节到了,老百姓都喝雄黄酒避邪,许仙按照法海教的办法,逼迫白娘子喝雄黄酒 。白娘子这时候已经怀孕 , 她推却不了许仙,喝了酒后,马上现出蛇的原形,许仙立刻被吓死了 。白娘子为了救活许仙,不顾自己怀孕,千里迢迢来到昆仑圣山偷盗起死回生的灵芝草 。白娘子与守护灵芝草的护卫拼命恶战,护卫被白娘子感动了,将灵芝赠给她 。许仙被救活以后,知道白娘子真心爱自己,夫妻更加恩爱 。
可是法海还是容不下白蛇在人间生活 。他将许仙骗进金山寺,强迫他出家为僧 。白娘子和小青非常愤怒,率领水族士兵攻打金山寺 , 想救出许仙 。她们不断作法,引发洪水,金山寺被洪水包围 , 这就是传说中很有名的“水漫金山” 。法海也大显法力 , 白娘子因为临产,打不过法海,只得在小青的保护下逃跑 。当她们逃到断桥时,正遇上从金山寺逃出来的许仙 。许仙与白娘子二人经过劫难,又在初逢的断桥相见 , 百感交集 , 不由得抱头痛哭 。白娘子刚生下儿子,法海就赶来了,他无情地将白娘子镇压在西湖边的雷峰塔下,诅咒说,除非西湖水干,雷峰塔倒掉,否则白娘子永远也不能再回到人间 。
多年后,小青修炼得道,重回西湖,她打败了法海,将西湖水吸干,将雷峰塔掀倒 , 终于救出了白娘子 。
端午节来历的故事 篇2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 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 , 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 ,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 , 以纪念屈原 。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 , 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避邪 。“中国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 , 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代有大量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传世 。
端午节粽子
端午节(英文为DragonBoatFestival或DoubleFifthFestival)又称为端阳节,为每年的农历5月初五日 , 在湖北、湖南、贵
端午赛龙舟活动
州、四川一带,端午节又分为大端午与小端午 。小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 。2010年,6月14日,6月15日,6月16日为法定放假日子 。2010年6月16日为端午节 。
时至今日,端午节在中国人民中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 , 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2009年9月30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决定: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法定节日
《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第二条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五)端午节 , 放假一天(农历端午当日)……”据此,自2008年开始,端午节正式列入国家法定节日 。在文化逐渐多元、信息日益丰富的今天,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面临着不少挑战 。这迫切需要人们与时俱进,既要保持传统,又要适应当今人们需要 。
名称由来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 。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 。《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
节日别称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 。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浴兰节、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 。纪念屈原的`节日!
端阳节
据《荆楚岁时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 , 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
重午节
午,属十二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
天中节
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时 , 阳重人中天,故称这一天为“天中节” 。
浴兰节
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 。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
解粽节
古人端午吃粽时 , 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 。
女儿节
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 , 戴艾叶,五毒灵符 。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 。出嫁女亦各归宁 。因呼为女儿节 。”
端礼节
在湘南地区沿古俗,于在在夏日来临之时的“五月初五” , 在门上挂艾叶,用艾叶洗澡驱蚊的一个洗礼 。人们认为经过洗礼,可以驱走疟疾 , 能够安全的渡过这个夏日多蚊的季节 。
菖蒲节
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 , 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
佩饰
旧时江浙一带端午时妇女的一种饰物 。一般用金银丝或铜丝金箔做成,形状为小人骑虎,亦有另加钟、铃、缨及蒜、粽子等的 。插在妇女发髻,也用以馈送 。《清嘉录》云:“(五月五日)市人以金银丝制为繁缨、钟、铃诸状,骑人于虎,极精细,缀小钗,贯为串 , 或有用铜丝金箔者,供妇女插鬓 。又互相献赉,名曰健人 。”健人一说与艾人同意,只是以帛易艾,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小序》云:“杭俗,健人即艾人,而易之以帛,作骆虎状,妇人皆戴之 , ”似此则当有驱邪辟疫之作用;一说即古时的步?。课九笆纹?蔡云《吴献》注) 。儿童头上还会用雄黄酒画上一个“王”
