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森林的重要性,森林防火重要性


保护森林对人类,动植物和环境都是极其重要的 。以下是几个原因:
1. 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们被认为是地球的肺部,因为它们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 , 帮助维持地球的气候和气候变化,减缓全球变暖 。
2. 森林是广泛生态平衡的基?。?它们提供避难所和食物给大量的野生动物,保护其栖息地和生境 。
3. 森林对人类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 , 提供了木材,纤维和药品等物质 , 为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做出了贡献 。
4.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往往使用森林来砍伐木材以获取短期经济利益,但是这种做法会对森林的生态平衡和环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保护森林是确保地球的未来发展和生存的基础 。
森林防火重要性森林火灾是森林最最可怕的灾害 。它不只是烧毁森林,伤害林内动物,还降低森林更新能力 , 引起土壤贫瘠、破坏森林涵养水源、污染空气,导致生态环境失去平衡 。森林火灾危害严重、扑灭困难
(一)森林防火是保护自然资源的需要
森林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在大面积国有林区、自然保护区及风景名胜区,分布有多种古树名木、名花异草及珍禽稀兽.所有这些都是人类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然而 , 森林火灾能使这些宝贵资源付之一炬.因此,防止森林火灾就是保护自然资源.
(二)木防火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森林是陆地上下垫面最高、范围最大的生态系统.森林是人类及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良好环境.众所周知,森林在维持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森林火灾会使森林的这些功能减弱,甚至消失.因此,防止森林火灾就是保护生态环境.
(三)森林防火是保护森林发展林业的需要
森林火灾是森林三大自然灾害之首,防止火灾就是保护森林.森林是发展林业的基础,没有森林就没有林业.我国是少林国家,森林覆盖率仅为13.92% , 远远低于72%的世界的平均水平.因此,在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广泛开展植树造林、绿化国土仍是我国林业所要做的主要工作.目前 , 国家正在实施的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可以说是我国林业事业发展的里程碑.国家为了保护现有天然林,制定了严格控制对天然林采伐的政策,并由国家财政增加对林业的投入,为我国林业的发慌提供了保障.然而,森林火灾能在短时间内烧毁大片森林,不利于林业的发展.因此,森林防火是保护森林资源和发慌林业事业的基础工作.
(四)森林防火是维护林区社会安定的需要
在林区,森林防火关系到千家万户.森林是林区人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只鹪只崾股衷馐芷苹?nbsp;, 甚至消失,给林区人民生产生活带来困难.另外,森林火灾还会直接威胁林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严重的森林火灾不仅能造成人员伤亡,而且还会毁坏房屋等建筑,使人们失去家园.
一、不要携带火种进山
二、不要在林区吸烟、打火把照明
三、不要在山上野炊、烧烤食物
四、不要在林区上香、烧纸、燃放烟花爆竹
五、不要炼山、烧荒等
六、不要让特殊人群和未成年人在林区内玩火
七、不要在野外烧火取暖
八、乘车时不要向外扔烟头
【保护森林的重要性,森林防火重要性】九、不要在林区内狩猎、放火驱兽
十、不要让老、幼、弱、病、残者参加扑火抢险

保护森林的重要性,森林防火重要性

文章插图
英语作文保护森林的重要性林对于鸟类来说很重要 , 对于人类也同样重要 。没有森林也许就没有人类 。森林可以净化空气 。每一天,森林就可以产出700多公斤的空气 , 够1000多人使用了 。森林还可以防沙尘暴 。在沙漠中,种上几百棵树 , 不但可以防止沙尘暴 , 而且可以降低温度 。森林还是个吸尘器 。它可以吸掉空中的灰尘,减少噪音 。对于鸟类来说是水库和空调的森林对人类也同样如此 。没有了森林也许就没有人类 。没有了森林,地球就不会美丽 。没有了森林,全球气温会更加快速的上涨! 没有了森林,人类有可能会消失
