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姓的来源和历史研究报告,石姓起源及简介 姓石的名人有哪些


石姓可能源自以下几个方面:
1.以居住地为姓:石姓可能源自居住地的名称,如居住在石头庄园的人便以“石”为姓 。
2.以职业为姓:古代有很多职业与石有关,如石匠、石工、石铺等,居住在石村镇的人可能以此作为姓氏 。
3.以先祖名字为姓:石姓也可能源自先祖的名字,可能是该家族的祖先姓石,后代则承继此姓氏 。
总的来说,石姓的来源较为多元化,可能与居住地、职业、先祖等多种因素有关 。
石姓起源及简介 姓石的名人有哪些呢导读: 石姓是怎么来的?石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七十一位姓氏,在川贵湘、鲁冀豫地区有一定的影响 。当今石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o.29%,总人口大约在360多万 。那么,石姓的起源是什么?历史上姓石的名人有哪些呢?姓石的明星有哪些?快点随我了石下石姓起源及简介吧 。
石姓起源及简介
石姓的渊源主要有两大支:姬姓和子姓 。
第一支出自姬姓 , 周文王的后代 。西周初,周成王封其叔康叔于卫,史称卫康叔,卫国在今河南淇县东北,后三移国都,先后向东迁曹、楚丘、帝丘,均在河南北部滑县与濮阳之间 。传至卫桓公时 , 卫康叔的六世孙卫靖伯之孙公孙碏,字石,也称石碏,有大功于卫,世为卫大夫 。其后以其字为氏 。这支姬姓石氏的历史有2 700多年 。
春秋初期,郑国公子丰之子公孙段,字子石,其后裔以字为氏 。郑文公时大夫石甲父为其后 。这支姬姓石氏也有2600多年历史 。
春秋后期,晋顷公封公族羊舌肸于杨,今河北宁晋 , 是为杨氏 。羊舌肸之子杨食我 , 字伯石,也称杨石,其后代以字为氏 。这支姬姓石氏有2500多年历史 。
第二支源出子姓,帝舜之后裔 。周成王时,商纣王之兄微子启的孙子稽 , 被封为宋公,
起初国都在今河北赵县北,宋公稽的儿子丁公申继位后 , 宋国南迁到今河南商丘 。春秋后期,宋共公之子公子段,也称褚师段 , 字子石 , 其后以字为氏 。子姓石氏的历史有2500多年 。
外族基因的融入
第三支出自外族的改姓 。我国的石姓同外族的关系十分密切,从秦汉起不断有外族血液流入,是组成我国石姓的重要成分 。西汉时西域的石国人进入中国,一直到唐朝时没有间断过,经河西走廊移民西北和四川地区,进而进入中原,最终成为汉族 。历史上其他外族改石姓的事件还有:东晋末前秦氐族的石姓;匈奴别部羯族的石姓;南北朝北魏时鲜卑族乌石兰氏、嗢石兰氏等氏族集体改姓石;五代后晋高祖石敬瑭为沙陀部人,是太原石氏的先祖;五代前蜀利州司马石处温是波斯人,是万州石氏的先祖;宋朝宜都蛮的石姓;宋朝金国女真人斡勒氏、石盏氏等氏族均改为汉姓石;清朝满洲八旗瓜尔佳氏、倭赫氏、石佳氏、倭勒氏等氏族有集体或部分改为汉姓石 。
历史上石姓的分布和迁移
先秦时期,石姓最早活动在河南北部古卫国之地 。以后便主要活动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再往后向更广的地方发展 。两汉时期,由于西域石国等外族的加入,石姓在甘肃、青海的黄河以西活动,随后进入了陕甘宁和川西北 , 很快南下 。到唐朝的二次大的南下移民 , 石姓进入了东南地区,随后流入了广东 。宋元明时,石姓基本上已分布于各地 。清初进入了台湾 。
宋朝时期,石姓大约40余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52% , 排在第三十八位 。河南为石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石姓总人口的17.5%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山东、广西、浙江、四川,这五省占石姓总入口的66%,其次分布于河北、山西、广东、甘肃等省 。石姓的分布是围绕河南为中心,形成北晋冀鲁、东南浙江、南方两广、西部陇川的石姓聚集区域,石姓的主体在北方 。
明朝时期 , 石姓大约31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33%,排在第六十九位 。山东为石姓第一大?。┱际兆苋丝诘?2%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浙江、陕西、广西,这四省大约占石姓总人口的s4% 。其次分布于湖北、河北、湖南等省 。宋元明600余年,由于战乱,石姓在北方遭到重大的创伤,人口急剧减少 。石姓的分布总格局发生了变化,其人口向四方迁移 。石姓的河南中心消失,调整为四块石姓的聚集地 。
当代石姓的分布
当代石姓的人口已达360多万,为全国第七十一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5% 。宋朝至今l000年石姓人口增长率是呈V形态势 。当前的石姓主要集中于四川、湖南、
山东、河南、河北五省,大约占石姓总人口的4l%,其次分布于贵州、辽宁、陕西、湖北、山西、江苏,这六省又集中了28%的石姓人口 。四川居住了石姓总人口的9%,为石姓第一大省 。全国形成了以川贵湘、鲁冀豫为中心的两块石姓聚集区 。
历史上姓石的名人
《中国入名大辞典》收入了石姓历代名人187名,占总名人数的O.41%,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五十五位;石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3%,排在并列第七十四位;石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24%,排在第七十七位;石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21%,排在第八十七位 。
历史上石姓重要人物有:春秋卫国大夫石碏 , 鲁国大夫石骀仲,孔子弟子石作蜀;战国中期魏人天文学家石申;西晋大将石崇;东晋末十六国后赵国主石勒;五代后晋高祖石敬瑭;五代北宋之际画家石恪;北宋大将石守信,文学家石延年、石介;元朝戏曲作家石君宝;明朝镇朔大将军石亨;清朝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民国察哈尔省主席石友三;当代纺织教育家石凤翔,植物生理学家兼农史家石声汉 。
石姓血型
石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O型占33.5%;A型占28.9%;B型占28.8%;AB型占8.9% 。
石姓的明星
石小群、石慧、石联星、石兰、石琳、石挥、石头、石隽、石斑瑜、石方禹、石原兴、石浜朗、石凌鹤、石天、石坚等等 。

