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 的作者是谁 卖火柴的小女孩,作者


《卖火柴的小女孩》写得太狠了
【卖火柴的小女孩 的作者是谁 卖火柴的小女孩,作者】文/陆生作
安徒生的代表作《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世界名篇,一个常人体童话,但现在来读,在懂了生死是两个世界之后,已经没有了童话的美好,只觉得安徒生写得太狠了!
文章一开始便是“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在这样一个环境下,赤脚走在街上,是什么感觉?冷,已是难受;黑,看不清,会不会踩着什么划伤脚?更心疼的是,这脚是一个乖巧的、美丽的小女孩的 。孩子是宝贝呀!我们已经能够感受到这脚是要冻坏的,但作者还要温柔一刀,轻巧地说“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
至始至终,作者的口吻都是平静的、轻巧的、狠心的 。
“家里跟街上一样冷 。”多苦的孩子 。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火柴燃到梗上,火烧到手上是很痛的,但她手里竟握着火柴梗,不痛吗?她冻僵了啊!没知觉了,多苦的孩子 。
但作者又是善良的,他要给小女孩幸福、温暖,在一次次划火柴的过程中,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哪怕是虚幻的,但对孩子来说是真实的,童话的世界哪 。所以,“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只是“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
从情节上说,创作上多用“事不过三”的套路,但这里,小女孩划了五次火柴,读来也不觉麻烦:
1.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
2.她又擦了一根 。
3.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 。
4.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 。
5.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 。
因为读者希望小女孩能一直划下去,直到太阳升起来,或有奇迹出现,但是,作者的幻写越来越温暖,预示着小女孩越来越冰冷 。而且!这些幻写,难道只是写给小女孩的吗?不是的,其实它又是写实的,“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那些透出光来的窗子里,有火炉,有烤鹅,有圣诞树,有奶奶,有一个个可爱的、乖巧的、幸福的孩子 。作者一直在对比,把窗子里的孩子与大街上的小女孩对比!多可怜的小女孩,“她可忘不了这个”——这是大年夜啊!她的希望,是别人的现实 。
儿童是不知生死永别的 。大人却是知道的 。把这篇童话讲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他们会开心——因为小女孩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而放在六年级的课本里,已不会开心了,只有冷与寂静,社会残酷 。
全文,我唯一感到童话味的,是“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 。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 。”!儿童的天性在“摇篮”中体现,我不愿把这个行为理解为对小女孩的欺负 。我愿意在这里享受一点童话味道,尽管这对小女孩不大公平 。

卖火柴的小女孩 的作者是谁 卖火柴的小女孩,作者

文章插图
听听“火柴天堂”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