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理性适应性工具箱》读后感100字

《有限理性适应性工具箱》是一本由[德]吉仁泽(Gerd Gigerenzer) / [德]莱茵哈著作,清华大学
《有限理性适应性工具箱》精选点评:
决策科学的集大成者,但对于我这样没有专业性背景学生

《有限理性适应性工具箱》读后感100字

文章插图
新颖有趣
有限理性-生态理性-演化理性,吉仁泽的思想丝毫不输卡尼曼 。
翻译很差
吉仁泽:《有限理性的工具箱》 。老书新译 。国内只知道卡尼曼,对吉仁泽不太了解 。但是强烈
同意Gerd Gigerenzer的思想不输卡尼曼的说法,也可能是我以前看卡尼曼没这认真看,但感觉绝对是不一样的 。还不够成熟的学科和分析,因素羞涩难懂,只看了前六章,知道了总体思想,翻翻后面大概,等有需要或学科更成熟了再看吧,毕竟不是搞学术的 。
“最优化”的禁锢(实现最优化决策过程本身的巨大成本)与可能影响决策选项优先程度因素(信息获取顺序、情绪、生物演化、集体行动、文化与规范传播)的跨学科论述,“满意性”成为新的核心理念 。“人类利息高行为是一把剪刀的裁剪结果,剪刀的两个刀片分别是任务环境的结构和行为者的计算能力” 。
好乏味,感觉像我这种非专业的读一下《 人类活动中的理性》这本小书就够了 。
全书关注利用启发式进行决策也即作者所谓“有限理性”的优势,有更好的适应性 。有限理性不认为追求效用最大化是可遇的,而认为决策是权衡效益与成本的一项工作,最终目的是达成“满意” 。西蒙用一把剪刀来比喻有限理性,它的一个刀片是人类的“认知局限性”,另一个刀片是“环境结构” 。
无评价 [email protected] 没读懂20190714
《有限理性适应性工具箱》读后感(一):浅说翻译
译者在前言中提到从2005年接到翻译任务-看来是出版社邀约的,作者也没太当回事,一本当时可能还与“世界接轨”的书就又过了十年才面世 。作者大言不惭写到:好在有价值的成果总有价值,不会因为时间推移而过时 。也搞不清楚发出邀约的出版机构怎么就人脸的十年,看来大家都没当回事 。
学生翻译,并不是我认为学生就会比导师差,大多数导师署名不干活现象在国内太普遍 。“不同时期的学生初译和修订表示感谢”看来不单是不同学生还是不同代学生凑出来的 。
《有限理性适应性工具箱》读后感(二):特沃斯基与吉仁泽 弗农·史密斯与卡尼曼
正如阳老师提到的,国内知道卡尼曼的多,知道吉仁泽老先生的少 。
没错,吉仁泽老先生正式因为“反对美国人”在欧洲享有盛誉,当年吉仁泽和特沃斯基也是针对“认知偏差”隔空大战了一场,可惜特沃斯基英年早逝,后人了解甚少 。
这本书讲述了理性的另一面:如何运用直觉(简捷启发式)让我们更精明 。厚厚一本,可读性而言,推荐《适应性思维》
除了吉仁泽老先生之外,还收录了诺奖弗农·史密斯的论文 。
这里有个趣事,卡尼曼和特沃斯基早期几个分析实验由于太过简单粗暴曾受到质疑,而史密斯则是发展了一整套实验研究方法,奠定了经济学实验的可靠标准,后来卡尼曼与史密斯 2002年一同获得了诺奖,理论+ 实验,也算是相互印证吧 。
相关故事可见《错误的行为》
《有限理性适应性工具箱》读后感(三):阅读顺序建议:在此书之前,请先阅读
一口气购买了2本吉仁泽的图书《直觉:我们为什么无从推理,却能决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与本书(清华大学出版社) 。
建议,先阅读《直觉》一书,再读本书,这样子,会轻松很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