石姓的来源和历史研究报告,石姓起源及简介 姓石的名人有哪些

文章插图
石姓的来源石姓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康叔六世孙卫靖伯之孙公石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及《春秋公子谱》等记载,春秋时期康叔的六世孙卫靖伯之孙公石碏,又称石碏,是卫国的贤臣 , 有大功于卫国,世为卫大夫 。战国史学家左丘明在《春秋左氏传》中称赞石碏说:“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 。大义灭亲 , 其是之谓乎!”石碏在此次变故中表现的大智大勇、大义灭亲,为后世君子们所称道 。
石姓在百家姓排名
石姓是当今中国前100个大姓之一 。宋版《百家姓》排第188位 。在当代姓氏人口排名中,石姓排名第63位,人口420万(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约占全国汉族总人口的0.35% 。
石姓历史名人
历史上石姓重要人物有:春秋卫国大夫石碏,鲁国大夫石骀仲,孔子弟子石作蜀;战国中期魏人天文学家石申;西晋大将石崇;东晋末十六国后赵国主石勒;五代后晋高祖石敬瑭;五代北宋之际画家石?。槐彼未蠼匦? ,文学家石延年、石介;元朝戏曲作家石君宝;明朝镇朔大将军石亨;清朝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民国察哈尔省主席石友三;当代纺织教育家石凤翔 , 植物生理学家兼农史家石声汉 。
石姓的来源和历史研究报告,石姓起源及简介 姓石的名人有哪些

文章插图
贵州石姓的来源和历史1、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期的宋朝的公子段 , 是一种以祖先的名字为氏 。据《春秋公子谱》所记载,公子段的后代都以先祖的名字为姓氏 , 称为石氏,世代相传 , 也就是今天的商丘石氏 。
2、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的公子丰又大夫,是一种以先祖名字为氏 。在公子丰的后代子孙中,有的就以先祖的名字为姓氏者,就称为石氏,世代流传至今 , 就是当前的大河石氏 。
3、源于赢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石作氏 。石作氏,是秦国时期早期的贵族世家复姓,在石作氏的后代子孙中,都以先贤祖姓氏省文化简化为了单姓的石氏,时代流传至今 , 就是三陇石氏 。
石姓的来源和历史研究报告,石姓起源及简介 姓石的名人有哪些

文章插图
石姓的来源和历史是什么?1、源于姬姓 , 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公子丰又大夫,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春秋公子谱》记载,春秋时期 , 郑国公族后裔有公子丰,是郑穆公姬子兰之子,字石癸 , 在郑釐公姬恽(姬髡顽)执政时期(公元前570~前566年)出任大夫,曾多子出使卫国、齐国 。
在公子丰的后裔子孙中 , 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 , 称石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大河石氏 。
2、源于嬴姓 , 出自春秋时期秦国石作氏 。石作氏 , 是秦国早期的贵族世家复姓 , 原居秦邑(今甘肃天水故秦城) 。
到了春秋末期,在孔子的弟子中 , 有一名叫石作蜀 , 在史籍《孔子家语》中称为石子蜀 。石作蜀,字子明,号卓子,冀人(今甘肃天水甘谷十里铺乡) 。在石作蜀的故里 , 原有石子墓和石子祠,可惜早已荒芜 。
在石作蜀的后裔子孙中,皆以先贤祖姓氏省文简化为单姓石氏,世代相传至今 , 是为三陇石氏 。
石姓的来源和历史研究报告,石姓起源及简介 姓石的名人有哪些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石姓的名人:
先秦秦汉
石碏:石姓部分始祖,春秋卫国大夫 。名本一,生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辛未仕卫 。卫上大夫 , 张大义,著忠纯,名闻诸侯 。卫靖伯之孙,有大功于卫,世为卫大夫,娶叭喇氏,生子二,长环,幼珙 。石碏之孙骀仲,以石为氏 。《左传》中记载有“石碏大义灭亲”的典故 。
石作蜀:字子明,号卓子,冀(今天水市甘谷县十里铺乡)人 。生于周敬王元年(公元前519年),殁于周敬王四十一年 (公元前479年) 。自幼胸怀远志,聪颖敏学,仰慕孔子 。成年后,不远万里徒步东鲁,投身孔门 , 得圣人教育和熏陶,身通六艺,为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 。
【石姓的来源和历史研究报告,石姓起源及简介 姓石的名人有哪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