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春秋史话之春秋时代的列国疆域

春秋列国(中国春秋史话之春秋时代的列国疆域)
东迁后的王都洛邑 , 地处今河南省西部 。王室的东、北、西三面是周平王东迁时所依靠的郑、卫、晋、秦四国 , 它们像卫星似的环绕在王都周围 , 起护卫王室的作用 , 在春秋初年它们与王室的关系最为密切 。
郑国据有今河南中部靠北的地方 , 与周王室的东南部相邻 。它在诸候中受封较晚 , 始封君是周厉王的小儿子 , 宣王的弟弟王子友 。宣王为了显示他的“中兴” , 把王子友封在郑(今陕西华县东) , 就是郑桓公 。周幽王时他被任命为王室的司徒 , 是掌管民政事务的高级官员 。幽王暴虐无道 , 桓公预感到王室将会出乱子 , 怕同归于尽 , 就向史伯请教安全之策 。史伯告诉他 , 地处今河南中部的虢、桧(hui)两国之间 , 有河、洛、济、四条河流 , 交通方便 , 易于防卫 , 是很安全的地区 , 可先把属、奴隶和财产寄放到那里 , 等到有机会 , 就利用王室的军队占据这个地区 。郑桓公依计而行 , 后来果然得到桧一带地区 , 在这里建立了郑国 , 并把国都从今陕西华县迁到今河南中部的新郑 。郑桓公和他的儿子郑武公都很能干 , 力量发展很快 。桓公保护幽王而被犬所杀 , 武公接父亲的职位 , 率领大军护卫周王室东迁 。

中国春秋史话之春秋时代的列国疆域

文章插图
周王室的东北边是卫国 。它据有今河南北部、河北南部的大片土地 , 国都在朝歌(河南淇县) 。卫国是周武王之弟康叔所受封的国家 。康叔名封 , 先受封于康地(今河南禹县境) 。而卫国原来是商都地区 。武王灭商之初 , 此地原封给商纣王的儿子武庚 , 并派管叔、蔡叔监管 。武王死 , 年幼的成王即位 , 由周公摄政 。管叔和蔡叔对周公摄政不满 , 想乘机算夺王位 , 便同武庚发动叛乱 。周公辅助成王 , 经过三年的军事征剿 , 平定了武庚等人的叛乱 , 周成王就把这个地方改封给康叔 。由于这个地区处于周王室的卫服地带 , 故名其国为卫国 。康叔在王室担任司寇之职 , 掌管王室的治安 , 其九世为卫武公 。武公四十年(前71) , 犬戎周幽王 , 武公带着卫国的军队救援有功 , 得到周平王的特别嘉奖 。
在周王室的北边是晋国 , 它是周公灭掉唐国后建立的一个国 。晋国的受封同卫国一样早 , 始封君是周成王的弟弟叔虞 。有个“桐叶封弟”的故事 , 据说成王亲政当天子时 , 叔虞还小 。天 , 成王同这个小弟弟玩 , 他将一片桐树叶剪成一个圭(古代种玉制礼器 , 上锐下方呈长条形)送给叔虞 , 并开玩笑说:“我就以这个封你为诸侯吧 。”这句话被周公(有的书上说是史佚)听见 , 就要求真正兑现 。成王说:“我是和他开玩笑的 。”周公说“天子无戏言 。”于是周成王就封叔虞于唐(今山西翼城县境) , 建立了姬姓唐国 , 称为唐叔虞 。封国建藩是一件大事 , 不会如此草率 。唐朝的大文学家柳宗元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来辦其虚妄 。不过 , 叔虞的受封却是事实 。
叔虞的儿子燮父把都城迁到晋水旁(今山西太原附近) , 改国号为晋 , 就是后来的晋国 。父之孙成候南迁到曲沃(今山西闻喜县境) , 穆侯迁于绛(今山西翼城县东) 。穆侯之子文侯护送周平王东迁 , 后来他又攻杀了与平王并立的携王 。平王对他特别感激 , 作了一篇《文侯之命》的辞予以表彩 , 并大加赏易 。其赏赐品仅车就达千辆之多 。辅佐文侯建立功业的晋姜 , 将其事铸于鼎铭 , 称为“晋姜鼎” , 是春秋早期的一件具有断代意义的标准青铜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