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的整体特点是什么,赵州桥主要特点是什么

赵州桥主要特点是什么?赵州桥主要特点是全部用石头砌成 , 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这样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
从小学语文课里,就了解到了赵州桥,赵州桥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赵州桥坐落于河北省赵县县城南部的洨河之上 , 因赵县古称赵州,因此得名赵州桥 。又称安济百桥,俗称大石桥,是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境内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桥,由隋朝匠师李春建造 。
赵州桥迄今已有1400年 , 仍屹立在洨河上 。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 , 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桥面两侧有石栏 , 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所以赵州桥不仅坚固还美观 。
赵州桥的特点赵州桥的主要特点主要有四个,概括来说就是坚固、美观、宏伟以及节省材料 。
赵州桥一个基本的特点是它的拱脚比较低,基础比较浅 , 桥台比较短,能够很好地利用基地承受力,避免明显的沉陷,而且这座桥以以矢跨较小的圆弧石拱代替了平时使用较多的半圆形拱,矢高为7.23米,净跨为37.35米,矢跨比例只有约五分之一,使得桥高降低 , 同时道路更加的平坦,同行起来更加的方便 。

赵州桥的整体特点是什么,赵州桥主要特点是什么

文章插图
桥拱的作用
这座桥的大拱上面还开有四个小拱,在增加了桥梁过水面积,同时又减少了河流洪水对于桥体的一个冲击力,在节省了石料的同时也减轻了桥身的一个重量 。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龙在一起,做成了一个弧形的桥洞 。这样每一道拱圈都能够独立的支撑其重量,坏了其中的一道,其他的各道也不会受到影响 。
赵州桥的四个特点各说明了什么简单说一是雄伟,二是美观 , 三是坚固,四是节省石料
复杂里说:
赵州桥不仅设计独特,而且建造技术也非常出色,有许多创造性:
(1)桥址选择比较合理 , 使桥基稳固牢靠 。李春根据自己多年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严格周密勘查、比较,选择了**河两岸较为平直的地方建桥,这里的地层是由河水冲积而成,地层表面是久经水流冲涮的粗砂层,以下是细石、粗石、细砂和粘土层 。根据现代测算,这里的地层每平方厘米能够承受4.5到6.6公斤的压力,而赵州桥对地面的压力为每平方厘米5——6公斤,能够满足大桥的要求 。选定桥址后在上面建造地基和桥台,自建桥到现在,桥基仅下沉了5厘米,说明这里的地层非常适合于建桥 。
(2)赵州桥的砌置方法新颖、施工修理方便 。李春就地取材,选用附近州县生产的质地坚硬的青灰色砂石作为建桥石料,在石拱砌置方法上,均采用了纵向(顺桥方向)砌置方法,就是整个大桥是由28道各自独立的拱券沿宽度方向并列组合而成 , 拱厚皆为 1.O3米,每券各自独立、单独操作'>操作,相当灵活,每券砌完全合拢后就成一道独立拼券,砌完一道供券,移动承担重量的“鹰架”,再砌另一道相邻拱 。这种砌法有很多优点,它既可以节省制作“鹰架”所用的木材 , 便于移动;同时又利于桥的维修,一道拱券的石块损坏了,只要嵌入新石,进行局部修整就行了,而不必对整个桥进行调整 。
(3)在保持大桥稳定性方面采取了许多严密措施 。为了加强各道拱券间的横向联系,使28道拱组成一个有机整体,连接紧密牢固,李春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 。l)每一拱券采用了下宽上窄、略有“收分”的方法 , 使每个拱券向里倾斜,相互挤靠 , 增强其横向联系,以防止拱石向外倾倒;在桥的宽度上也采用了少量“收分”的办法,就是从桥的两端到桥顶逐渐收缩宽度,从最宽9.6米收缩到9米,以加强大桥的稳定性 。2)在主券上均匀沿桥宽方向设置了5个铁拉杆,穿过28道拱券,每个拉杆的两端有半圆形杆头露在石外,以夹住28道拱券,增强其横向联系 。在4个小拱上也各有一根铁拉杆起同样作用 。3)在靠外侧的几道拱石上和两端小拱上盖有护拱石一层,以保护拱石;在护拱石的两侧设有勾石6块,勾住主拱石使其连接牢固 。4)为了使相邻拱石紧紧贴合在一起,在两侧外券相邻拱石之间都穿有起连接作用的“腰铁”,各道券之间的相邻石块也都在拱背穿有“腰铁” , 把拱石连锁起来 。而且每块拱石的侧面都凿有细密斜纹,以增大摩擦力,加强各券横向联系 。这些措施的采取使整个大桥连成一个紧密整体,增强了整个大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4)赵州桥的桥台独具特色 。桥台是整座大桥的基础,必须能承受大桥主拱圈(桥身主体)轴而向力分解而成的巨大水平推力和垂直压力 。赵州桥的桥台具有下述特点:l)低拱脚:拱脚在河床下仅半米左右;2)浅桥基:桥基底面在拱脚下1.7米左右;3)短桥台:由上至下,用逐渐略有加厚的石条砌成5米长、6.7米宽、9.6米高的桥台 。这是一个既经济又简单实用的桥台 。为了保障桥台的可靠性,李春采取了许多相应的固基措施 。为了减少桥台的垂直位移(即由大桥主体的垂直压力造成的下沉),李春采取了在桥台边打入许多木桩的措施,以此来加强桥台的基?。徽庵址椒ㄔ诮裉斓某Х俊⑶帕旱慕ㄔ焐弦簿2捎?。为了减少桥台的水平移动(即由大桥主体的水平推力造成的桥台后移),李春采用了延伸桥台后座的办法,以抵消水平推力的作用 。为了保护桥台和桥基,李春还在沿河一侧设置了一道金刚墙 , 一方面可以防止水流的冲蚀作用 , 另一方面金刚墙和桥基、桥台连成一体,增加了桥台的稳定性 。由以上措施保证了大桥具有坚固的桥台,提高了大桥的坚实程度 。
赵州桥的整体特点是什么,赵州桥主要特点是什么

