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黄省曾编撰的农书《稻品》记载:“铁脚糯……其秆挺而不仆 。”可见这铁脚糯也算名副其实 , 有一双“铁脚” , 具有抗倒伏的特性 。

文章插图
洋浦经济开发区三都区新村的村民在制作米烂 。海南日报记者 陈元才 摄
清道光《琼州府志》记载 , 粳稻一类又称香粒、香稻 , “粒小性柔而味香” 。正如其名 , 香味是其最突出的特点 。香粒并非海南独有 , 其他地方的史志也对其有记载 。
【都安县澄江河 都安澄江旁禾村风水】明代《农圃四书》提到:“香稻……粒小而性柔”“以三五十粒入它米数升炊之 , 芬芳馨美 , 谓之香子 。又谓之香櫑” 。魏文帝与朝臣书曰:江表闻长沙有好米 , 何得比吴中香稻耶?上风炊之 , 五里闻香 。”“上风炊之 , 五里闻香”这样的赞誉是否真实今天已不得而知 。
古时海南人还用香粳酿严树酒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中称:“有酒树 , 曰严树 , 产于琼州 , 捣皮叶浸之 , 和以香粳 。或以石榴叶酿酝数日即成酒 , 日严树酒 。”
早在明代之时 , 海南就产出“珍珠”“珍珠粒”之类的稻米 , 史志中称其“米稍圆而色洁” , 与今天市场上的珍珠米类似 。此外 , 还有“珠盖”这一稻谷品种 , 其“谷圆如珠” 。
海南米香“出深巷”
《广东新语》记载 , 清代时海南澄迈是优质香稻产地 , 这里出产的香稻“粒白而长 , 亦绝香 。”可见澄迈稻米自古便负盛名 。如今在澄迈 , 还流传着“龙吉贡米”的故事 。
相传龙吉村建村已800多年 , 该村始祖郑宋公于宋代庆元年间渡海入琼 , 游览迈岭 , 远见有一巨石犹如一巨龙盘踞岭上 , 认为此地风水很好 , 便定居于此 , 有了后来的龙吉村 。
来到龙吉村 , 还未进村 , 先入眼帘的便是一处开阔的田洋 , 田洋一直延伸至澄江支流岸边 。据当地传说 , 自明代弘治年间往后的300多年间 , 这里生产的稻米曾作为贡品被送进京城 。
相较于传说 , 这里的自然条件适宜水稻生长却有实实在在的根据 。龙吉村田洋的土层中有一层厚厚的黑土 , 有利于作物生长 。

文章插图
万宁市南桥镇出产的提纯复壮山栏稻 。周皓颖 摄
在琼岛东部的文昌 , 同样有特色水稻品种流传至今 , 比如紫贝赤稻 。紫贝赤稻米被当地群众称为“虱子米” , 米呈红色 , 米的颗粒较普通大米稍小 。据当地群众介绍 , 紫贝赤稻这一品种世代相传 , 已有一千多年的种植史 , 这种米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
新中国成立后 , 海南新培育或引入了许多水稻良种 , 比如琼海的“科六” 。早在1976年 , 琼海种植“科六”的面积已达24万多亩 。如今 , 海南仍有一些品牌餐饮店将清香可口的“科六”米作为制作海南鸡饭的专用米 。
近年来 , 海南一些市县打造特色稻米品牌 , 让本地好米香飘千里 。如昌江黎族自治县乌烈镇白石村出产的黑米 , 呈墨黑色 , 非常适合用来煮粥喝 。上世纪80年代 , 白石村村民开始种植这一水稻品种 , 一些村民用黑米加入银耳、桂圆等煮粥 , 用于招待上宾 。此外 , 还有临高胭脂香米、文昌冯坡节仔米、儋州东坡红米、琼海大路米等 , 过去一度“藏在深山人不知” , 如今随着品牌建设力度的加大 , 越来越被市场认可 。
- 本命年红绳可以左右手都戴吗
- 为什么超市都没有圣牧有机奶 圣牧有机奶是什么厂家
- 怀孕5个月榴莲吃多了会怎么样
- 家常素菜都有哪些种类 家常菜素菜有哪些
- 最新内涵的一句话微信签名
- 签证和护照如何办理 护照和签证都怎么办理
- 都安县所有风水宝地图片 风水宝地图片 农村
- 来宾市石牙乡风水宝地 齐都郎家看风水
- 都江堰梁家山风水如何
- 如何增强皮肤免疫力的方法 如何增强皮肤免疫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