一、森林是空气的净化物 。随着工矿企业的迅猛发展和人类生活用矿物燃料的剧增,受污染的空气中混杂着一定含量的有害气体,威胁着人类,其中二氧化硫就是分布广、危害大的有害气体 。凡生物都有吸收二氧化硫的本领,但吸收速度和能力是不同的 。植物叶面积巨大,吸收二氧化硫要比其他物种大的多 。据测定,森林种空气的二氧化硫要比空旷地少15-50% 。若是在高温高湿的夏季 , 随着林木旺盛的生理活动功能,森林吸收二氧化硫的速度还会加快 。相对湿度在85%以上,森林吸收二氧化硫的速度是相对湿度15%的5-10倍 。二、森林有自然防疫作用 。树木能分泌出杀伤力很强的杀菌素,杀死空气中的病菌和微生物,对人类有一定保健作用 。有人曾对不同环境,立方米空气中含菌量作过测定:在人群流动的公园为1000个,街道闹市区为3-4万个,而在林区仅有55个 。另外,树木分泌出的杀菌素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 。例如 , 一公顷桧柏林每天能分泌出30公斤杀菌素,可杀死白喉、结核、痢疾等病菌 。三、森林是天然制氧厂 。氧气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人体每时每刻都要呼吸氧气 , 排出二氧化碳 。一个健康的人三两天不吃不喝不会致命,而短暂的几分钟缺氧就会死亡,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 。文献记载,一个人要生存,每天需要吸进0.8公斤氧气,排出0.9公斤二氧化碳 。森林在生长过程中要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据研究测定,树木每吸收44克的二氧化碳,就能排放出32克氧气;树木的叶子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一克葡萄糖,就能消耗2500升空气中所含有的全部二氧化碳 。照理论计算,森林每生长一立方米木材,可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约850公斤 。若是树木生长旺季,一公顷的阔叶林,每天能吸收一吨二氧化碳,制造生产出750公斤氧气 。资料介绍,10平方米的森林或25平方米的草地就能把一个人呼吸出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供给所需氧气 。诚然,林木在夜间也有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特性 , 但因白天吸进二氧化碳量很大,差不多是夜晚的20倍,相比之下夜间的副作用就很小了 。就全球来说,森林绿地每年为人类处理近千亿吨二氧化碳,为空气提供60%的净洁氧气,同时吸收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有极大的提高空气质量的能力;并能减少温室气体,减少热效应 。四、森林是天然的消声器 。噪声对人类的危害随着公元、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城镇尤为突出 。据研究结果 , 噪声在50分贝以下,对人没有什么影响;当噪声达到70分贝 , 对人就会有明显危害;如果噪声超出90分贝,人就无法持久工作了 。森林作为天然的消声器有着很好的防噪声效果 。实验测得,公园或片林可降低噪声5-40分贝 , 比离声源同距离的空旷地自然衰减效果多5-25分贝;汽车高音喇叭在穿过40米宽的草坪、灌木、乔木组成的多层次林带,噪声可以消减10-20分贝,比空旷地的自然衰减效果多4-8分贝 。城市街道上种树 , 也可消减噪声7-10分贝 。要使消声有好的效果,在城里,最少要有宽6米(林冠)、高10米半的林带,林带不应离声源太远,一般以6-15米间为宜 。五、森林对气候有调节作用 。森林浓密的树冠在夏季能吸收和散射、反射掉一部分太阳辐射能 , 减少地面增温 。冬季森林叶子虽大都凋零,但密集的枝干仍能削减吹过地面的风速,使空气流量减少,起到保温保湿作用 。据测定 , 夏季森林里气温比城市空阔地低2-4℃,相对湿度则高15-25% , 比柏油混凝土的水泥路面气温要低10-20℃ 。由于林木根系深入地下,源源不断的吸取深层土壤里的水分供树木蒸腾,使林正常形成雾气,增加了降水 。通过分析对比,林区比无林区年降水量多10-30% 。国外报导,要使森林发挥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其绿化覆盖率要占总面积的25%以上 。六、森林改变低空气流,有防止风沙和减轻洪灾、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出于森林树干、枝叶的阻挡和摩擦消耗,进入林区风速会明显减弱 。据资料介绍,夏季浓密树冠可减弱风速,最多可减少50% 。风在入林前200米以外 , 风速变化不大;过林之后,大约要经过500-1000米才能恢复过林前的速度 。人类便利用森林的这一功能造林治沙 。森林地表枯枝落叶腐烂层不断增多,形成较厚的腐质层,就像一块巨大的吸收雨水的海绵,具有很强的吸水、延缓径流、削弱洪峰的功能 。