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的由来,峨眉山的由来和历史


据传,峨眉山的名称来源于唐朝时期的一位名叫盂山公的和尚 。他在山上修行时被飞来的一只白鹰所震撼,遂得悟道,建立了峨眉宗派,成为了一位极有名望的禅宗大师 。后来,他的信徒在峨眉山上修建了莲花洞,而盂山公的遗骨也被安葬在此地 。由于盂山公修行的这处山峰形似女性身形 , 因此被称为“峨眉山” , 而峨眉山也成为了盂山公所创立的峨眉宗的发源地 。
峨眉山的由来和历史第一个传说是:峨眉山是因“山高水秀”得名;
第二个传说是:因 “两山相峙”而得名;
第三个传说是:峨眉山屹立在大渡河边上,大渡河古称“_水”,因山爱水而得名,故称“_湄山” 。后因为是山,才离开了水,由“_湄”变成了“峨眉”
峨眉山传说故事30字峨眉山传说故事:
(一)峨眉山的来历
峨眉山在四川境内,它是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的总称 。峨眉山的由来还有一段故事:
从前,峨眉县城西门外,有一个西坡寺 。有一年,来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画家,这画家和寺里一个和尚交情很好 。一天,风和日丽,绿柳低垂,画家邀请和尚同游乐山乌尤寺 。和尚笑着推辞说:“这里离乐山有几十里路 , 来回要一天时间,很不方便 。”画家见和尚不去,便独自去了 。不到半天功夫他就回来了 。还带回来几张乌尤寺的画送给和尚 。和尚自幼喜爱字画 , 心里十分高兴 。同时,也感到奇怪,为什么画家不到半天就游完乌尤寺回来了?这个谜和尚一直猜不透 。又过了几天 , 画家来向和尚告别、并付给食宿费用 。和尚坚持不收 。画家见和尚不愿收钱,猛然想起和尚喜欢画,便拿出纸笔墨砚对和尚说:“你不收钱,那我就画几张画送给你,”和尚听了,满心欢喜 。不一会,画家就画好了四幅画 。每一幅上都画的是一个美丽的姑娘 。第一幅画的是一个身穿绿衣绿裙,头上披一条白色纱中的姑娘;第二幅画的是一个身穿红衣红裙,头上披一条绿色纱中的姑娘;第三幅画的是一个身穿蓝衣蓝裙,头上披一条黄色纱中的姑娘;第四幅画的是一个身穿黄衣黄裙 , 头上披一条红色纱中的姑娘 。
因为古时候称美丽的姑娘叫娥眉,所以画家把四幅画题名为《娥眉四女图》 。画家把画交给和尚,说:“你把画放在箱子里,等过了七七四十九天以后再拿出来挂 。”画家走后 , 和尚想,这样好的画放在箱子里太可惜了,何不挂出来让大家观赏观赏呢?于是就把这四幅画挂在了客堂里 。一天 , 和尚从外面回来 。忽然看见有四个姑娘正坐在客堂里说说笑笑哩 。和尚看着这几个姑娘很面熟、又觉得很奇怪,刚才出去时并没有见到过这几个姑娘呀!就问:“你们几个姑娘是来游庙还是拜佛呀?”四个姑娘并不答话,只是嘻嘻地笑着往外跑 。这时 , 和尚忽然发现壁上四幅画上的美丽姑娘都不见了 。原来跑出去的四个姑娘就是画上的呀!于是,和尚就在后面追 。三个姐姐跑得快点,跑到前面去了,四妹跑得慢,拉在后面 。姐姐们回头一看,见四妹还在后面,就停下来等她 。这时,和尚已经追上妹,抓住了她的裙角 , 要拖她回去 。四妹见不得脱身,就喊:“大姐、二姐、三姐 , 快来救我!”三个姐姐见四妹被和尚拖住不放,就生气地骂:“这和尚真不害羞!”四妹因为隔得远,只听到“不害羞”三个字,以为姐姐们在骂她,羞得满脸绯红 , 无地自容 , 便立刻变成一座山峰 。和尚忽然不见了姑娘,面前却出现了一座大山,心想,你变成山我也在旁边守着你,反正不能放走你 。三个姐姐见四妹变成了一座山,也变成三座山等着她 。后来 , 和尚死在山旁边,变成了一个瓷罗汉,仍然守着山 。人们在那里修了一个庙子,就叫“瓷佛寺” 。四姐妹变成的四座山峰,一座比一座美 。后来人们就把娥眉的“娥”字改写成山傍的“峨”字 。大姐就叫大峨山,二姐就叫二峨山,三姐就叫三峨山,四妹就叫四峨山 。至今,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还并肩站在一起,只有四峨山隔了一段距离 。
(二)白蛇修炼白龙洞
