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萧氏祖公风水 萧氏菊公风水( 五 )




2、“得姓始祖”只与是否最先使用某个姓氏为决定性条件而不以是否有自此而始的世系为必要条件 。这里强调得明白:文献所见的第一个用此姓的人,在“萧孟亏”之前,至少到目前为止,文献上还没有见过 。我们突出的是“第一个姓萧的人”,虽然我们知道,他“封于萧”,在此前已经有“萧地”、“萧人”,不然就不会将其“封于萧”,但我们还是不知道这“萧地”、“萧人”具体有谁,借孔子的话说叫“文献不足故也” 。所以,到目前为止,我们只知道“萧孟亏”是第一人,因而他也就被历史记载为萧姓第一人,自然也就成了萧氏的得姓始祖 。


3、“开代始祖”一定是与某一个姓氏所最开始进行世系历史记载的祖先相合一的,这个祖先我们同样以姓和氏的统一为尺度而不作细分 。显然,萧姓的世系,至少现在大家都以萧叔大心为起始,当然他就是萧氏的“开代始祖”了,至于各宗支是否真的就是其后裔、DNA是否验证他是萧氏的“开代始祖”,这并不重要,老实说,我就不信 。因为我的观点很明显:“萧地”、“萧人”是长期存在的,即使萧叔大心是属“萧地”、“萧人”之一,也不可能是现今所有姓萧的唯一开代始祖,但现实的谱实就是:我们只知道萧叔大心是“开代始祖”,而无法知道其他 。我曾清理过秦汉以前的所有萧氏,都无法把我们的世系连接上去,所以大家也就仍从其旧说了 。


4、“宗系始祖”事实上是从“我”开始而上追溯至可以明确知道的最初世系的祖先 。“迁入始祖”以迁居而另起隔段世系为基本条件 。精神始祖实在是一种文化认同,但区别于“血缘始祖” 。……


总之,六种始祖是一种划分方式,一种与“我的世系”关系为尺度的划分 。


我曾经有另一种划分方式,亦以世系为尺度分为三种:信仰世系、戏说世系、血缘世系 。按照这种划分,我们追溯到黄帝、萧叔大心、萧何、齐梁、八叶等,都只是一种信仰,不然的话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的谱争,这就是所谓的“信仰世系” 。而现在的大宗之争,如七通、长仲、一菊、梅轩等之争,有点象是在说戏一般,故可称为戏说阶段,晓山说我的世系有问题,上次六祖之文发了以后有宗亲问我:你的世系搞清楚了?真正的答案只能是“戏说清楚了”,这就是谓的“戏说世系” 。至于说我所确知的“血缘世系”,就是萧彦伟公所传,字辈清晰,但在各房仍然免不了串房现象 。所以,我对世系之争一般不介入,也就在于我的上述认知 。我记得当时曾专门写过文章,遗憾的是该文不知所终,或许后来会找出来的 。


我也曾作过文化世系与血缘世系、文化认祖与血缘认祖的划分 。这是晓山批评我家谱并发文章时我直接对他说的,他也认同了我的看法 。文化认祖、文化世系,不讲真实,只讲心安理得 。就象当时好多断线谱,总算找到了上线(不管是否真实,这不重要),这就是重要的成就 。


要之,家谱中的祖先是有不同类型的,应有清晰的认知 。不能用不同的标准在同一个划分体系中,这是十分重要的 。


三、某君说我“未对‘始’字的文字演变作证述,‘始’的本义乃‘太母’,孕育生命的第一人,述之于子姓则可述之于简狄,此亦传说与血缘难分,而进入父系则‘太母’之意已演化为‘开始’,子姓则述之于契 。”事实上,我是在通常的开始意义上使用的 。如果真要追溯“始”的本义,那就不是“大母”或“太母”那么简单 。因为按照《说文解字》:“始,女之初也 。从女,台声 。”(读大学时背《说文解字》,现在忘记了不少,但第一个字是“一”字,最后一个字是“亥”字,释字多用《周易》等,还有些许记忆,此“始”字即有记也,因为当时读《老子》释此“始”字)如此,我们应追溯到母系社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时代去了,但那只是神话所要解决的问题,就象简狄吞燕子蛋而生契一样神奇,但那对殷人来说却是“历史的真实”(现在的考古学已经证明了其燕子崇拜),也就是说,按照某君对“始”的理解,“孕育生命的第一人,述之于子姓则可述之于简狄,此亦传说与血缘难分,而进入父系则‘太母’之意已演化为‘开始’,子姓则述之于契 。”在编谱时,世系究应从简狄开始还是从契开始呢?其实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是按照父权制度确定世系的,因而简狄就最多只能称为“始祖母”了,但又碍于不知“始祖父”,因而存而不论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