另外,树冠对雨水有截流作用,能减少雨水对地面的冲击力,保持水土 。据计算 , 林冠能阻载10-20%的降水,其中大部分蒸发到大气中 , 余下的降落到地面或沿树干渗透到土壤中成为地下水,所以一片森林就是一座水库 。森林植被的根系能紧紧固定土壤,能使土地免受雨水冲刷,制止水土流失,防止土地荒漠化 。七、森林有除尘和对污水的过滤作用 。工业发展、排放的烟灰、粉尘、废气严重污染着空气,威胁人类健康 。高大树木叶片上的褶皱、茸毛及从气孔中分泌出的粘性油脂、汁浆能粘截到大量微尘,有明显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 。据资料记载,每平方米的云杉,每天可吸滞粉尘8.14克,松林为9.86克 , 榆树林为3.39克 。一般说,林区大气中飘尘浓度比非森林地区低10-25% 。另外 , 森林对污水净化能力也极强,据国外研究介绍,污水穿过40米左右的林地,水中细菌含量大致可减少一半 , 而后随着流经林地距离的增大,污水中的细菌数量最多时可减至90%以上 。八、森林是多种动物的栖息地,也是多类植物的生长地,是地球生物繁衍最为活跃的区域 。所以森林保护着生物多样性资源;而且无论是在都市周边还是在远郊,森林都是价值极高的自然景观资源 。由于人们对森林的木材资源的大量消耗,地球上的森林面积在逐年变小 , 这引起了多方面的环境问题,例如:干旱少雨、气候变暖、动植物资源减少、水土流失、沙尘暴和空气污染加重等 。因此 , 森林对环境和生态的价值远远高出了它提供木材的价值 。因此 , 植树造林,扩大森林面积 , 增加森林资源,是关系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及人类能否生存的大事 。
一、森林是空气的净化物 。随着工矿企业的迅猛发展和人类生活用矿物燃料的剧增,受污染的空气中混杂着一定含量的有害气体,威胁着人类,其中二氧化硫就是分布广、危害大的有害气体 。凡生物都有吸收二氧化硫的本领,但吸收速度和能力是不同的 。植物叶面积巨大,吸收二氧化硫要比其他物种大的多 。据测定,森林种空气的二氧化硫要比空旷地少15-50% 。若是在高温高湿的夏季,随着林木旺盛的生理活动功能,森林吸收二氧化硫的速度还会加快 。相对湿度在85%以上 , 森林吸收二氧化硫的速度是相对湿度15%的5-10倍 。二、森林有自然防疫作用 。树木能分泌出杀伤力很强的杀菌素,杀死空气中的病菌和微生物,对人类有一定保健作用 。有人曾对不同环境,立方米空气中含菌量作过测定:在人群流动的公园为1000个,街道闹市区为3-4万个,而在林区仅有55个 。另外,树木分泌出的杀菌素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 。例如,一公顷桧柏林每天能分泌出30公斤杀菌素,可杀死白喉、结核、痢疾等病菌 。三、森林是天然制氧厂 。氧气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人体每时每刻都要呼吸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一个健康的人三两天不吃不喝不会致命,而短暂的几分钟缺氧就会死亡,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 。文献记载,一个人要生存,每天需要吸进0.8公斤氧气,排出0.9公斤二氧化碳 。森林在生长过程中要吸收大量二氧化碳 , 放出氧气 。据研究测定,树木每吸收44克的二氧化碳,就能排放出32克氧气;树木的叶子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一克葡萄糖,就能消耗2500升空气中所含有的全部二氧化碳 。照理论计算,森林每生长一立方米木材,可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约850公斤 。若是树木生长旺季,一公顷的阔叶林 , 每天能吸收一吨二氧化碳,制造生产出750公斤氧气 。资料介绍,10平方米的森林或25平方米的草地就能把一个人呼吸出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供给所需氧气 。诚然,林木在夜间也有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特性,但因白天吸进二氧化碳量很大,差不多是夜晚的20倍,相比之下夜间的副作用就很小了 。就全球来说,森林绿地每年为人类处理近千亿吨二氧化碳,为空气提供60%的净洁氧气,同时吸收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有极大的提高空气质量的能力;并能减少温室气体,减少热效应 。四、森林是天然的消声器 。噪声对人类的危害随着公元、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城镇尤为突出 。据研究结果,噪声在50分贝以下,对人没有什么影响;当噪声达到70分贝 , 对人就会有明显危害;如果噪声超出90分贝,人就无法持久工作了 。