在峨眉山清音阁上行至万年寺的游山道上,有一座名叫“白龙洞”的寺庙,相传这里就是蛇仙白娘子修炼的洞府 。很久以前,有一条白蛇,在峨眉山白龙洞修炼已久,已有几分法力,游至天庭,偷吃了王母娘娘蟠桃园的蟠桃,道行大增 , 又回峨眉山继续修炼,终成蛇仙 。青蛇则在黑龙滩修行 。青蛇本是雄性,欲与白蛇相配 , 白蛇好胜,提出比试 , 取胜方可 。青蛇也对天发誓,如果败了,愿变女身 , 侍候终生 。两人随即在清音阁前的宝现溪展开恶斗 。只见溪水猛涨,翻波逐浪,昏天蔽日 。毕竟白蛇偷吃王过王母娘娘的蟠桃,道行功力大过青蛇,青蛇功亏一筹 , 败落下来 。顿时,从雷洞喷发出一道闪电 , 霹雳一声巨响,青蛇变为青衣秀女,称青儿 。白蛇变为一位身着白衣白裙的天仙美女,称白素贞白娘子 。人们把白蛇和青蛇相斗的地方称为“斗龙坝”.而白黑二水相传就是白蛇和青蛇的化身 。
【峨眉山的由来,峨眉山的由来和历史】后来蛇仙白娘子,十分眷恋人间美景,听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便与青儿结伴同游 。在杭州西湖,遇到来峨眉山采过药的许仙,动了芳心,缔结良缘 , 成为佳话 。
(三)神水通楚
峨眉山神水阁前,有一水池,一股清泉从石缝中流出 。这股清泉 , 传说是轩辕黄帝问道峨眉山时,特地从东海龙宫引来的瑶池玉液,称“玉液泉”.泉水终年不涸,清澈明净,味甘可口,沁人心脾 。长期饮用此水,可强身健体 。
(四)财神修行九老洞
财神赵公明,姓赵名朗,字公明,终南山人氏 。相传原是日精之一 。古时天有九日,被后羿射下后,坠落于峨眉山,变成为九鬼王 。八鬼行病害人,独赵公明变为人,隐九老洞中修炼得道 。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云:商朝末期 , 纣王暴虐无道,周武王兴兵伐纣 。武王的姜子牙和纣王的闻太师,各事其主 。搬动了天兵天将 , 许多神仙也参与了 。出现了一幕幕惊险激烈人仙混战的场面 。在斗阵斗法中,闻太师被姜子牙攻破,损兵折将 。正无计可施时,忽然想起峨眉山的道友赵公明,便亲自来迎请赵公明出山相助 。赵公明随同前往,也未挽回局面 , 反受其害 。后姜子牙封神,封赵公明为“金龙如意正一龙坛真君”,率领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和利市仙官等,统管人世间一切金银财宝 。赵公明在峨眉山的修行洞府--九老洞 , 位于峨眉山中山区的仙峰岩,洞内有一石床,传为赵公明修炼时睡过 。人们便在此建了一座神台,奉赵公明像,称财神殿 。许多到峨眉山的人,都要到财神前祭拜、祈祷或许愿,想多点财气、财运和好运 。
(五)诗仙听琴
唐开元年间“诗仙”李白游历到峨眉山,在白水寺(今万年寺)住了半年时间,与寺僧广浚和尚结为知己 。广俊不但佛学造诣很高,而且琴艺也十分高超 。常在寺内的白水池边为李白弹琴,琴声清越优美,李白为琴声所感写下了《听蜀僧广浚弹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 , 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相传,当时广浚优美的琴声令天上的仙女们陶醉不已,她们变成青蛙躲藏在白水池中偷听,久之,竞能模仿琴声“呱呱”叫了起来 , 成了峨眉山独有的仙姬琴蛙(俗称弹琴蛙) 。逢着夏季,游人在池边击掌,池中的弹琴蛙便会发出琴声般的叫声 。
峨眉山的由来和历史历史介绍:大峨山是峨眉山的主峰,海拔3099米 , 山脉峰峦起伏 , 重岩叠翠,山麓至峰顶50余公里,石径盘旋,直上云霄 。在金顶有大面积抗风化强的玄武岩覆盖,构成了倾角在10~15度间的平坦山顶面 。而在金顶的东侧为古生代碳酸岩,由于流水沿背斜裂隙强烈溶蚀,形成了高达800米的陡崖(舍身崖)和深涧 。
峨眉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也是中国旅游、休养、避暑目的地之一 。
景区可以游玩的景点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
峨眉山金顶
峨眉山金顶比较有特色 。
·金顶位于峨眉山的第二高峰,与峨眉顶峰的万佛顶相邻,是峨眉山寺庙和景点最集中的地方 , 为峨眉精华所在 。
·站在山上极目远眺,成都平原尽收眼底,天气好的时候可以看到贡嘎雪山 。
峨眉山金顶的风景独一无二 。
·峨眉四大景观佛光、日出、云海、圣灯在这里占了三样,不仅可以饱览云海日出,还可以朝拜世界上最高的金佛—四面十方普贤圣像 。
