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自己学 自己在家学习( 三 )


更严重的在于,你有时候并不是轻松的随机决策,而是在反复的纠结和犹豫 。读过我之前文章的同学知道,反复纠结和犹豫一个东西,会急剧的消耗你的意志力,进而导致你更有可能放弃学习,转而投向手机和娱乐的怀抱 。我们来做个对比:
一个有学习计划的人,吃完早餐后看了一眼自己的计划表,哦,今早前一个小时要先学数学,于是他去学数学了——整个过程中他几乎没有消耗任何脑力和能量,大脑里也很清静 。如果此时他不小心产生了一点想去玩游戏的念头,那个念头就很突兀的,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水,激起巨大的震动 。这个震动会让他很警觉,心想,不能那么堕落 。他就更可能比较轻松的调动了自己的意志力把这个欲望压制下去了 。
而一个没有学习计划的人,吃完早餐后坐在书桌前发了两分钟的呆,反复犹豫,我到底是要学语文还是要学数学?又或者要看一看英语的语法?在犹豫的过程中,他的大脑消耗能量,念头变得杂乱 。此时大脑突然产生了一个想玩游戏的念头,那个念头混杂在各种犹豫的思想里,如同在奔腾的河流里丢进石头,波纹被浪花淹没而未引起警觉 。他更容易神不知鬼不觉的就去捡起手机玩一玩了,而不太容易调动意志力让自己去学习 。
【在家里自己学 自己在家学习】所以第一步,在漫长的假期里,你需要给自己制作一个学习计划,类似于学校里的课程表 。

学习的环节我就不说了,大家正常的自学就好 。再来看看检测的环节 。学完之后要检测,检测出了问题再去修正和补充——检测环节像是一个指路灯,告诉你后面该往哪个方向努力学习 。如果没有检测环节,那么你可能长期处于低效学习状态而不自知,容易持续犯大方向上的错误 。
在学校里我们靠老师进行考试来检测,在家里学习的时候,我们该如何给自己检测呢?
最容易想到的方法就是自己给自己做模拟考试 。比如,当你自学了几天的数学中的立体几何一章以后,效果如何呢?你既然在立体几何这个章节又花费了十几个小时的时间,那总该有点长进吧?比如正确率从80%提高到90%以上,或者完成一章试卷的速度加快了?你就该去做一张该章节的试卷,检测结果 。
如果成绩确实提高了,说明你的自学是没问题的,继续学就好了 。如果没有任何长进,那就要进入修正补漏的环节了 。你要分析,为什么没有长进?
是还有陌生题型没有见过吗?如果是这样,你还需要继续增加练习量 。
是已经见过的同类题,现在又不会了吗?如果是这样,说明你对这类题目的研究太肤浅,已经不是增加题量的问题了,你需要对那个题型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抓住其核心 。当然,想要挖掘题目的本质,你可能需要一些高阶的思维方法,比如“条件核检法”,可以仔细研究下 。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一种叫做费曼技巧的方法 。这个方法由一位叫做费曼的物理学家发明,他是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
当你用常规方法学习完某个概念后,就可以通过费曼技巧检验自己的学习情况 。操作方法如下:
所谓费曼技巧,简单来说,就是在大脑中模拟教授别人 。模拟教授的过程能够快速找出概念中你模糊的地方,完善你的学习 。同时,反复的解释思考,也能加深你对概念的记忆和理解 。
如果你把某个概念讲解的非常流畅,所有要点都讲解到位,那么说明你对这些概念已经掌握透彻了 。如果讲解时有卡顿、模糊或者讲不下去了,那么说明你对这些概念的掌握还不够;对于这些模糊、卡顿以及讲不下去的部分,你就需要重新学习;重复循环这个过程,直到你能够流畅讲述这个概念,就说明你完全掌握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