森林作为天然的消声器有着很好的防噪声效果 。实验测得 , 公园或片林可降低噪声5-40分贝 , 比离声源同距离的空旷地自然衰减效果多5-25分贝;汽车高音喇叭在穿过40米宽的草坪、灌木、乔木组成的多层次林带,噪声可以消减10-20分贝,比空旷地的自然衰减效果多4-8分贝 。城市街道上种树,也可消减噪声7-10分贝 。要使消声有好的效果,在城里,最少要有宽6米(林冠)、高10米半的林带,林带不应离声源太远,一般以6-15米间为宜 。五、森林对气候有调节作用 。森林浓密的树冠在夏季能吸收和散射、反射掉一部分太阳辐射能,减少地面增温 。冬季森林叶子虽大都凋零,但密集的枝干仍能削减吹过地面的风速 , 使空气流量减少,起到保温保湿作用 。据测定 , 夏季森林里气温比城市空阔地低2-4℃,相对湿度则高15-25%,比柏油混凝土的水泥路面气温要低10-20℃ 。由于林木根系深入地下,源源不断的吸取深层土壤里的水分供树木蒸腾,使林正常形成雾气 , 增加了降水 。通过分析对比,林区比无林区年降水量多10-30% 。国外报导,要使森林发挥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其绿化覆盖率要占总面积的25%以上 。六、森林改变低空气流,有防止风沙和减轻洪灾、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出于森林树干、枝叶的阻挡和摩擦消耗,进入林区风速会明显减弱 。据资料介绍,夏季浓密树冠可减弱风速,最多可减少50% 。风在入林前200米以外,风速变化不大;过林之后,大约要经过500-1000米才能恢复过林前的速度 。人类便利用森林的这一功能造林治沙 。森林地表枯枝落叶腐烂层不断增多,形成较厚的腐质层,就像一块巨大的吸收雨水的海绵,具有很强的吸水、延缓径流、削弱洪峰的功能 。另外,树冠对雨水有截流作用,能减少雨水对地面的冲击力,保持水土 。据计算,林冠能阻载10-20%的降水 , 其中大部分蒸发到大气中,余下的降落到地面或沿树干渗透到土壤中成为地下水,所以一片森林就是一座水库 。森林植被的根系能紧紧固定土壤,能使土地免受雨水冲刷 , 制止水土流失,防止土地荒漠化 。七、森林有除尘和对污水的过滤作用 。工业发展、排放的烟灰、粉尘、废气严重污染着空气,威胁人类健康 。高大树木叶片上的褶皱、茸毛及从气孔中分泌出的粘性油脂、汁浆能粘截到大量微尘,有明显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 。据资料记载 , 每平方米的云杉,每天可吸滞粉尘8.14克 , 松林为9.86克,榆树林为3.39克 。一般说,林区大气中飘尘浓度比非森林地区低10-25% 。另外,森林对污水净化能力也极强,据国外研究介绍,污水穿过40米左右的林地,水中细菌含量大致可减少一半,而后随着流经林地距离的增大,污水中的细菌数量最多时可减至90%以上 。八、森林是多种动物的栖息地,也是多类植物的生长地,是地球生物繁衍最为活跃的区域 。所以森林保护着生物多样性资源;而且无论是在都市周边还是在远郊,森林都是价值极高的自然景观资源 。由于人们对森林的木材资源的大量消耗,地球上的森林面积在逐年变小,这引起了多方面的环境问题,例如:干旱少雨、气候变暖、动植物资源减少、水土流失、沙尘暴和空气污染加重等 。因此 , 森林对环境和生态的价值远远高出了它提供木材的价值 。因此,植树造林,扩大森林面积,增加森林资源,是关系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及人类能否生存的大事 。
森林是空气的净化物 。随着工矿企业的迅猛发展和人类生活用矿物燃料的剧增,受污染的空气中混杂着一定含量的有害气体,威胁着人类 , 其中二氧化硫就是分布广、危害大的有害气体 。凡生物都有吸收二氧化硫的本领 , 但吸收速度和能力是不同的 。植物叶面积巨大 , 吸收二氧化硫要比其他物种大的多 。据测定,森林种空气的二氧化硫要比空旷地少15-50% 。若是在高温高湿的夏季,随着林木旺盛的生理活动功能,森林吸收二氧化硫的速度还会加快 。相对湿度在85%以上,森林吸收二氧化硫的速度是相对湿度15%的5-10倍 。森林有自然防疫作用 。树木能分泌出杀伤力很强的杀菌素,杀死空气中的病菌和微生物,对人类有一定保健作用 。有人曾对不同环境,立方米空气中含菌量作过测定:在人群流动的公园为1000个 , 街道闹市区为3-4万个,而在林区仅有55个 。另外,树木分泌出的杀菌素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 。例如,一公顷桧柏林每天能分泌出30公斤杀菌素,可杀死白喉、结核、痢疾等病菌 。森林是天然制氧厂 。氧气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 , 人体每时每刻都要呼吸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一个健康的人三两天不吃不喝不会致命,而短暂的几分钟缺氧就会死亡,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 。