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墓地在哪里 清远风水名墓( 二 )


清东陵是我国最后一代王朝——清王朝帝王的主要陵寝之一,除此尚有东北的永陵、福陵、昭陵和河北易县西陵,规模都不及东陵大,清朝统治者驱使了我国数以千百万计的劳动人民以240多年的时间在这里修筑了113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由217座主要单体建筑组成了大小15所陵园 。这比我国最大的古建筑群——北京故宫还大十万平万米 。在这一群古代建筑物的下面,埋葬着清代顺冶、康熙、乾隆、咸丰、同治等五个皇帝,慈禧等十四名皇后和百余名妃嫔 。
清东陵的建筑布局,除昭西陵、惠陵、单成体系外,其它各陵均以顺治孝陵为主(内葬第一帝顺治和其两名皇后),孝陵前起龙门口内的金形山,北止昌瑞山主峰下的明楼宝顶,全长十一华里,以一条宽三丈六尺的砖石神道贯穿上石牌坊、大碑楼、石人石兽、龙凤门、七孔桥、五孔桥、神道碑亭等一系列附属建筑物,构成一条约偏十五度的中轴线,中轴线以东依次为孝东陵(葬顺治的孝惠皇后和28名妃嫔),景陵妃皇寝(葬康熙的48名妃嫔)、景陵(葬康熙和其四名皇后和一名皇贵妃)、景双妃园寝(葬康熙的两名皇贵妃) 。中轴线以西依次为:裕陵(葬乾隆和其两名皇后、三名皇贵妃)裕陵园寝(葬乾隆的36名妃嫔) 。定东陵为慈安慈禧并排两太后陵(分葬慈安慈禧二人) 。定妃园寝(葬咸丰的15名妃嫔)、定陵(葬咸丰和其孝德皇后) 。这些陵寝的正面一律直对金形山,由孝陵主干大神道分出支道,通往各陵,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清东陵堪称是清朝遗留的中国文化瑰宝 。
清西陵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15公里的永宁山下,在北京西南方120公里,是清代帝王陵寝之一,与河北省遵化县东陵东西相对而称西陵 。这里埋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四位皇帝及他们的后妃、王爷、公主、阿哥等76人 。共有陵寝14座,还有配属建筑行宫、永福寺,这里风景秀丽,环境幽雅,规模宏大,体系完整,是一处典型的清代古建筑群 。雍正八年(1730年)时,以此地“山脉水洁,条理详明”,系龙脉吉地而于此兴建泰陵;雍正死后,乾隆继位,父子不葬一地为制,遂形成东、西陵隔辈建陵的现象 。
清西陵东起梁各庄、西到紫荆关,南抵大雁桥,北接奇峰岭,占地约100平方公里,内有帝陵四座: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光绪的崇陵,后陵三座,以及妃嫔、公主、亲王的园寝七座,而以泰宁山主峰下的泰陵为中心,其他陵园则分布东、西两侧 。
西陵的南端入口建有石牌坊,其后依次有大红门、圣德神功碑楼、七孔桥、石像生、龙凤门、神道碑楼,然后是西陵的主陵——泰陵的隆恩门、隆恩殿、方城明楼、宝顶等,这些建筑物以一条南北贯穿的神道串联起来,入口的石牌坊,东陵只有一座,西陵则建有三座;东陵的石像生、龙凤门是位在七孔桥之后,西陵则在前 。
除此之外,西陵的建筑形制大致与东陵相仿 。泰陵在清西陵诸陵中兴建年代最早、规模也最大,除了雍正皇帝胤祯之外,还附葬孝敬皇后喇喇氏及敦肃皇贵妃年氏 。
【清远墓地在哪里 清远风水名墓】泰陵西侧2公里为昌陵,是嘉庆皇帝和孝淑皇后的合葬陵,其隆恩殿以花斑石铺地,为帝陵中所罕见 。由昌陵再往西3公里为慕陵,是道光皇帝和孝穆、孝全两位皇后的陵墓 。该陵个置万城明楼,规模较小,但其隆恩殿以香气清远的楠木构筑,且只施雕镂而不著彩绘,在红墙黄瓦、金碧辉煌的建筑群中显得朴实典雅 。殿内藻井刻满许多腾云驾雾的飞龙,其用意在藉引龙上天,吞云吐雾而不喷水,以保持陵墓内部干燥 。崇陵位于泰陵东侧、是光绪皇帝和隆裕皇后的陵墓,始建于宣统元年(1909年),至民国四年(1915年)竣工,是中国最后一座帝陵 。崇陵的地上建筑尚保存良好,色彩仍鲜丽;地宫则已遭盗掘,随葬品尽失,但内壁的佛像、神兽等浮雕精致生动,具有一定的价值 。崇陵东侧紧邻着埋葬光绪妃嫔的崇妃陵,珍妃和瑾妃就葬在这里 。传说珍妃系被推下紫禁城内的一口井里而死,尸体捞上来后就葬此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