普贤塔
普贤塔是个十分神圣的景点 。
--十方普贤圣像是一座通高48米,总重量达660吨的铜铸镏金工艺佛像造像,由台座和十方普贤像组成 。
--普贤的十个头像分为三层,代表了世人的十种心态 。圣像内为484平方米的佛中殿,供奉阿弥陀佛铜像,四周绕汉白玉雕佛像 。
它的名字也是有寓意的 。
--“十方”一是意喻普贤的十大行愿,二是意喻普贤无边的行愿能圆满十方三世诸佛和芸芸众生 。
--山顶即使是七八月份也会很冷,上山需要带件外套,但是七八月份是不需要租军大衣的,大家不要被骗 。
自然生态猴区
峨眉山的自然生态猴区比较有特色 。
·峨眉山生态猴区位于洪椿坪下、清音阁上的“一线天”附近,是目前中国国内最大的自然野生猴区 。
在自然生态猴区沉浸式地观猴、逗猴 。
·猴区内设栈道、亭子、索桥,以方便游人观猴、逗猴 。可以在山下猴区猴粮销售点提前买一些猴食投食 。
有时候也要小心这些调皮的猴子 。
·大多数猴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友善,会抢夺游人食物或是翻包包,所以轻易不要离开栈道,也不要手上拿着食物进入园区 。

峨眉山的由来,峨眉山的由来和历史

文章插图
峨嵋山普贤菩萨的来历峨眉山屹立在大渡河边上 , 大渡河古称“涐水”山爱水而得名,故称“涐眉山” 。峨湄山只是因为是山,才离开了水,由“涐湄”变成了“峨眉” 。
峨眉山自春秋战国以后,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 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 。
公元1世纪中叶,佛教经南丝绸之路由印度传入峨眉山,药农蒲公在今金项创建普光殿 。公元3世纪,普贤信仰之说在山中传播,中国僧慧持在观心坡下营造普贤寺(今万年寺) 。
6世纪中叶,世界佛教发展重心逐步由印度转向中国,四川一度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中心 , 佛寺的兴建便应运而生 , 历史上寺庙最多时曾多达100多座 。公元8世纪,禅宗独盛,全山禅宗一统 。9世纪中叶,宋太祖赵匡胤,派遣以僧继业为首的僧团去印度访问 。
千百年来,峨眉山这个“佛门圣地”便以“普贤道场”之名,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蜚声中外 。
峨眉山的由来,峨眉山的由来和历史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在峨眉山漫长的发展历史过程中,按人类在峨眉山所进行的主要社会实践活动 , 及其发展趋向研究,峨眉山的整个发展时可概分为:东汉以前的农耕时期,以农业耕作为主,几乎没有旅游活动 。
东汉时期至公元19世纪中叶,是以宗教为主的发展时期,是峨眉山旅游的初级阶段 , 以峨眉山的寺庙建设为主,旅游者主要是游方僧侣 。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70年代末,这时主要以科研为主的发展时期,峨眉山因为其丰富的地质生物资源和悠久的佛教文化成为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这一时期旅游者多为科研工作者、佛教参拜者为主,是峨眉山旅游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旅游人数逐年增加,主要以佛教参拜,科学研究为主,旅游业的发展基本还处于探索和无序阶段 。
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是以峨眉山旅游为中心的高速发展阶段 , 1979年峨眉山管委会制定《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标志着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旅游进入有计划、有规划的发展阶段 , 这一时期的旅游主要以娱乐休闲,休假观光,商务交流为主,游客也主要是城市居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