文献记载,一个人要生存,每天需要吸进0.8公斤氧气 , 排出0.9公斤二氧化碳 。森林在生长过程中要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据研究测定,树木每吸收44克的二氧化碳,就能排放出32克氧气;树木的叶子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一克葡萄糖 , 就能消耗2500升空气中所含有的全部二氧化碳 。照理论计算,森林每生长一立方米木材,可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约850公斤 。若是树木生长旺季 , 一公顷的阔叶林,每天能吸收一吨二氧化碳,制造生产出750公斤氧气 。资料介绍,10平方米的森林或25平方米的草地就能把一个人呼吸出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供给所需氧气 。诚然,林木在夜间也有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特性 , 但因白天吸进二氧化碳量很大,差不多是夜晚的20倍,相比之下夜间的副作用就很小了 。就全球来说,森林绿地每年为人类处理近千亿吨二氧化碳,为空气提供60%的净洁氧气 , 同时吸收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有极大的提高空气质量的能力;并能减少温室气体 , 减少热效应 。森林是天然的消声器 。噪声对人类的危害随着公元、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城镇尤为突出 。据研究结果,噪声在50分贝以下,对人没有什么影响;当噪声达到70分贝 , 对人就会有明显危害;如果噪声超出90分贝 , 人就无法持久工作了 。森林作为天然的消声器有着很好的防噪声效果 。实验测得 , 公园或片林可降低噪声5-40分贝,比离声源同距离的空旷地自然衰减效果多5-25分贝;汽车高音喇叭在穿过40米宽的草坪、灌木、乔木组成的多层次林带,噪声可以消减10-20分贝 , 比空旷地的自然衰减效果多4-8分贝 。城市街道上种树,也可消减噪声7-10分贝 。要使消声有好的效果,在城里,最少要有宽6米(林冠)、高10米半的林带,林带不应离声源太远,一般以6-15米间为宜 。森林对气候有调节作用 。森林浓密的树冠在夏季能吸收和散射、反射掉一部分太阳辐射能 , 减少地面增温 。冬季森林叶子虽大都凋零,但密集的枝干仍能削减吹过地面的风速 , 使空气流量减少,起到保温保湿作用 。据测定,夏季森林里气温比城市空阔地低2-4℃ , 相对湿度则高15-25%,比柏油混凝土的水泥路面气温要低10-20℃ 。由于林木根系深入地下,源源不断的吸取深层土壤里的水分供树木蒸腾,使林正常形成雾气,增加了降水 。通过分析对比,林区比无林区年降水量多10-30% 。国外报导,要使森林发挥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其绿化覆盖率要占总面积的25%以上 。森林改变低空气流,有防止风沙和减轻洪灾、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出于森林树干、枝叶的阻挡和摩擦消耗,进入林区风速会明显减弱 。据资料介绍,夏季浓密树冠可减弱风速 , 最多可减少50% 。风在入林前200米以外,风速变化不大;过林之后,大约要经过500-1000米才能恢复过林前的速度 。人类便利用森林的这一功能造林治沙 。森林地表枯枝落叶腐烂层不断增加 , 形成较厚的腐质层,就像一块巨大的吸收雨水的海绵,具有很强的吸水、延缓径流、削弱洪峰的功能 。另外,树冠对雨水有截流作用,能减少雨水对地面的冲击力,保持水土 。据计算,林冠能阻载10-20%的降水,其中大部分蒸发到大气中,余下的降落到地面或沿树干渗透到土壤中成为地下水,所以一片森林就是一座水库 。森林植被的根系能紧紧固定土壤,能使土地免受雨水冲刷,制止水土流失,防止土地荒漠化 。森林有除尘和对污水的过滤作用 。工业发展、排放的烟灰、粉尘、废气严重污染着空气 , 威胁人类健康 。高大树木叶片上的褶皱、茸毛及从气孔中分泌出的粘性油脂、汁浆能粘截到大量微尘,有明显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 。据资料记载 , 每平方米的云杉 , 每天可吸滞粉尘8.14克,松林为9.86克,榆树林为3.39克 。一般说,林区大气中飘尘浓度比非森林地区低10-25% 。另外,森林对污水净化能力也极强,据国外研究介绍 , 污水穿过40米左右的林地,水中细菌含量大致可减少一半 , 而后随着流经林地距离的增大 , 污水中的细菌数量最多时可减至90%以上 。人类想要生存是离不开氧气的,而树的光合作用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氧气. 森林是气候调节的重要工具,所以它也被成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森林有预防水土流失,净化空气的功能 森林是多种动物的栖息地 , 也是多类植物的生长地,是地球生物繁衍最为活跃的区域 。所以森林保护着生物多样性资源;而且无论是在都市周边还是在远郊,森林都是价值极高的自然景观资源 。由于人们对森林的木材资源的大量消耗,地球上的森林面积在逐年变小,这引起了多方面的环境问题,例如:干旱少雨、气候变暖、动植物资源减少、水土流失、沙尘暴和空气污染加重等 。因此,森林对环境和生态的价值远远高出了它提供木材的价值 。
