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格言 教育格言幼儿教师( 四 )


第三是幼儿园教育制度对学生的影响 。制度管人育人也是时下的一种教育理念 , 一套科学而健全的学习管理制度能给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更有秩序更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 , 幼儿园是教育的主战场 , 在教育过程中 , 教师应主动创设教育主体环境 , 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环境的主导作用 。良好的教育环境主要包括美好的校园环境、有益的教育活动以及健康向上的校风、班风等 。
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培养离不开良好的幼儿园教育 。因为学生个体素质模式的建构和塑造 , 有赖于与之相关的各种教育的引导、开发和优化选择 。良好的环境能使人产生积极健康的情感 , 不良的环境能使人产生消极的不健康的情感 。教育工作者应注重对环境加以利用和改造 , 创造良好的健康的环境 , 发挥其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 克服不良环境 , 限制其消极作用 。
7.有话说:没有不合格的学生 , 只有不合格的老师 , 你怎么看?
我认为这话不对 。
此观点可以作为激励教师的名言 , 但却并不是判断教师合格与否的准则 。因为学生的成长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幼儿园之外如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成绩、素质等具有差异性 , 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学生培养成尖子生 , 有些学生会因为智力、家庭教育、学习动机缺乏等因素而成为学困生 。中国的考试制度实行优胜劣汰原则 , 也不可能让所有考生都通过 。教师只能把将所有的学生培养合格作为终极目标 , 而不能把能否将所有学生培养合格作为评判教师合格与否的标准 。
学生具有差异性 , 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 , 因材施教 , 分层教学 , 实施赏识教育 , 肯定学生的进步 , 多加鼓励学生 , 发现其闪光点 , 不把成绩作为考查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 , 帮助学生改正自身缺点 , 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 , 不能对所有的学生一刀切 , 让学生在沐浴赏识教育的春风下 , 不断进步 。
学生成绩的提高与否虽然和教师有密切关系 , 但并非绝对关系 。从哲学上说 , 事物的发展受内因和外因的影响 , 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 , 教师这个外因对学生无论施加多大的影响 , 如果学生这个内因不发挥任何作用 , 不做任何改变 , 那么学生将不会有进步 。总而言之 , 作为一名教师 , 还是要一切为了学生 。
8.有人说老师对学生太亲切不利于教学 。对此 , 你怎么看?
我认为这种说法是片面的 。教师对学生深厚而广博的爱是师德最基本的内容 , 是教育力量的源泉 ,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老师对学生亲切不一定对教学不利 , 关键在于教师应该拿捏住与学生关系的尺度 。
教师的爱是宽大无私的 , 但也应该是有理智、有原则的 。没有原则的爱往往会形成“溺爱” , 溺爱的结果是使学生身心健康受到伤害 。教师的“溺爱”会引起偏袒、包庇、纵容、放任 , 会使学生有恃无恐 , 扭曲他们的是非观念 , 从而产生消极的影响 。
因此 , 教师应注重“严”与“爱”的统一 。对学生严格管理、严格要求 , 其实也是师爱的一种方式 。教师的严应做到“严之有理”、“严之有度”、“严之有情” 。“严之有理”是指让学生懂得是非、美丑 , 知道哪些该做 , 哪些不该做 , 为什么不该做 , 明白其中的道理 , 要以理服人 。“严之有度”是指要注意尺度 , 严而不酷 , 要允许学生犯错误 , 不能求全责备 , 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出现的问题 。“严之有情”是指严格管理中要渗透着教师的满腔热情 , 使学生懂得教师是真心为自己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