豆娘 , 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作文素材大全《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多见于江南 。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 。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 。《清嘉录》引《唐宋遗纪》云:“江谁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 。凡以缯销翦制艾叶,或攒绣仙、佛、合、乌、虫、鱼、百兽之形,八宝群花之类 。绉纱蜘蛛,绮榖凤麟 , 茧虎绒陀,排草蜥蜴 , 又螳蜘蝉蝎,又葫芦瓜果 。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百状,或贯以串 , 名曰豆娘,不可胜纪 。”
艾虎,旧时端午节驱邪辟祟之物 , 也作装饰品 。我国古代视虎为神兽,俗以为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 。《风俗通》云:“虎者阳物 , 百兽之长也 。能噬食鬼魅,……亦辟恶” 。故民间多取虎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节的艾虎为最具特色 。艾虎或以艾编剪而成 , 或剪彩为虎,粘以艾叶,佩戴于发际身畔 。端午节饰戴艾虎的风习已经有千年以上的历史 。宋陈元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端午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 。王沂公《端午帖子》诗:‘钗头艾虎辟群邪,晓驾祥云七宝车’ 。”又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以彩线穿之 , 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古诗云:‘玉燕钗头艾虎轻’,即此意也 。”
画额,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 , 云可驱避毒虫 。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 。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 , 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 , 以避毒物 。”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 , 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致 。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 , 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病延年 。”
长命缕 , 端午节时厌胜佩饰 。亦称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别称“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相同 。其俗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 , 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此类节物的形制大体有五:简单的以五色丝线合股成绳,系于臂膀;在五彩绳上缀饰金锡饰物,挂于项颈;五彩绳折成方胜,饰于胸前;五彩绳结为人像戴之;以五彩丝线绣绘日月星辰乌兽等物,敬献尊长 。此俗始于汉代 。东汉应劭《风俗通·佚文》:“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长命缕,一名辟兵绍” 。以后相沿成习,直至近、现代 。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记当时风俗:“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续罗制成小虎及粽子、壶卢、樱桃、桑葚之类 , 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 。”其中唐宋时 , 更有宫廷赐大臣此种节物之事 。史载唐代宗兴元元年端节,宫廷曾赐百索一轴 。又《宋史·礼志十五》:“前一日,以金缕延寿带、彩丝续命缕分赐百官 。节日戴以入 。”
荷包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 。”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 。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 。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
戴香包颇有讲究 。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 , 家庭和睦 。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 , 如虎、豹子;猴子上竿、斗鸡赶兔等 。青年人戴香包最讲究,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 , 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二枚别致的香包 , 赶在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 。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给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围男女的评论,直夸小伙的对象心灵手巧 。
禳解、祛除及避五毒
五毒
如上所述,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 , 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 。其实,这是由于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 , 所以要十分小心,这才形成此习惯 。种种节俗,如采药 , 以雄黄酒洒墙壁门窗 , 饮蒲酒等 , 看似迷信 , 但又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卫生活动 。端午实在可算是传统的医药卫生节,是人民群众与疾病、毒虫做斗争的节日 。今天这些卫生习俗仍然是应发展,并应弘扬传承的 。
端午的卫生习俗