保持自然生态平衡,制造氧气,只有植树造林保护环境,人类才能得以生存 。
保护森林的重要性,森林防火重要性

文章插图
森林防火监控塔森林对于一个国家是十分重要的资源和财富,然而火灾则是威胁森林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旦发生火灾,就会使广袤的森林瞬间消失,给国家和生态环境造成十分惨重的损失 。
(一)森林防火是保护自然资源的需要 。森林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特别是在大面积国有林区、自然保护区及风景名胜区,分布有多种古树名木、名花异草及珍禽稀兽 。所有这些都是人类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然而,森林火灾能使这些宝贵资源付之一炬 。因此 , 防止森林火灾就是保护自然资源 。
(二)森林防火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森林是陆地上最高、范围最大的生态系统 。森林是人类及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良好环境 。众所周知,森林在维持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森林火灾会使森林的这些功能减弱,甚至消失,因此,防止森林火灾就是保护生态环境 。
保护森林的重要性,森林防火重要性

文章插图
(三)森林防火是保护森林发展林业的需要 。森林火灾是森林三大自然灾害之首,防止火灾就是保护森林 。森林是发展林业的基础,没有森林就没有林业 。因此,森林防火是保护森林资源和发慌林业事业的基础工作 。
(四)森林防火是维护林区社会安定的需要 。在林区,森林防火关系到千家万户 。森林是林区人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森林火灾会使森林遭受破坏,甚至消失,给林区人民生产生活带来困难 。
另外 , 森林火灾还会直接威胁林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 严重的森林火灾不仅能造成人员伤亡,而且还会毁坏房屋等建筑,使人们失去家园 。
森林火灾是森林最危险的敌人,也是林业最可怕的灾害,它会给森林带来最有害,最具有毁灭性的后果 。森林火灾不但烧毁成片的森林,伤害林内的动物 , 而且还降低森林的繁殖能力,引起土壤的贫瘠和破坏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 , 甚至会导致生态环境失去平衡 。所以 , 森林防火,人人有责 。
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性英文1.产生气候异常
没有
森林
,水从
地表
的蒸发量将显著增加 , 引起地表热平衡和
对流层
内热分布的变化,
地面
附近气温上升,降雨
时空
分布相应发生变化,由此会产生气候异常,造成局部地区的
气候
恶化,如降雨减少 , 
风沙
增加 。
2.增加二氧化碳排放
森林对调节大气中
二氧化碳含量
有重要作用 。科学家认为,世界森林总体上每年净吸收大约15亿吨二氧化碳,相当于
化石燃料
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的1/4 。森林砍伐减少了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把原本贮藏在
生物体

周围
土壤
里的碳释放了出来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 , 由于砍伐
热带森林
,每年向
大气层
释放了15亿吨以上的二氧化碳 。
3.物种灭绝和
生物多样性
减少
森林
生态系统
是物种最为丰富的
地区
之一 。由于世界范围的森林破坏,数千种动植物物种受到灭绝的威胁 。
热带雨林
的动植物物种可能包括了已知物种的一半,但它正在以每年46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 。
4.加剧水土侵蚀
大规模森林砍伐通常造成严重的水土侵蚀,加剧
土地沙化
、滑坡和
泥石流
等自然灾害 。
5.减少水源涵养,加剧洪涝灾害
森林破坏还从根本上降低了土壤的保水能力,加之土壤侵蚀造成的
河湖
淤积,导致大面积的洪水泛滥,加剧了洪涝的影响和危害 。
保护森林的重要性,森林防火重要性

文章插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