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p是哪一个层的协议,ARP地址解析协议属于网络中的哪一层

ARP地址解析协议是工作在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的哪一层的地址解析协议,即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是根据IP地址获取物理地址(MAC地址)的一个TCP/IP协议 。
OSI模型把网络工作分为七层,IP地址在OSI模型的第三层,MAC地址在第二层,彼此不直接打交道 。在通过以太网发送IP数据包时,需要先封装第三层(32位IP地址)、第二层(48位MAC地址)的报头,但由于发送时只知道目标IP地址,不知道其MAC地址,又不能跨第二、三层,所以需要使用地址解析协议 。使用地址解析协议,可根据网络层IP数据包包头中的IP地址信息解析出目标硬件地址(MAC地址)信息 , 以保证通信的顺利进行 。
网络层常用的三种协议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用于实现IP地址到MAC地址映射(知道IP问MAC),实现数据的封装过程 。ARP协议是在Ethernet以上,属于网络层 。
ARP数据包:
ARP常用命令:
现在土豆要给洋芋发消息,但土豆不知道洋芋的MAC是多少?(没有MAC就无法发消息给洋芋了)
图中MAC地址全为0表示的是广播请求
也可以看出在广播的时候是采用暴力扫描的方式
还是土豆想找洋芋,要给洋芋发送消息,这时候有个黑客山药蛋企图进行ARP欺骗
土豆的广播可以被山药蛋收到
洋芋单播后的MAC地址是正确的MAC
山药蛋会重复发很多次说“洋芋的MAC其实是MAC3”以确保原来正确的MAC地址被覆盖掉
然后土豆想发给洋芋的信息就发给了山药蛋
设置成功后 , 为选定主机设置策略就可以进行控制(如果局域网中两个人同时使用此软件 , 那就要看谁的优先级更高咯)
arp协议属于网络层还是数据链路层?很多教科书和培训教材上,都把ARP协议划分到网络层 。我想主要的原因在于ARP协议属于TCP/IP协议簇,而在TCP/IP模型中,所有定义的协议至少是在网际层(或称网络层 , IP层) 。
但是,按照OSI的标准,当数据向下传递时,每层会加上自己的信息,各层互不干扰.这样当网络层的IP包进入链路层时,链路层该如何加这个头部的目标信息呢?它要依靠ARP协议来完成.显然如何加链路头并不是网络层的功能.而且,ARP协议工作时,并不使用IP的包头 。所以也有很多人说,ARP是链路层的 。
可以说,在TCP/IP模型中,ARP协议属于IP层;在OSI模型中,ARP协议属于链路层 。
在sniffer软件中,捕获协议数据时 , 如果使用IP地址是无法捕获到ARP包的,因为IP地址是ARP协议的载荷,不在包头中 。但ARP协议的载荷中,也并不包含任何上层的IP数据包 。所以,构造和使用ARP协议的主体理解IP地址 。从这个角度考虑,将ARP协议划分到IP层也有一定道理 。
我觉得逻辑上应该处于链路层,但是在抓包的时候 , ARP和RARP的数据包是封装在链路层的数据包里
rarp是哪一层协议ARP和RARP是网络层的协议,但是它所工作的内容是链路层的,具体来说应该是在网络层 。
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 ARP)是在仅知道主机的IP地址时确定其物理地址的一种协议 。因IPv4和以太网的广泛应用,其主要用作将IP地址翻译为以太网的MAC地址,但其也能在ATM和FDDIIP网络中使用 。

arp是哪一个层的协议,ARP地址解析协议属于网络中的哪一层

文章插图
【arp是哪一个层的协议,ARP地址解析协议属于网络中的哪一层】扩展资料:
ARP协议注意到的问题:
ARP 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 。
如果所要找的主机和源主机不在同一个局域网上,那么就要通过 ARP 找到一个位于本局域网上的某个路由器的硬件地址,然后把分组发送给这个路由器,让这个路由器把分组转发给下一个网络 。剩下的工作就由下一个网络来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