采药 。这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俗之一 。《夏小正》载:“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 。”《岁时广记》卷二十二“采杂药”引《荆楚岁时记》佚文:“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 。”后魏《齐民要术·杂记》中,有五月捉蛤蟆的记载,亦是制药用 。后来有不少地区均有端午捉蛤蟆之俗,如江苏于端午日收蛤蟆,刺取其沫,制作中药蟾酥;杭州人还给小孩子吃蛤蟆,说是可以消火清凉、夏无疮疖 。还有在五日于蛤蟆口中塞墨锭,悬挂起来晾干 , 即成蛤蟆锭,涂于脓疮上可使消散 。这种捉蛤蟆制药之俗,源于汉代“蟾蜍辟兵”之传说 。又如湖北监利于端午“采百草”,亦采药草之俗 。采药是因端午前后草药茎叶成熟,药性好 。
;
端午节由来的故事端午节的由来故事如下:
屈原这个历史人物 , 最早出现在《史记·屈原列传》中 。在此之前 , 没有屈原这个人物记载 。据闻一多考证 , 把屈原和端午节捆绑在一起,是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中才出现的 。公元前278年 , 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 , 攻破了楚国国都 。
屈原在这一年五月五日这天投汨罗江自杀 。在此之前,屈原被楚王贬黜政治中心,相当于流放到了江南地区 。为此 , 楚国人驾驶小船,但却没能在波涛汹涌的泪罗江上找到屈原 。由此,形成了赛龙舟 。另外,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尸体,就投了米等很多食物 。后来就形成了粽子 。

文章插图
端午的演变
端午节 , 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 。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
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龙祖,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 。端午风俗形成可以说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 。
端午节的由来和故事端午节的第一种说法是为纪念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的 。这种说法在全国流传很广,老百姓也最为认可 。屈原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官至左徒、三闾大夫等 。屈原为人正直,忧国忧民 , 一心致力于国家的变法图强,但是却屡屡遭受小人的谗言攻击和迫害,再加上楚怀王昏庸无道,不辨忠奸,满怀忠君爱民热忱的屈原被疏远了、被放逐了 , 最终在悲愤绝望中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 。人们为了纪念他才有了端午节 , 才有了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
端午节的第二种说法是为了纪念伍子胥的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 , 父兄均被无道的楚平王所冤杀,后来伍子胥逃到吴国 , 帮助吴国富国强兵 , 并且助吴伐楚,五战而攻入楚国首都郢城 。当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其墓,鞭其尸三百,以报父兄被屈杀之仇 。吴王阖闾死后 , 其子夫差继位 , 吴国更加强大,攻打越国,一举取得胜利,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 。此时的吴王夫差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开始骄傲自大起来,听不进逆耳忠言 。
伍子胥建议他彻底消灭越国 , 以绝后患,夫差非但不听,反而轻信陷害伍子胥的谗言,逼迫伍子胥自尽 。伍子胥临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 。”随后便拔剑自刎 。夫差得知此言大怒 , 令人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中,因此相传端午节也是纪念伍子胥的日子 。
端午节的第三种说法是为了纪念东汉孝女曹娥的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 , 父亲溺水亡于江中,打捞数日也找不到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她悲痛欲绝,昼夜沿江号哭 。过了十七天 , 就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也投江了,五日后抱着父亲的尸体,浮出水面 。曹娥的孝行感天动地,在民间广为流传,当时的文人墨客纷纷作诔辞颂扬曹娥投江寻父的孝行 。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天浙江绍兴,墓前有曹娥碑,传此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 。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江更名为曹娥江,而人们也就在曹娥投江寻父的五月初五这一天来祭奠她 。
端午节的第四种说法是为了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的 。秋瑾字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 , 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且喜欢骑马、击剑,有当代花木兰、秦良玉的美誉 。28岁时参加革命 , 影响极大 , 预谋革命起义,不幸在开会时为清兵所捕,坚贞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初五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 。
秋瑾虽然是六月初五殉国的,但是后人敬仰其诗、其人 , 复哀其忠勇事迹,乃将其与爱国诗人屈原相提并论,合并举行纪念 , 也在端午节这一天纪念这位女英雄、女诗人 。

文章插图
【端午的由来的故事,端午节的由来小故事】
- 蝉的由来的传说,齐女化蝉的典故
- 琼瑶写父亲的名言,形容父爱的名人名言有哪些
- 鱼嘴吊兰怎么养殖方法,鱼嘴吊兰怎么养护
- 如何清理玻璃上的水垢,玻璃的水渍怎么去除小妙招
- hr是什么单位计量,hr是什么单位
- 月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月亮为什么有缺有圆
- 鱼糕的制作方法和比例配方 鱼糕的制作方法和比例配方美食杰
- 小丑鱼和海葵是如何共生的十字左右 小丑鱼和海葵是如何共生的
- 苹果的热量多少大卡,一个苹果多少卡路里
- 地底下的水管冻了怎么办,地下水管被冻住了怎么解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