文章插图
赵州桥的主要特点三年级一、选址特点
赵州桥的合理选址是它成为千年古桥的一个重要原因 。李春将赵州桥的基址选在洨河的粗砂之地,是因为以粗砂为根基可提升桥梁的承重力度,以确保桥梁的稳定性 。
现代勘测表明,赵州桥的桥址区域地层分布稳定,地基土主要以密实的粉质粘土为主,中间有粉土和砂土夹层,是修建这种特大跨度单孔桥梁的比较理想的场所 。
根据化验分析,这种土层基本承载力为34吨/平方米,并且粘土层压缩性小 , 地震时不会产生砂土液化,属良好天然地基 。其稳定的地基基础是这座古老的桥梁能承受多次地震考验的重要原因之一 。
赵州桥的桥台为低拱脚、浅基础、短桥台 。直接建在天然砂石上 , 并在此基础上用5层石条砌成桥台 , 每层较上一层都稍出台 。
二、结构特点
1、敞肩拱:两个拱肩部分各建两个对称的小拱 , 伏在主拱的肩上 。符合结构力学原理,增加排水面积16.5%,节省石料 。
2、跨度大,弧形平:采取单孔长跨形式,河心不立桥墩;圆弧拱形式,石拱高度降低 。优于多孔桥单跨跨度小、桥墩多不利于泄洪的特点 。
3、两端宽中间窄 。
4、纵向并列砌筑法 。
赵州桥的整体特点是什么,赵州桥主要特点是什么

文章插图
名字由来
赵州桥有它的初名、俗名和改名的历史 。
赵州桥建成后,始名(初名)为赵郡河石桥 。唐中书令张嘉贞于开元十三年(725年)撰文的《赵州大石桥铭》曰:“赵郡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 。”它以当时的地名、水名命名 , 初名始见于此 。
赵州大石桥,为当地人的俗称 。因为赵州城西门外冶河(清水河)上建有永通桥,它晚于赵郡河石桥 , 建筑结构、艺术风格与其相似,只是形体较?。?且与赵郡河石桥相距仅2.5公里,为区别南北二桥 , 冠以大?。?故称赵州大石桥(永通桥则称赵州小石桥) 。
赵州桥,是根据地名命名的 。自北齐天宝二年(551年)改殷州为赵州,赵州之名始于此 。40年以后建成赵郡河石桥,至民国二年(1913年)赵州,更名赵县,1100多年,历尽隋、唐、宋、元、明、清代,期间曾设置赵郡、栾州、殷州、庆源府(军)、沃州、永安州等 , 历史上只存在290年;而赵州之名则经历了近千年,历史最久远 。故以地名为桥名 , 俗呼赵州桥,或曰赵州石桥 。
安济桥是以后的改名 。赵郡河石桥建成590年后,由北宋哲宗皇帝赵煦赐名,并以此为正名 。据考,北宋周辉《北辕录》载:“未至城(赵州)五里渡河石桥,石桥从空架起,工极坚致,南北长十三丈,阔四之一 , 实隋人李春所造 。元祜间赐名安济,有张果老驴迹” 。乃取“利贯金石,强济天下,通济利涉,安全渡过,万民以福”之意 。
以上内容参考:
【赵州桥的整体特点是什么,赵州桥主要特点是什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